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或许需要容忍一些看似“野蛮”的生长
在采写《“中国版淡马锡们”,面临大考》的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中国的创业投资环境在短短几年内已发生巨变。
在七八年前,我参加过一场有投资人与创业者参加的活动,其对话精彩程度不亚于电视相亲节目。一位知名投资人问一家民营火箭公司创始人:“中国每天有那么多航班,你们发射的火箭会不会撞到飞机?”这位创始人解释,中国的航路其实为火箭发射留出了大量空间。那天还有一位主营肉夹馍的连锁餐饮品牌创始人也在现场,他的学历(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系)与创业赛道之间的反差一度引发不少争论。
在那个时代,“创业”是热词,缺少规矩,但也充满各种可能。而现在,你可能很难看到一位理工科名校毕业生投入到餐饮创业领域了。
如今,再也不会有人在城市街头疯狂地投放各色共享单车,也不会有人与菜贩“抢生意”。近几年,创业的热门赛道转向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硬科技”,很多创业者都会向你讲述自己的创业项目对于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作用。同时,国资取代民间资本与外资成为投资主力,他们更加慎重地挑选那些能回馈地方产业发展、带来税收的项目。
当赛道与资金来源发生根本变化,属于创业者的草莽时代也已经结束。但值得思考的是,当下的创业者与投资人是不是也缺少了一点“草莽精神”?
毕竟在商业世界,创业是无法被规训的一件事,或者说它一旦被规训便会失去很多存在意义。因时刻面临的种种风险,现在游戏可能是国内创业者已经抛弃的一条赛道,但当我们希望集中资源在GPU领域追赶英伟达之时,会不会又有一些可能主宰下一个时代的想法被忽视?没有人能预知未来。在黄仁勋创业的时代,人工智能还是天方夜谭,谁又能想到这家被无数游戏玩家奉为圭臬的显卡公司会在今天主宰人工智能时代?
我们或许需要对未来的不可知保持足够谦卑,在法律与道德规范之内,容忍一些看似“野蛮”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