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洗产地鼻祖?中国制造寄生意大利

www.creaders.net | 2025-04-23 17:47:08  自由时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据《CNN》报道,意大利警方表示,4月14日晚间一对中国籍夫妇在罗马街头遭近距离枪击身亡。

根据检方初步研判,这起事件可能与当地华人纺织业者为争夺物流势力范围有关。意大利境内的华裔黑社会问题恐有扩大的趋势。

多家意大利媒体报道,意大利托斯卡尼大区的普拉托(Prato)拥有大量中国纺织业者。普拉托检察官指出,近年来,中国犯罪组织为了争夺纺织物流业的垄断权,展开所谓的“衣架战争”,这有可能是导致这对中国夫妇是次被枪杀的原因。

普拉托,一个意大利的历史小镇,是中部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罗马和佛罗伦斯,原本以高品质的纺织业而闻名,却在全球化与移民潮的推动下,成为了“中国制造”在欧洲的一个奇特缩影。

然而,进入21世纪,普拉托却悄悄变了样。在中世纪建筑与宏伟教堂的阴影下,一座座工厂日夜不停地运转,里面坐著的不是传统的意大利工匠,而是来自中国的移民。

他们在这里建立起一个几乎完全独立的经济体系,从原材料进口、制造、包装、运输,到贩售,都由中国人主导。他们生产的是“Made in Italy”标签下的廉价时装,销往全欧洲,甚至回销中国。意大利传奇小镇如何被“中国制造”寄生?

普拉托工业区用义大利语和中文写的标语牌。(资料照,法新)普拉托工业区用意大利语和中文写的标语牌。(资料照,法新)

普拉托纺织业没落 中国温州移民趁虚而入

普拉托的纺织历史可追溯至中世纪,这座城市由于邻近比萨河(Bisenzio River)以及精湛的手工艺,逐渐发展出以羊毛为主的纺织业。20世纪中叶,普拉托更成为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再生纺织中心之一。从高级订制服、手工羊毛大衣,到设计师品牌的布料样本,普拉托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到了1990年代,随著全球化与廉价劳动力的竞争加剧,本地工厂开始无力支撑高成本。普拉托年轻一代不愿接手家族企业,市场也逐渐转向价格导向,使得普拉托传统产业走入衰退。

1990年代中期,第一批中国移民,主要来自浙江温州,开始进入普拉托。他们一开始从事低阶劳动工作,但很快发现这座城市的空窗与机会,包含大量闲置的工厂、大批可利用的旧机器,以及一个仍可打著"意大利制造"名号的品牌优势。

《德国之声》报道,普拉托当地雇主联合会负责人表示,中国2001年加入WTO之后,敲响了很多普拉托当地服装工匠的“丧钟”,当欧盟对于本地制造商的贸易保护逐渐褪去之后。当意大利本地从事高品质制衣的工厂为了和外国廉价商品竞争开始裁员时,来自中国的企业主租用了废弃的意大利仓库建立自己的工厂。渐渐地,普拉托的中国人具备了许多意大利企业所缺乏的速度、效率和高生产力。

在极短时间内,这些中国移民建立起数千家小型服装工厂。他们日以继夜工作,家庭成员共同合作,几乎无需雇用外人。他们的产品价格低廉、出货迅速,打进了意大利本土与欧洲中低端服装市场。这些工厂表面合法,但实际运作中往往伴随违规劳动、逃税、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因此屡遭政府检查与罚款。

中国青年走在普拉托主干道的街上,普拉托居民戏称这条街为唐人街。(资料照,路透)中国青年走在普拉托主干道的街上,普拉托居民戏称这条街为唐人街。(资料照,路透)

普拉托从纺织业传统重镇 转变为廉价服装之都

普拉托如今几乎可以说是一座“双城”,一边是逐渐凋零的传统意大利产业;另一边则是高速运转、独立运作的中国制造经济体。两者之间鲜少交集,各自发展,甚至彼此敌对。

意大利工会与本地企业批评中国移民使用不合法劳工、破坏市场秩序;而中国业者则回应,他们只是善用机会,填补本地人不愿做的产业空缺。一位中国工厂业者说“我们没有抢走他们的工作,是他们自己放弃的。”

《BBC》报道,普拉托从意大利纺织业的传统重镇转变为廉价服装之都,这引起了当地人的普遍不满,他们抱怨说,在自己的地盘上输给了中国人。中国人建立自己的企业并透过从中国进口便宜的布料来降低价格,以自己的方式击败了意大利人。

普拉托的旧城墙外,曾经的林荫大道变成了繁华的唐人街,有中国餐馆、理发店、学校、旅行社,还有青少年在公园里练太极,普拉托的中国社区已超过5万人,成为全欧洲中国人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然而,这个庞大的移民群体却难以融入当地社会。语言不通、生活方式迥异、经济封闭,使得中义两族群隔阂加深。当地人常感受到城市被“占领”,认为中国移民不尊重当地文化、法治与传统;而中国人则觉得遭歧视与排挤,不愿参与公共活动,也避免与当地人往来。这种对立,让普拉托不仅是经济上的双重城市,也成为一个社会与心理上的断裂点。

中国工厂内的劳工,工作环境简陋,生活条件极差。(资料照,美联社)中国工厂内的劳工,工作环境简陋,生活条件极差。(资料照,美联社)

普拉托中国人 2/3是非法移民

《德国之声》曾报道,据普拉托地方政府统计,当地的中国人有三分之二是非法移民。当地议员表示,几乎90%的中国人工厂都以不同的形式违反法律,这其中包括使用中国的走私品、偷税漏税、严重违反卫生和劳动法规。2013年12月,一间中国人纺织厂的一场大火,造成7名睡在厂房纸板隔间的工人死亡。

报道指出,60%的中国工厂只运行短短2年时间,经常关闭再换个名字重新开张,以逃避税务机关检查。除此之外,很多拿著三个月旅游签证的人到了意大利一待就是多年,没赚到足够的钱不会回中国。

中国工厂内的劳工,他们一天工作时数长达12至16小时,居住在工厂内部的简陋隔间,生活条件极差。一些工人甚至需依赖雇主提供的一切生活资源,从住宿、食物到医疗。这种制度使他们无法逃离,也无法抗争,形成一种现代的经济拘禁。

2024年,意大利警方调查发现,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手提包品牌Dior的意大利制造商,将制造外包给中国承包商,但这些承包商为了削减成本,不仅雇用非法劳工,且未遵守劳动、健康和安全法规。

中国庞大的移民群体难以融入普拉托社会。(示意图,法新社)中国庞大的移民群体难以融入普拉托社会。(示意图,法新社)

逼迫欧盟检讨“Made in Italy”标签制度

面对这样的现象,意大利政府曾多次进行取缔行动,包括查封非法工厂、遣返非法移民、提高工作场所安全标准等。但这些手段治标不治本。

欧盟也曾讨论过对“Made in Italy”标签制度进行改革,要求产品不仅需在意大利制造,更要符合一定比例的当地材料与劳动参与,借此保护品牌声誉。但这样的规范,也可能进一步压缩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使情势更加复杂。

虽然矛盾,仍有少数义中企业合作成功的案例。例如由意大利设计师主导、中国工厂生产的品牌,在品质与价格间取得平衡,也促成文化上的理解与对话。另一些年轻的中国移民,开始学习意大利语,参与当地政治与社区事务,希望能改变刻板印象,打造一个属于新一代的普拉托。

普拉托这座小镇,正映照了当今世界在全球化、移民、劳动权益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复杂纠葛。它是一种因需求、政策、经济结构错配而发生的现象。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