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宫崎县近海8日发生7.1级地震后,日本气象厅发布提示信息,警告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增高,呼吁民众未来一周左右提高警惕、做好防备。这是日本自2011年以来首次发布此类预警。南海海槽附近真的会发生大地震吗?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多地进入戒备状态
日本宫崎县近海8日发生7.1级地震,导致12人受伤。日本气象厅在震后发布的海啸预警不久便被全部解除。
从表面看,这场地震并未造成严重破坏。但是,就在地震发生后不久,日本气象厅发布提示信息,警告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增高。
这是日本自2011年建立相关预警机制以来,首次发布此类预警。这类预警分为严重级别不同的两级。日本宫崎县近海8日发生的地震达到7级,触发较低级别预警,建议人们提高警惕、做好防备,但不强制要求进行撤离等行动。如果这场地震级别达到8级,则将触发级别更高的预警。
据悉,一旦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日本太平洋沿岸包括首都东京在内的关东地区至九州、冲绳将遭遇强震和海啸,可能会有一堵高度约为30米(10层楼高)水墙扑向日本西南沿岸。
在最严重情况下,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预计可能超过32万,损毁房屋至少238万栋。大地震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和火灾等次生灾害,并对沿海工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造成长期影响。
日本气象厅同时表示:“发生新的大地震的可能性高于正常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特定时期一定会发生大地震。”
尽管如此,日本各界已经进入戒备状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9日宣布紧急取消出国访问计划。他表示,作为国家危机管理的最高官员,他将在日本国内停留至少一周左右。
日本消防厅已指示707个可能受到大地震影响的城镇审查应急计划。
日本西南沿岸部分地区9日起开设避难点,并要求应急人员24小时待命。截至9日上午,高知县部分地区已开设至少75处避难点。
另据报道,静冈县民众9日前往超市大量购买饮用水、方便面、卫生纸等生活用品,部分超市出现断货。
还有一些地方,包括受8日地震影响较严重的宫崎县,采取了关闭户外休闲娱乐设施、取消大型公共活动、降低列车运行速度等措施。
百年一遇的致命地震
众所周知,日本处在全球最主要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每年发生大约1500次。
大多数地震造成的破坏并不严重。但也有一些地震,比如2011年的“3·11”大地震达到9级,并引发特大海啸及核灾难,导致超过1.8万人死亡。
最新的大地震预警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南海海槽长约800公里,位于日本西南沿岸,从东京西部的静冈县延伸到九州岛南端。一旦当地发生大地震,涉及人口数量较多。
第二,南海海槽断裂曾引发日本有记录来强度排名第二的地震,仅次于2011年的“3·11”大地震。
1707年,南海海槽几乎所有部分同时断裂,引发一场大地震,并导致富士山喷发。
第三,南海海槽几乎每隔100年就会因为板块运动而发生断裂,并引发强度为8级或9级的大地震。
自1707年之后,南海海槽附近于1854年、1944?至?1946发生大地震。1946年,8级地震引发6.9米高的海啸,导致约1330人死亡。
日本地震研究委员会预计,在未来近30年里,南海海槽附近发生8级或9级强度地震的可能性为70%至80%。
第四,受菲律宾海板块俯冲欧亚板块的影响,南海海槽断裂引发的地震多为逆冲型地震,往往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地面震动,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第五,由于断层的分段性,南海海槽附近经常成对发生地震,比如1854年发生的“双地震”,以及1944年至1946年发生的“双地震”。
对于日本气象厅最新发布的大地震预警,有观点认为,这是一个不祥的信号——一场大地震可能即将来临,未来一周的风险较高。
同时有分析指出,尚无法断定宫崎县近海8日发生的7.1级地震是否为前震。
地质学家凯尔·布拉德利和朱迪思·哈伯德表示,事实上,只有大约5%的地震是前震。但他们也指出,在2011年的“3·11”大地震发生之前,曾发生过7.2级的前震,但未引起重视。
同时有观点认为,目前看来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并不高,但是地震往往突如其来,做好预案、进行防灾演练,并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