![]() |
|
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林孟编译报道:英国《观察家》周刊(The Spectator)发表该刊助理线上编辑哈塞尔丁(Lisa Haseldine)的文章说,德国总理朔尔茨对北京为期一天的访问,是近三年前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民主国家领导人首次访华。但在朔尔茨踏上中国土地之前,他的返乡之旅就开始变味了。
德国大报《世界报》抨击朔尔茨“在错误的时间进行错误的访问”,指他成为习近平获得前所未有的第三个任期以来,第一位与他会面的西方领导人。对于许多中国事务观察家来说,习近平巩固统治,使中国共产党僵尸化,标志中共国的转折点时刻。《世界报》报道说,德国人认为此时此刻朔尔茨不应该给予习近平任何支持。
德国人认为,朔尔茨及其政府决定将商业和外交结合起来并不明智。许多人认为,向中共国提出尖锐问题,如有关台湾及侵犯维吾尔族穆斯林人权等问题的的时机已经成熟。他们怀疑朔尔茨和希望达成有利交易的商界领袖,能否适当地质问习近平。用另一德国大报《时代周报》(Die Zeit)的话来说,这是对朔尔茨的“外交考验”。
朔尔茨访华,是在批准北京的大国企“中国远洋运输集团”(Cosco)收购德国汉堡港四分之一股份后一周展开的。德国外交部因担心中共国干涉,最初阻止这项交易。朔尔茨执意前往中共国,看似加深了两国之间的联系,却使一些德国国会议员感到“可怕”。德国欧洲议会议员安德烈森(Rasmus Andresen)对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说,“朔尔茨没有达到人们期望的领导能力”。他还指朔尔茨拒绝马克龙联合访华以展示欧洲团结的提议,“遗憾地错失了机会”。
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战争的背景下,朔尔茨访华也引发了德国对外依赖的问题。普京入侵乌克兰9个月后,德国仍在努力解决如何摆脱多年来过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问题。德国很少有人相信,通过增加对华商业联系,从对俄罗斯的严重依赖跳到依赖中共国是个好主意,更不用说其中可能伴随潜在的国家安全问题了。
《明镜周刊》暗示,朔尔茨的对华立场源于对前任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仿效,后者以与中共国合作而闻名,在16年的任期内对中共国进行了12次外交访问。该周刊称,朔尔茨试图追随默克尔的对华政策脚步,是“致命弱点”。
朔尔茨面对国内的强烈批评,访华前夕不得不在《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发表文章,列举五条理由为自己辩护:第一,中共国过去10年发生很大变化,习近平拥护马列主义使中共国国家安全变得更重要。第二,结合乌克兰战争等其他全球变化,德国对中共国的看法必须改变。第三,事关两国贸易关系的演变,德国必须摆脱“风险依赖”,走向多元化。第四,这次访问也将为德国提供机会,在台湾和维吾尔人问题上挑战中共国,并最终促进欧洲和中共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合作。朔尔茨说,他不仅作为德国总理,还“作为欧洲人”展开访华行程。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央媒头版定调,国家要动真格了 |
2 | 胡锦涛罕见露面 传政治局召开“废习会” |
3 | 美最高法院8-1通过!川普政府打赢重要法律 |
4 | 蔡奇突发选边倒戈 反习卷起无极狂风 |
5 | 攻打台海:传习下达禁酒令 全面进入军事状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