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487位运动员死于战火 乌克兰派出史上最小国家队

www.creaders.net | 2024-07-25 11:19:20  新欧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巴黎奥运会和东京奥运会之间,横亘的不仅仅是四年的时间。

这四年里,世界从疫情中重生,旋即又被拉入战争的漩涡——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当新的一届奥林匹克到来的时候,当对和平的呼唤再次响彻寰宇,别忘了,那些未能重新站在比赛场上的人。

战火无情,已经有487名乌克兰运动员和教练在战争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本月,伦敦议会广场为他们树立了一座纪念碑。

我们无法一一细数他们的名字和生平。

那就说说曾被誉为"乌克兰田径界的伟大希望"的沃洛季米尔·安德罗舒克吧。

这个来自西乌克兰苏斯利夫茨村的乡野青年,生来与土豆、稻谷、土地为伍,因为一位小学老师发现了他的速度天赋而踏上了体育之路。

安德罗舒克在附近的莱蒂奇夫镇的田径俱乐部开始了他的运动训练,2018年和2019年,他连续两年赢得乌克兰全国青年十项全能冠军,并代表乌克兰参加了欧洲U18和U20田径锦标赛。

他在人世间留下了一段在乌克兰全国青年室内锦标赛撑杆跳高的视频,作为他火花般短暂闪耀的天赋的证明,比赛场景让人倍感亲切:空荡荡的体育馆,零星的塑料座椅,当他成功越过横杆时,欣喜若狂的吼叫声在场馆里回荡。


这个场景,对于任何一个孩子参与田径运动的父母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

接下来他又进行了标枪训练,他可能没有想过,这只逆风投掷标枪的手,未来会在战场上向敌人投出复仇的手榴弹。

安德罗舒克曾梦想代表乌克兰出战巴黎奥运会——如果可以的话,他将在明天坐在塞纳河的游船上,眼见闹攘的烟花、聆听壮阔的弦乐和全世界充满爱意的掌声。

可是,战争爆发后,内心深处对祖国"贡献不够"的感觉驱使他自愿加入了军队,在乌克兰第95旅第二营第六连投掷手榴弹。2023年1月,安德罗舒克在收复东部巴赫穆特附近土地的行动中牺牲,年仅22岁。

还有14岁的举重少女阿丽娜·佩雷胡多娃,本该为2023年欧锦赛做准备,却在马里乌波尔遭遇炮击,和母亲一起身亡。

蹦床运动员阿纳斯塔西娅·伊格纳坚科刚刚和丈夫及一岁的儿子在第聂伯罗租了一套公寓,却因俄罗斯导弹袭击而全家丧生。

他们未能等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回到赛场上重新绽放光彩·······

也许有人质疑,这些国家的栋梁之材,一定要上战场送命吗?根据美联社的报道,乌克兰有意派出许多奥运选手前往国外训练,希望保住巴黎夏季奥运会的有生力量。

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想离开祖国和亲人,很多人决意以必死的决心在战场上捍卫国家。

就像一个真正的勇士,不可能临阵脱逃,无论他身处赛场,还是战场。

乌克兰拳击手马克西姆·哈利尼切夫曾拒绝撇下自己的队友和教练前往西欧,他说“我有一个孩子,我不希望她生活在侵略者的占领下”。

战争爆发后,他学习了射击,2022年5月,21岁的哈利尼切夫加入了空降突击部队。

年底,他在巴赫穆特附近受伤后仍然不下火线,腿伤未愈就回到了战壕,2023年3月9日,马克西姆·哈利尼切夫与妻子失联,3月10日,哈利尼切夫在卢甘斯克战死。

今年,乌克兰派出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小的国家队,他们将带着对逝者的缅怀,怀揣20枚奖牌的期望,昂首挺胸地走向塞纳河畔。

7月25日,泽连斯基在与巴黎的视频会议中高度赞扬了本国的运动员:“我们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你,乌克兰国家队,参加今天的奥运会,对乌克兰来说已经是一场胜利。”

今年的参赛选手、乌克兰十项全能运动员阿图尔·费尔夫纳说,当他在雪花纷飞的莱蒂奇夫参加安德罗舒克的葬礼时,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

"我不知道他们怎么能让俄罗斯人参赛,"他说,"奥运会没有他们的位置,我会带着对安德罗舒克的所有回忆,代替他出征奥运。"

战争没有赢家,作为传统的奥运强国,俄罗斯往届奥运会动辄派出300多人的庞大军团。然而这一次,由于奥委会的制裁,他们只有仅仅15名俄罗斯运动员和17名白俄罗斯运动员获准以"中立个人运动员"(AIN)身份参赛。

这些运动员将无法穿着俄罗斯国旗色彩的服装,如果他们获得金牌,颁奖台上升起的将是一面青白色的AIN旗帜,播放的将是一首没有歌词的中性音乐,而不是俄罗斯国歌;普京也未受邀参与开幕式。

这已经是俄罗斯运动员连续第四次以某种缩写形式参赛了。在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前,俄罗斯就因为国家支持的兴奋剂丑闻而受到制裁。

上一次俄罗斯运动员以本国颜色和国歌参赛还要追溯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

看到这种上场条件,很多俄罗斯运动员干脆拒绝了参赛邀请,称国际奥委会的条件"不体面"、"有失体育精神"。

其中包括俄罗斯网球选手安德烈·鲁布列夫、卡伦·哈恰诺夫和达丽娅·卡萨金娜,以及白俄罗斯两届大满贯冠军阿丽娜·萨巴伦卡和维多利亚·阿扎伦卡。

有人说,体育应该远离政治。但在当今世界,奥运会从来就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它更是一个展示国家实力、传播价值观的舞台。

从1936年杰西·欧文斯粉碎纳粹德国的"雅利安人优越论",到1968年美国黑人运动员史密斯和卡洛斯的"黑色力量"手势,奥运会一直在为自由和人性举起火炬。

击剑运动员弗拉达·哈尔科娃告诉路透社记者,由于基础设施被破坏,15个奥运训练基地被摧毁,活下来的运动员训练环境也十分恶劣:“我们在没有电、没有水、黑暗、寒冷或酷热的环境中度过了无数时光。

这样的环境使得我们更加坚强,我们准备向全世界表明,不管怎样,我们是坚不可摧的。”

   0


热门专题
1
叙利亚
6
万维专栏
11
中共两会
2
苗华被抓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川普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俄乌战争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中美冷战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