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称,直到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西方人才真正意识到,中国人手里的“稀土武器”竟有如此之大的杀伤力。这篇题为《摆脱能源依赖的艰难道路》的评论写道,如果西方人不痛定思痛,尽快找到替代资源,危机只会进一步加剧:
“中国的远见卓识令人惊讶,他们通过数十年的努力确定了自身在稀土领域的战略霸主地位。而出于对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执念,欧美国家则一直专注于国际分工中的高附加值环节,而将利润低、污染重的采矿和加工环节拱手让给了中国。现如今,中国人不仅控制著冶炼环节的绝大部分产能,而且也掌握了相关的加工技术。全球稀土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而在至关重要的重稀土领域,中国的占比甚至更高。
一个令人苦涩的现实是:这种依赖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听天由命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企业陷入恐慌,想尽办法增加库存以备不时之需。但这一切只是权宜之计,一旦中国按原计划从十一月开始进一步收紧稀土出口,欧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停产潮。有鉴于此,欧盟各国政府和欧盟代表必须尽快开展外交斡旋,以求缓和北京的立场。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毫无希望,毕竟同美国进行关税战的当下,中国并不想堵死通往欧盟这一重要市场的途径。一方面,中国的汽车和机械需要出口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开始积压的原材料生产商们也希望政府网开一面。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北京绝不希望世界真正找到替代方案,因为这样一来,中国手中的稀土王牌就将失效。
《法兰克福汇报》评论指出,除稀土之外,欧盟在其他一些关键原材料领域也对中国存在高度依赖。有鉴于此,政界必须尽快同工业界共同制定应急计划,确保未来关键原材料的稳定供给。
“只有建立起替代性的供应体系,企业才有能力实现供应链的多样性,也才有可能摆脱任中国摆布的命运。值得欣慰的是,世界上的稀土资源非常丰富。开采这样资源当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相比之下,欧盟一旦失去工业领域的核心实力,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加高昂。
一个最为糟糕的场景是:中国有限度地放宽稀土出口限制,令当前的危机暂时得到缓解。于是乎,欧洲人皆大欢喜,稀土问题不再被列入紧要政治议题。不要忘记,下一次稀土供应危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因中国再度收紧对稀土出口的限制,欧盟正在考虑对中国实施制裁的可能性。《商报》发表评论称,这是欧洲对北京发出的警告信号,欧洲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点。
“北京的这一战略勾起了欧洲人的痛苦记忆:欧洲人一直都在批评中国对俄罗斯战争机器提供的支持,但北京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此完全不以为意。直到欧盟将几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清单,北京才终于做出了部分让步。
在此背景下,欧盟现在考虑就稀土问题采取制裁措施,完全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步骤。尽管布鲁塞尔手上可用的杠杆并不多,但欧盟正在考虑制裁措施这一事实本身,就已经向北京发出了警示信号:局势已经非常严重。
然而,问题的根源同样不能忘记:德国经济陷入当下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对中国关键原材料的高度依赖,迟早会让德国经济界付出惨痛的代价。但多年来,德国经济届对于这类警告一直充耳不闻。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天摇地动!最劲爆消息来了 |
2 | 习近平的结局已经定了 |
3 | 北京高校接通知?四中高层人事大变动 |
4 | 四中第一天 北京投降了? |
5 | 版面都设计好了,掀桌子的节奏 |
6 | 四中全会敏感期 朱镕基“发声”王岐山露面 |
7 | 四中前夜,新华社突然失常了 |
8 | 中国拆解DUV 惹出大麻烦 |
9 | 未来十年,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后的幸福时光 |
10 | 四中全会登场 四大网站回避“习近平”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