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www.creaders.net | 2025-05-03 09:04:33  发财金刚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大多数蝙蝠一年的飞行里程可以达到6000公里,但让它们飞出菲律宾的国境线,还是很有难度。

在菲律宾,蝙蝠上天不久后,可能就会真的上天,然后变成炭火上的散仙、汤锅中的法老,或原住民餐桌上最受欢迎的洞穴鸡。

蝙蝠汤是一道站在菲律宾文明边界上的菜,浑身散发着热带雨林的野性,和人类饮食文化的B面。

蝙蝠汤的吃法,强调一个“整”字。整蝠下锅,连翅膀带眼神,炖出来的,是一种把夜行幽魅煮成滋补汤品的化学重构。

有些蝙蝠死得不甘,尖牙微露,眼神中还残留着对飞翔的执念,仿佛下一秒就要从你碗里腾空而起,带你飞跃味蕾的生死边缘。

第一次看到蝙蝠汤的游客,从看到菜单时的挖藕,到看到菜时的挖槽,最后,可能还会被隔壁桌的菲律宾小孩挖苦。

汤色呈深褐略泛油绿,带着某种肉桂、发霉的豆腐和生鸡蛋气息的复杂风味,第一口下去,有人说像鸡,有人说像老鼠,还有人说像童年没吃完的课本纸。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闻着像落水狗泡在酱油里,喝着像灵魂出窍前的最后一口温暖。”

“那一碗汤下去,我没觉得补,但确实看到我死去的外婆回来看我。”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菲律宾人对这些外国背包客遗言般的评价毫无波澜,就像你在家吃碗挂面,他们轻描淡写:“想补肾就多喝两口,怕上火就加酸叶。”

趁热喝口蝠汤,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你必须直视那双还没来得及闭上的瞳仁,以及翻滚的汤面上飘荡的些许蝠气。

吃下去的一口肉,可能是蝠肺,也可能是蝠胃,但可以肯定的不是蝠粪,当地人对于饮食这块还是比较卫生。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对馋蝠成疾的人来说,这简单做法的一碗汤,是通往原始本能的开口契机。

曾有美食博主在视频里边抹泪边喝:“我跟人类文明划清了界限,这比我爸的洗脚水还呛人。”而菲律宾本地的老伯则拍着胸口说:“好汤要够野,蝠汤要够骚。”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蝙蝠的骚味源自它独特的排汗方式,不是侮辱意义的那种,是字面意义的动物性芬芳。

蝙蝠没有汗腺,尿素和鲨鱼、魔鬼鱼一样会在体内残留,因此肉都是骚骚的,吃的人一愣一愣的。

有经验的厨师,会用迷迭香、酸叶、胡椒来遮盖汤的腥臊。气味从鼻腔升腾直冲脑门,像有人拿着风油精,在你的视网膜上写了个“𰻞”字。喝下去的那一瞬间,会让人恍惚,仿佛只差一口就能开天眼。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菲律宾不同地区的人,对于蝙蝠的理解显然不同。

在菲律宾北部的黎刹省,烤蝙蝠是团圆饭的主角之一,传说吃蝠能带来好运,因为锅里蝠多多,家里才能福满多。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塔拉克地区的红烧果蝠,则是让人更加迷醉的热带风情。

厨师会细心地把一种番石榴,变成一味热带调味剂,使蝠肉更加鲜嫩,临出锅前,再淋上一种内格罗斯岛产的顶级朗姆酒Don Papa。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菲律宾可能也是蝙蝠侠唯一不敢去的国度,他能干得过小丑和超人,但他不经意裸露出的肉体,还是会令胆大心细的老菲吞咽口水。

传闻菲律宾人看蝙蝠侠,就像我们看喜羊羊,原本是食物,如今在屏幕上活灵活现,只要你在2月的吕宋岛北部普瑞村待上一晚,就会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当地猎蝠人会用一个破了道缝的竹筒和几只虫子,就能轻松捕获蝙蝠,一晚上三十多只,小果蝠像通宵排队的粉丝,一个个自投罗网,扑向炭火与香味弥漫的早市。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这些蝙蝠,虽小,却肉质紧实,满口獠牙却不咬人,只咬草。

别看它们长得像吸血鬼德古拉的远房表弟,但其实它们清心寡欲,热爱水果,尤其是无花果,是正经的热带素食青年。

然而,菲律宾人显然不准备为它们的饮食哲学送上敬意,而是加盐、加辣、生烤。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在杜马噶特人的部落里,蝙蝠与山鸡、野猪并列为自然的馈赠,是天降蝠瑞。

每年蝙蝠出没的旺季,他们便带上特制的网子捕捉,蝙蝠不是用打的,是用引的。老人说,“蝙蝠是听话的动物,只要你说得诚恳,它会自己飞进网里。”

于是捕蝠人围着大树念词,洒一种加了特殊香料的米,挂网,有的甚至吹一种低沉的叶笛,用来模仿母蝠召唤幼蝠的音频。

当蝙蝠们在网中发出沙沙声,在火上滴下最后一滴油脂,菲律宾人的夜晚才刚刚开始。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有经验的猎蝠人还能凭嗅觉判断哪只蝠更肥:“这只骚,油肯定多。”

被抓到的蝠不分大小,一律串起来,在炭火上旋转,烤得焦香喷鼻,滴油成金。

小孩围在旁边观战,炭灰一抖,炭烤蝠完成,入口即化,皮酥肉嫩,还有股难以言说的幸福感。

菲律宾人常吃的蝙蝠,是一种果蝠,它被视为补身之物,周边的印尼和帕劳等国家,也多有食蝙蝠的习俗存在。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小型的果蝠可以充饥,还有种体型硕大的,被当地人看作山林的药,既是蛋白质补给,又有某种迷信上的滋补象征。

有人信它明目清心,也有人信它壮阳补肺,更有人信它吃蝠治蝠,用于预防某些热带疾病。

不管怎么说,只要看到了,就会一把揪住它命运的脖颈。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如果说越南人对田鼠和蜈蚣情深意重,那么菲律宾人,则是对蝙蝠爱得诡异深沉。

那是一种夹杂着仪式感、传统、尊严与内脏调理的复杂情绪。

每年祭祖日,一些菲律宾东部村落的老老少少都会围坐在一起,杀蝠、剥翅、炖汤或烧烤,不光是为了食补,更是一种与祖先灵魂对话的方式。

当然,这记忆不是所有人都能共鸣。毕竟,对大多数外地游客来说,这种食材,本身就意味着一场视觉暴力和情绪勒索的双重夹击。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但这就是蝙蝠的魅力所在,它从来都不是靠味道出圈的,而是靠一种超越食物本身的语义负载。

在菲律宾,它是风俗,是习惯,是日常;在别处,它则是一种震撼,是挑战,是一枚杀气腾腾的文化地雷。

惊悚习俗:菲律宾人吃蝙蝠

你可以嫌弃它腥,可以质疑它的卫生标准,可以用现代医学审判它的滋补功效,但唯独无法否认它的存在逻辑——在热带雨林的深处,它确实养活了一个个靠捕蝠为生的家庭,确实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味觉记忆,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教会了游客什么叫文化相对主义。

蝙蝠其实并不好吃,大多数吃过的外地人,都说它让人头皮发麻,后劲发冷,“像是舌头唱了一夜的葬礼”。

但真正的后劲,恐怕是来自你的梦境。

据说喝完蝠汤的人,有的会梦见自己飞到树上,有的会梦见蝙蝠从身体里飞出来,还有人梦见自己躺在锅里,头顶传来火声和水声,还有一张张模糊的人脸在盯着自己:“这只骚,油肯定多。”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