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一名85岁老妇人在接受淋巴癌化疗期间,例行血液检测时,意外确诊HIV阳性。离奇的是,妇人丈夫早在20年前就因心脏病过世,期间她未再有任何性行为,也无手术、输血、针灸等纪录,生活单纯且长年独居农村,至今感染途径仍是未解之谜,震惊医界。
根据国际学术期刊《临床病例报告》刊载的案例,韩国某医院医疗团队在妇人进行淋巴癌化疗时,于血液检测中发现HIV抗体呈阳性。据了解,妇人自丈夫过世后独居乡间,日常活动局限于农村,近年也没有任何性行为,更未曾接受手术、住院治疗、输血、注射、针灸、刺青等让血液暴露的高风险行为,感染消息让家属与医疗人员同感震惊。
医疗团队指出,妇人CD4淋巴球数值及体内病毒量皆偏高,代表应是在近年才感染,而非长期潜伏。这令家属更加困惑,表示其丈夫早在20年前就已过世,两名儿子则长年与她分开居住,基本上没有什么接触,且检测结果也呈阴性,不明白感染源自于何处。
医护人员则推测,感染恐怕与其丈夫有关,可能是生前晚期才获得病毒,但由于缺乏直接证据,目前实际的感染来源仍无法确定。虽目前感染源仍是未知,但妇人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反应良好,免疫功能也逐渐恢复。
对此,医生指出,年龄并非抗艾滋病毒治疗(ART)成效的关键因素,即便是高龄患者,只要及早确诊并接受规范疗程,仍可有效控制病情并维持生活品质。
另外,医护团队也强调,社会普遍将高龄族群与性行为风险脱钩,导致许多医疗单位在检测流程中忽略HIV的可能性,延误诊断与治疗时机。加上部分长者健康素养低、社会支持网络薄弱,更容易在初期出现症状时被误判或忽视。

▲一名85岁妇人守寡20年感染爱滋病。(示意图/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