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乌克兰中部城市第聂伯罗(Dnipro),一名16岁少年搭乘公车时一边滑手机、一边偷拍军事据点,将影像透过Telegram传给俄罗斯情报单位。这名少年当场遭逮,如今面临叛国罪起诉,最重恐判无期徒刑。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这并非单一个案,而是俄罗斯招募乌克兰青少年从事谍报与破坏任务的冰山一角。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发言人杰赫佳连科(Artem Dekhtiarenko)指出,自2023年以来,乌方已逮捕逾700名与俄罗斯勾结、涉嫌从事谍报与破坏任务的本国公民,其中竟有1/4是未成年人。SBU指出,这些青少年大多透过Telegram等加密通讯软体召募,任务内容包括偷拍军事设施、纵火、安置爆炸物等,部分甚至被操控为“自杀式炸弹客”。
俄方常以100美元报酬引诱青少年执行任务,有时更将攻击包装成线上游戏任务,引导未成年人在毫无戒心下完成破坏行动。今年3月,有2名少年试图在火车站安放自制炸弹,却因装置提前爆炸导致一死一伤。SBU调查发现,爆炸极可能由俄罗斯特工远端引爆。
SBU局长马柳克(Vasyl Malyuk)形容,俄国这一行动是一场深具恶意的“心理战”,正将乌克兰的下一代武器化。他指出,许多遭召募的青少年出身破碎家庭,或在战争中成为孤儿,极易受金钱与刺激性任务诱惑。俄罗斯精准锁定这些脆弱对象,企图从内部破坏乌克兰社会的信任结构与国家认同。
反渗透进校园 宣传标语:别烧自己人
为反制俄方渗透,SBU已启动全国性反间谍宣导行动,透过简讯、火车广播与街头看板等多管齐下,呼吁青少年勿陷入间谍陷阱。SBU探员也走入学校举办讲座,教导学生辨识潜在招募讯号。宣导口号写道:“别烧了自己人,去烧敌人”。
SBU强调,所有被捕未成年人都依正当法律程序处理,并获法律协助。然而,国际人权组织对此仍表忧虑。“人权观察”研究员戈尔布诺娃(Yulia Gorbunova)指出,即使在战争时期,儿童仍应受到保护。她呼吁乌克兰优先考虑辅导与社会重建,而非重判监禁。
对此,马柳克回应:“这些人虽年纪轻,但他们已为敌对势力工作。我们承担不起轻纵的代价。”此番言论道出战火中执法与人道的两难,战争正持续侵蚀乌克兰社会最脆弱的根基──下一代。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人员逮捕涉嫌替俄罗斯从事间谍活动的嫌犯。SBU指出,近期已有数百名青少年因涉入情报泄漏与破坏任务而遭到拘捕。(图取自SBU专页)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王毅如“过街老鼠” 党媒装疯卖傻 |
2 | 张又侠“枪指挥党” 政治局势力版图大变 |
3 | 中国人“生死轮回”的说法 很可能被证实是 |
4 | 趁习不在 公安部人事突变 |
5 | 伊朗“400公斤浓缩铀”下落曝光:还在原地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