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能干扰F-22的“阵风”战机 为何逃不过中国导弹

www.creaders.net | 2025-05-09 17:28:09  香港01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近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空战在克什米尔爆发,巴基斯坦空军对印度展开了精密筹划的空中打击。 根据巴方通报与社交平台大量佐证资料,印度空军在短时间内损失6架军机,其中最引发震动的,是阵风战斗机被中国霹雳-15导弹击毁。

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空战胜负。 阵风战机是印度近年来最引以为傲的高端装备,拥有主动相控阵雷达、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还搭载了号称能抵御F-22锁定的Spectra综合电子战系统。 在西方航空界的设想中,它是第四代半战斗机中的终极形态,专为复杂电磁环境设计,理论上极难被锁定击落。

但这一次,它不仅被击中,而且是在几乎没有规避动作的情况下被霹雳-15导弹击中。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对于这场“沉默的远程猎杀”,我们必须从战场布局、电磁对抗机制与导弹技术的协同变化中,重新理解现代空战的真相。

欧洲最先进的空战自卫系统失效了

按理说,阵风战机不该这么轻易被击落。 它所搭载的Spectra电子战系统,被法国达索公司誉为“欧洲最先进的空战自卫系统”。 这个系统集成了雷达告警接收器(RWR)、主动干扰机(DRFM)和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能在敌方雷达锁定之初就发出预警,随后自动释放干扰波束或诱饵弹躲避导弹追踪。 在北约历次演习中,Spectra曾成功干扰美军雷达,甚至F-22隐身战机也无法锁定,可谓名声在外。

那么,它为何未能抵御霹雳-15?

2021年2月3日,印度班加罗尔(Bengaluru),在耶拉汉卡空军基地(Yelahanka air base)举行的2021年印度航空展上,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斗机(Rafale fighter jets)在天际飞翔。 (Reuters)

问题的关键,或许不在Spectra系统本身的技术短板,而在于巴基斯坦空军所采取的战法与态势,超出了Spectra的反应边界。 Spectra系统是设计用于应对“常规空战流程”的防御系统:雷达探测→威胁识别→干扰规避。 但是面对霹雳-15,Spectra系统可能不是“没有干扰成功”,而是“连干扰启动都来不及”。

因为霹雳-15并非孤军突袭,而是置于一整套“预警+数据链+导引一体化”的作战网络中。 霹雳-15通常在中段飞行阶段由预警机或地面雷达透过数据链精确引导,直到末段才启动主动雷达导引。 霹雳-15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启动时间很短,一旦启动即进入末段锁定,而这时距离目标可能已不足20公里,留给Spectra的反应时间以秒计,干扰窗口极小。

此外,如果霹雳-15使用了频率捷变、低可探测性的导引波段(如Ka波段),再辅以地面和空中双向数据链修正航迹,那么Spectra这类以战斗机自保为核心的系统,便无法构成真正意义上的防护。 再加上导弹本身具备抗干扰算法优化,即便Spectra成功识别、释放诱饵,也未必能改变导弹航迹。

所以Spectra系统面对的不是一枚导弹,而是一个覆盖百公里、动态变化的空中伏击链路。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不能忽视:Spectra系统的最大优势是在电磁态势已知、威胁方向明确的前提下调配资源,在正面战场中发挥主动干扰与欺骗作用。 但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是巴方设定的信息不对称战局。 印度空军或许直到第一架阵风被击中,才意识到自己已被包围在一个电子火力网中。 这不是Spectra技术失败,而是它在面对一个中式体系压制对手时,策略性地被废掉了。

漂亮的伏击战

中国制霹雳-15(PL-15)空对空导弹。 (网络图片)PL-15远距空空导弹搭载于战机上。 (视觉中国)

此次作战并非临时应变,而是一次具有高度计划性的体系打击。 根据多名巴基斯坦议员与消息人士确认,击落阵风战机的,是由歼-10C战斗机发射的霹雳-15导弹。 这意味着,歼-10C不仅承担了搜索与目标指引任务,更是整个打击链中的核心火力平台。 它所携带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与数据链系统,使其具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独立完成“发现-瞄准-发射”的闭环能力。

与此同时,枭龙Block III.则可能执行了更具战术弹性的辅助任务:牵制印方空域、实施诱导扰动、压缩阵风的可行动作空间,为歼-10C营造干净的发射窗口; F-16提供战术补位,预警机ZDK-03维持战场态势感知,地面防空力量则构成远中近一体的封锁网。

更关键的是,这并不只是一次空空交火,而是一次空地联合、节奏高度控制的战场伏击。 HQ-9等中远程防空导弹极可能前推部署,封锁印军支持方向与回避路径,为空中“打击编队”提供纵深依托,也让印度战机在入场一刻起就陷入压迫态势。

在这样一套体系打击下,单一机型的电子战优势根本无从施展。 Spectra系统不是失灵,而是无从回应。

中国制歼-10C战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敢打才是硬道理

很多人或许会对这场战斗的结果感到意外,但真正让人值得警醒的,不是霹雳-15的射程,也不是阵风的失利,而是巴基斯坦空军展现出的作战意志与执行能力。

他们不是仓促应战,而是经过精心筹划后选择了主动出击; 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空中对射,而是一次体系压制下的设伏打击。 这场战斗,某种程度上让人想起十年前土耳其一举击落俄军Su-24战斗轰炸机的那次行动——要么不打,要打就打狠,打得对手措手不及。

对比之下,印度空军虽然装备不弱,却始终处于被动。 技术并非落后,战机也并非不先进,但在指挥链混乱、系统协同不足的情况下,再好的飞机也成了各自为战的孤岛。+1

毫无疑问,巴基斯坦正在向外界证明:它已经拥有了一支敢打、能打、有组织的空军力量。 这不仅是巴空军能力的展示,更是中国“中式攻势空军作战体系”的一次小试牛刀。 霹雳-15、歼-10C与预警系统的协同,正在演示一种不同于西式单机性能主导的战斗逻辑。 未来,世界各国或许不得不重新评估中国空军在远程制空、信息主导与体系作战方面的真正实力。

而霹雳-15,也终于不再只是航展上的模型与资料,而是真正走进了实战记录本,走进了对手飞行员的心理阴影里。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