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中国咄咄逼人 引发众怒了?

www.creaders.net | 2024-10-09 09:57:26  美国之音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近日在南中国海的咄咄逼人的行径成为多国政要汇聚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峰会的焦点。中国在亚洲的众多邻国,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的全球盟友,正以更积极主动的方式合作,以对抗中国在南中国海对邻国的蛮横举动。他们同时也加大了在台海巡航力度,回击中国对台湾的持续武力威胁。

台海、南中国海紧张局势继续升级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星期二(10月8日)出席在老挝举行的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会议。美国国务院官员星期二表示,布林肯将探讨的议题包括中国的一系列“旨在胁迫和施压许多南中国海主权声索国的升级和不负责任的动作”。

中国声称对几乎整个南中国海都拥有主权,并部署大量海警舰艇,不断侵犯到菲律宾、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和汶莱等东盟成员国的专属经济区。

中国最近与菲律宾和越南在南中国海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与此同时,中国提升了对台湾的武力威胁,预计会在10月10日台湾举行中华民国国庆期间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路透社援引台湾政府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国本周可能会在台湾附近举行军事演习,代号为“联合利剑-2024B”,旨在在台湾总统赖清德发表国庆讲话之际,向台湾施压,要求其接受北京的主权主张。另外,台湾国防部发出预告,中国方面将于10月10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向西太平洋方向发射载运火箭,可能通过台湾防空识别区上空。

此前,中国上个月2向太平洋发射一枚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加剧了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

反对中国胁迫行为,菲、越彼此声援

就在星期二(10月8日),中国海警使用高压水炮攻击为斯卡伯勒浅滩的渔民运送补给物资的菲律宾政府船只。菲律宾方面立即进行谴责;北京方面则称,中国海警对这些“侵入”中国水域的船只采取了“控制措施”。

过去几个月,中国和菲律宾在有主权争议的第二托马斯浅滩(Second Thomas Shoal,中国称仁爱礁,菲律宾称阿云金浅滩)和萨比纳浅滩(The Sabina Shoal,中国称仙宾礁,菲律宾称艾斯柯达浅滩)周边海域发生了一系列冲突,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

9月29日,有报道称中国执法人员在帕拉塞尔群岛附近用铁管袭击了越南渔民,并在没收了他们的渔具。

同样遭到中国胁迫的菲律宾对越南发出声援。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爱德华多·阿诺(Eduardo Ano)10月4日发表声明说,“我们强烈谴责中国海事当局于2024年9月29日在帕拉塞尔群岛(中国称西沙群岛)附近针对越南渔民实施的暴力违法行为。”

他表示,菲律宾站在越南一边,共同谴责周日发生的“令人震惊的行为”。他说:“这种对平民使用武力的行为公然违反了国际法……侵犯了人的基本尊严。”

瑞士日内瓦韦伯斯特大学国际关系助理教授利昂内尔·法东(Lionel Fatton)告诉美国之音菲律宾在渔民遇袭事件中声援越南是意料之中的表态。“因为它希望越南在第二托马斯浅滩、萨比纳浅滩和斯卡伯勒浅滩问题上也支持菲律宾。我们看到河内和马尼拉在反对中国的胁迫行为方面利益一致,至少在外交上,但在海事问题上也越来越多。”

美国亚太盟友加大南中国海和台海的巡逻

中国船舰正在咄咄逼人地宣示北京在这一争议水域的领土主张,不断挑战菲律宾、越南等国保护各自海上利益的决心之际,美国的许多盟国最近加大了在南中国海和台湾海峡的巡航力度。

9月底,多国军队联合执行在南中国海菲律宾专属经济区的巡航任务。澳大利亚皇家海、空军、日本海上自卫队、新西兰皇家海军、菲律宾武装部队和美国海军9月28日在菲律宾在南中国海的专属经济区内开展了海上合作活动。几天前,9月25日,日本的舰艇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海军舰艇一起由北向南穿越台湾海峡。

五角大楼副发言人萨布丽娜·辛格(Sabrina Singh)10月3日说:“这样的演习展示了伙伴和盟友之间关系的力量,加强了海事领域的合作、互操作性和联合能力,为印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维护航行和飞行自由做出了贡献。”

瑞士日内瓦韦伯斯特大学的法东认为,台湾海峡与南中国海的安全情势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说:“如果发生台湾冲突,中国不仅会利用东部战区胁迫台湾,还会利用海南的南部战区基地。因此,所有位于南中国海的中国船只和潜艇--特别是潜艇--将在台湾海峡危机中发挥作用。”

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高级研究员理查德·费舍尔(Richard D. Fisher, Jr.)认为,中国的威胁已经是全球性的。“中国现在正在进行全球侵略。中国帮助朝鲜装备洲际核武器;中国正在骚扰日本的尖阁诸岛(中国所称的钓鱼岛);中国威胁要摧毁(台湾),并试图对南中国海国际水域实施全面控制。”他说。

法东也认为,随着中国的军力技术增强和军费开销不断攀升,美国的盟友意识到,要在这一地区抗衡中国,盟友的合作必不可少。

法东表示:“这一地区许多不同的参与者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如果你从宏观上看,它正以某种方式导致建立一个针对中国的联盟。”

日本首次下台海,韩国加强与菲律宾的关系

日本海上自卫队驱逐舰“涟”号与其他国家的五艘舰艇一同参与这次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巡航以及以及首次通过台湾海峡引发格外的关注。

日本共同社说,这可能是为了强调“航行自由”,牵制在日本周边频繁开展军事活动的中国。

分析人士说,日本不断提升自卫队在印太地区安全事务的参与,特别是在北京的战略利益重点--南中国海和台湾海峡,这凸显了在中国对西太平洋地区的胁迫行为以及触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各国不得不采取应对策略。他们还说,对日本来说,这也是其长期以来以间接方式被动应对中国挑战的政策的重大转变。

此前,中国航空母舰辽宁号9月18日在两艘驱逐舰的陪同下,首次进入了日本冲绳县与那国岛和西表岛之间海域航行。日本政府称这一举动“完全不可接受”,因为中国军舰进入了日本的毗连区。中国则表示,其行动符合国际法。

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10月1日就职后,10月2日在与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的通话中,承诺加强日本同美国的联盟。

瑞士日内瓦韦伯斯特大学的法东说日本卷入台湾海峡危机几乎是必然的。他解释说:“日本越来越关注台湾海峡爆发冲突的可能。鉴于日本与台湾海峡的地理位置接近,与台湾和中国都有经济关系,以及其大部分能源供应来自中东,必须通过南中国海、台湾海峡或周边经过。”

他说,日本也意识到台湾海峡的力量平衡越来越倒向中国一边,而美国再也无法单独改变这一环境,继续阻止中国对台湾动武。

法东说,日本在台海问题上加强参与,有震慑中国的目的。“日本军舰在台湾海峡过境确实是向中国发出信号:日本是台湾海峡问题的利益相关者,中国在对台湾采取胁迫策略时,必须考虑到日本因素。因此,日本的目标实际上是模糊中国的战略考量,并试图阻止中国超出军事演习、使用武力胁迫台湾屈服。”他说。

美国外交关系研究所客座高级研究员、华盛顿智库中东研究所(Middle East Institute)战略技术与网络安全项目总监穆罕默德·苏莱曼(Mohammed Soliman)将日本的战略角色比喻为美国的“副驾驶”。他通过电子邮件对美国之音说:“在我看来,日本加强‘副驾驶’作用的动机可能是威慑和应急计划的两者结合。”

苏莱曼表示,日本独特的技术实力和战略位置可以在未来的可能冲突中起到支援美国的作用。他在一份分析中写道,日本的造船厂可以用来定期检修和维护美国海军军舰,确保它们为亚洲水域,特别是台湾附近的潜在冲突做好准备。

另外,韩国也在这一地区加强同中国在南中国海的邻国的联系。韩国总统尹锡悦正在东南亚访问。在对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期间,韩菲两国10月7日宣布已将双边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尹锡悦与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讨论了包括南中国海和朝鲜半岛局势在内的议题,并签署海警合作和核能谅解备忘录。

法东表示:“在能源供应方面,韩国与日本的处境相同。它的大部分能源供应(要通过)南中国海,因此维护一个自由的海上空间关乎其利益,因此,它有理由去支持菲律宾等国家。”

德、法等欧洲国家进入西太平洋

美国太平洋舰队数十年来一直是唯一一个定期穿越台海的外国海军。但近年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也开始加入其中。几星期前,两艘德国海军9月13日舰艇数十年来首次穿越台海。

分析认为,这些行动具有高度政治寓意。法东指出,德国的考量与尽管与日本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维持现有国际秩序。

他说:“对于德国和日本等中等强国来说……这些国家当然有军事能力,但它们的国家安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一种国际秩序,在这种秩序中,我们有一定的规则来确保大国不能随意使用其武装力量。”

法东说:“日本是一个更多地参与台湾海峡事务的大国。德国在这里真正要就国际秩序表明一点,即它不会接受以武力改变现状,无论是在台湾海峡还是在其他地方,它站在国际秩序一边。”

他强调说:“在台海军事冲突中,(德国)没有成为利益相关者的力量投射能力,但我想德国也想向北京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即在乌克兰战争之后,大国使用武力已经使国际规范变得脆弱。德国希望中国明白,德国将站在那些保护现今国际秩序的一方。”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中南海怂了 赶在年底突然宣布…
2 中国曝光全球首架六代战机 马斯克这样评论
3 马斯克重大信号突袭
4 中国疯传一则消息!越来越多渠道证实
5 异常高调 胡春华或将接任这个要职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