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全球暖化导致北极海冰面积持续减少之际,中国22日开通全球首个北极货运路线,中国货船抵达欧洲仅需18天,不仅航程与油耗大幅缩减,同时有助于中国企业减少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但专家指出,这是一条风险航线,恐破坏北极生态。
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在18日率先报道,披露中国将于9月20日派遣伊斯坦堡桥号(Istanbul Bridge)货柜船从全球最大的宁波舟山港出发,在破冰船陪同下开启为期18天的航程,前往英国费利克斯托港(Felixstowe)。
报道指出,这次航行是要建立一条经由俄罗斯北方航道连接亚洲和欧洲多个港口的定期航线。
“更大的图景是北极正在开放”,POLITICO引述华盛顿智库北极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兼创始人洪佩特(Malte Humpert)说,“20年前,北极还是冰冻的。但现在它正在融化,一些新的东西正在涌现,人们对此产生了兴趣”。
洪佩特指出,北极是全球第一个气候变化迅速且积极改变地缘政治格局的大型地区,原因在于资源、航运路线的便利性。
他说,“全球大部分贸易都经过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新加坡”,洪佩特说,“但北极缩短40%,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小得多……因此它有可能成为一条替代贸易路线”。
美国航运数据公司Xeneta首席分析师桑德(Peter Sand)指出,北极唯一的竞争方式是,额外的运力和更短的运输时间胜过更高的运费。因此,目前这条航线看起来像是季节性的附带项目,但它可能是未来10年旺季出现的利基服务之一。
示意图
洪佩特提到,苏伊士运河每年大约有1万艘船只通过,所以北极相对非常少。“但如果你把时间推到30到40年后,冰盖再融化30%、40%甚至50%,突然之间就会出现6个月无冰的情况,北极的情况就变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方程式”。
报道提到,北极的机会与风险并存。北极的暖化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的3至4倍。冰盖减少或许能让航行更加便捷,但一旦出现问题,损失也会更加惨重。
清洁北极联盟(Clean Arctic Alliance)顾问邓布里尔(Andrew Dumbrille)指出,船用燃料产生的黑碳在冰雪附近排放时尤其具有破坏性,它在那里造成的破坏是排放到更远地方的5倍。再加上北极地区对石油泄漏的反应缓慢且有限,风险急剧上升。“一旦石油落入水中,每小时的回应都意味著巨大的损失”。
邓布里尔并表示,进行中国开创性北极航运的伊斯坦堡桥号,并未进行抗冰加固。“虽然会有护航船队护航,但它仍然没有进行加固。它很可能在航行中使用重质燃料油或船用燃料”。
报道提到,尽管国际海事组织(IMO)已于2024年7月正式禁止使用重质燃料油,但相关规定仍有漏洞。这种类似污泥的燃料外泄几乎无法清理,会在生态系统中滞留数年。此外,它还会带来噪音污染、入侵物种以及对海洋生物的干扰。
邓布里尔指出,下一次制定更严格全球规则的机会将在 2026年2月到来,届时IMO的污染预防和应对小组委员会将召开会议,专家和环保组织已经在推动,在日益繁忙的北极地区制定更严格的燃料法规。
中国官媒新华社今天报道则称,伊斯坦堡桥号是一艘容量为4890个标准货柜的冰区加强型船舶,可破除1.2米厚冰层。
报道指出,2017年,中俄高层互访中提出“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2018年,“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
报道称,作为“冰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承载通道之一,“中欧北极快航”所途经的北极东北航道,成为连接东亚与欧洲的新兴国际航运干线,对优化全球供应链、促进沿线经贸合作具有战略价值。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
2 | 传四中全会敲定“三上三下” |
3 | 两所大学官宣合并!又一所“超级大学”即将 |
4 | 习近平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 |
5 | 印度真正的敌人!莫迪挑明了 |
6 | 突发!身家31亿,50岁浙大教授被留置 |
7 | 重磅解密习内部讲话 |
8 | 近距离观察习 美高官发出惊人呼叫 |
9 | 中国“高净值家庭”标准出炉 看看你啥水平 |
10 | 突发!巴菲特清仓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