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睡完首富睡总统 靠男人捞到268亿 她凭啥

www.creaders.net | 2025-10-24 22:37:20  金张说娱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个山东小城出来的普通女孩,从医学院学生到传媒大亨夫人,从默默无闻到全球瞩目。

她用17年时间从零到268亿,离婚后拿走故宫旁的四合院和纽约顶级豪宅,跟政商名流称兄道弟。

有人骂她是捞女鼻祖,有人说她是女性奋斗典范。

抛开道德评判,这个叫邓文迪的女人到底做对了什么?

她的成功真的只是因为会勾搭男人吗?

一巴掌打出来的世界级名气

2011年夏天的伦敦议会大厅,所有摄像机都对准了台上的默多克。

这位传媒帝国的掌门人正因为窃听丑闻接受质询,满头白发的老头看起来疲惫不堪。

突然一个男人从人群中冲出来,手里端着一盘剃须膏就往默多克脸上糊。

就在所有人都愣住的那一秒,坐在旁边的邓文迪弹起来了。

她反手一个耳光抽在袭击者脸上,动作又快又狠,完全不像一个穿着粉色套装的名媛该有的样子。

睡完首富睡总统   靠男人捞到268亿  她凭啥
这一巴掌被全世界的媒体拍了个正着,第二天各大报纸头条都是她飞身护夫的照片。

这场意外让邓文迪的名字真正传遍了全球。

她不再只是默多克身边那个年轻的中国太太,而是有血有肉的女强人形象。

43岁的她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世界:她不是花瓶,也不是只会依附男人的小女人。

从排球队到医学院的小镇姑娘

邓文迪1968年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家庭,那个年代的小城市重男轻女特别严重。

她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姐姐和哥哥,家里条件不算好,父母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儿子身上。

好在邓文迪长得高,一米七几的个头在当时算是鹤立鸡群。

学校排球队看中了她的身高,把她招进队里。

打排球这件事给了她第一次走出小城的机会,也让她见识到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1985年,17岁的邓文迪考进了广州医学院。

从山东到广州,这个跨度对当时的普通家庭来说已经很大了。

医学院的生活让她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眼界也跟着开阔起来。

那时候正赶上改革开放,整个社会都在谈论出国留学。

电视里放着美国大片,报纸上写着海外华人的成功故事,年轻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想往外走。

邓文迪也不例外,她知道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工作,一眼就能看到自己五十岁的样子。

切瑞一家:通往美国的第一块跳板

1987年,邓文迪19岁,在广州的一次活动上认识了来中国旅游的美国夫妇杰克·切瑞和乔伊斯·切瑞。

这对加州夫妇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看邓文迪英语不错,就聊了起来。

切瑞夫妇比邓文迪大三十多岁,杰克当时53岁,是个工厂主,家境殷实。

聊天中他们发现这个中国女孩对美国充满向往,就主动提出可以帮她补习英语,将来申请留学签证也能提供担保。

邓文迪抓住了这个机会。

她开始频繁往切瑞家跑,名义上是学英语,实际上跟这家人建立了深厚的关系。

1988年,切瑞夫妇帮她拿到了学生签证,邓文迪飞到加州,住进了他们家。

住在别人家里总得有个度,邓文迪很清楚这点。

她帮乔伊斯做家务,陪杰克聊天,表现得像个懂事的女儿。

时间长了,53岁的杰克对这个年轻漂亮又勤快的中国女孩动了心思。

1989年,切瑞夫妇的婚姻出现了裂痕。

乔伊斯发现丈夫跟邓文迪的关系不对劲,两人大吵之后决定离婚。

离婚刚办完,杰克就跟21岁的邓文迪登记结婚了。

这段婚姻维持了两年零七个月,刚好满足美国绿卡的居留期要求。

1991年,邓文迪拿到绿卡后提出离婚,杰克·切瑞什么都没说,签了字。

睡完首富睡总统   靠男人捞到268亿  她凭啥
耶鲁镀金:不只是嫁人那么简单

拿到绿卡后的邓文迪没有继续找下一个金主,而是申请了耶鲁大学的MBA项目。

这个决定很关键,它证明了邓文迪不是简单的拜金女,她知道要在美国上流社会立足,光有身份不够,还得有真本事。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是全美顶尖商学院,能进去读书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邓文迪在那里学习企业管理、金融分析、市场策略,接触到的都是未来的商界领袖。

读MBA的两年里,她建立起了庞大的人脉网络。

同学里有银行家的儿子、跨国公司高管的女儿、政客的亲戚,这些人将来都可能成为她的资源。

更重要的是,耶鲁的文凭给了她进入顶级企业的敲门砖。

1996年,28岁的邓文迪从耶鲁毕业,拿着MBA学位开始找工作。

她没有选择留在美国,而是把目光投向了香港。

那时候香港还没回归,是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各种机会多得是。

睡完首富睡总统   靠男人捞到268亿  她凭啥

飞机上的偶遇改变人生轨迹

1996年某天,邓文迪坐上了飞往香港的航班。

她在经济舱找到自己的座位,旁边坐着一个西装笔挺的中年男人,正在看财经报纸。

邓文迪主动搭话,几句交谈下来发现对方叫布鲁斯·丘吉尔,是新闻集团亚洲业务的董事。

她立刻调整了话题,开始聊亚洲传媒市场的发展前景,把在耶鲁学的那套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

丘吉尔对这个年轻的中国女孩印象很深。

她不仅漂亮,更难得的是思路清晰,对传媒行业有自己的见解。

快下飞机时,丘吉尔递给她一张名片,说公司在招实习生,可以去试试。

邓文迪真的去了。

她通过了面试,成为新闻集团香港办公室的实习生。

这份工作起薪不高,但平台够大,能接触到的人和资源是其他公司比不了的。

实习期间,邓文迪表现得特别积极。

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她抢着做,领导交代的任务总能超额完成。

她英语流利,中文是母语,正好能在中西方业务之间架起桥梁。

几个月下来,从董事到普通员工都对她印象不错。

睡完首富睡总统   靠男人捞到268亿  她凭啥
酒会上的精准出击

1997年的某天晚上,新闻集团在香港办了一场酒会。

公司高层都到场了,其中就包括大老板鲁伯特·默多克。

默多克1931年出生,那年已经66岁,是全球传媒界的大佬。

他掌控着福克斯电视网、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等一大堆顶级媒体,身家几百亿美元。

邓文迪知道这是个机会。

她特意穿了一件得体的黑色晚礼服,化了精致的妆,在酒会上找准时机接近了默多克。

她没有表现得过分殷勤,只是自然地聊起亚洲市场,提到了一些默多克关心的业务问题。

默多克对这个年轻的中国员工有了印象。

之后的几次活动,邓文迪总能恰好出现在他视线范围内,每次都能聊上几句。

她展现出来的专业素养和对市场的理解,让默多克觉得这个女孩不简单。

1998年,邓文迪从实习生转正,还被安排做默多克访华时的随行翻译。

这个职位意味着她能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大老板,机会就在眼前了。

默多克那时候的婚姻状况不太好。

他跟第二任妻子安娜·默多克结婚三十多年,感情早就平淡如水。

安娜是个传统的家庭主妇,围着丈夫孩子转了大半辈子,跟默多克已经没什么共同话题。

邓文迪的出现给默多克带来了新鲜感。

她比他小37岁,年轻漂亮,懂商业懂市场,说话又有趣。

两人越走越近,到1998年底,关系已经不是普通的上下级了。

268亿的婚姻买卖

1999年,默多克跟安娜离婚了。

这场离婚震惊了整个商业圈,因为默多克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

他给了安娜17亿美元的现金和多处房产,还有一部分股权,这是当时美国最贵的离婚案之一。

离婚刚办完17天,68岁的默多克就跟31岁的邓文迪在游艇上举行了婚礼。

年龄差距、离婚速度、巨额分手费,所有这些都成了媒体的谈资。

舆论一边倒地认为邓文迪是冲着钱去的,说她算计了一个老头。

邓文迪不在乎外界怎么说。

她嫁给默多克后,立刻成了全球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

她能出入白宫,跟各国政要合影,参加达沃斯论坛,在各种顶级场合露面。

2001年,邓文迪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给默多克生了个女儿,2003年又生了第二个女儿。

孩子的到来巩固了她在默多克家族的地位,她不再只是默多克的妻子,还是他小女儿们的母亲。

这段婚姻维持了14年。

期间邓文迪活跃在全球商业圈,她投资艺术品,办画廊,参与各种商业项目。

她的社交圈里全是商界政界的大人物,布莱尔、基辛格、扎克伯格都是她的朋友。

2013年,默多克跟邓文迪离婚了。

具体原因外界说法不一,有传言说是因为邓文迪跟布莱尔关系暧昧,也有说法是默多克的子女不满她参与公司事务。

离婚协议里,邓文迪拿到了260多亿人民币的资产。

北京故宫旁边的四合院归她,纽约第五大道的豪宅也是她的,还有各种投资和信托基金。

她的两个女儿虽然没有继承新闻集团的投票权,但各自有独立的信托基金,一辈子吃穿不愁。
离婚后的开挂人生

离了婚的邓文迪没有消失在公众视野,反而活得更自在了。

她继续在纽约、北京、伦敦各地飞,参加各种高端活动,跟年轻帅气的男人约会。

她投资了好几家科技公司,据说还跟川普家族关系不错,伊万卡叫她"干妈"。

她在艺术圈混得风生水起,参与策划展览,收藏名画,跟艺术家们称兄道弟。

2016年,48岁的邓文迪跟匈牙利模特伯托德·扎沃斯交往,男方比她小21岁。

2017年,她又被拍到跟俄罗斯富豪达莎·朱可娃一起出席活动。

她的私生活一直是八卦媒体的焦点,每次出现都能上头条。

从山东小城到全球名流,邓文迪用了30年时间完成了人生的彻底逆袭。

她现在住在纽约最贵的街区,出入都是私人飞机,朋友圈里全是福布斯榜上的人物。

她凭什么能成功

很多人说邓文迪的成功靠的是会睡男人,会勾搭有钱人。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她确实利用了男人,切瑞给了她美国绿卡,默多克给了她财富和地位。

没有这两个男人,她不可能从山东小城走到纽约上流社会。

真正让她站稳脚跟的是能力。

她拿了耶鲁MBA,这个学位不是花钱就能买的,得真有本事才能毕业。

她懂商业,懂市场,能在酒会上跟传媒大亨聊得来,靠的是真材实料。

她还有极强的目标感。

从19岁认识切瑞夫妇开始,她每一步都算得很清楚。

跟切瑞结婚是为了绿卡,读耶鲁是为了学历,去新闻集团实习是为了接近默多克。

她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怎么去拿。

最重要的是,她敢赌。

跟切瑞离婚的时候,她才23岁,绿卡到手就走人,一点不拖泥带水。

跟默多克结婚时顶着全世界的骂声,她也没犹豫。

这种狠劲儿不是所有人都有的。

社交能力也是她的强项。

她能跟66岁的传媒大亨聊商业战略,也能跟20多岁的科技新贵聊创业投资。

她在不同的圈子里切换自如,总能找到合适的话题和姿态。

运气也很重要。

飞机上遇到丘吉尔,酒会上碰到默多克,这些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

她遇到了,抓住了,这就是命。

结语

邓文迪的故事说到底是个阶级跨越的样本。

她从底层往上爬,用了所有能用的资源和手段,包括婚姻,包括男人,也包括自己的能力和野心。

道德上有争议,这点没法否认。

她利用了信任她的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这些事实摆在那里。

说她是励志典范有点过了,说她是拜金女又太片面。

她就是个在规则边缘游走的聪明女人,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该付出什么代价。

这个世界上,有人靠出身,有人靠天赋,邓文迪靠的是精准的眼光和敢赌的勇气。

信息来源:

    《华尔街日报》历年关于默多克家族报道(1999-2013)
    《纽约时报》"The Third Mrs. Murdoch"人物专访(2000年3月)
    英国议会窃听门听证会公开记录(2011年7月19日)
    《福布斯》杂志默多克离婚财产分配报告(2013年11月)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校友数据库(1996届MBA毕业生名单)

   0


相关新闻
当年"死皮赖脸"生下的女儿 为邓文迪争到280亿邓文迪2个女儿 凭什么拿下“遗产大礼包”
邓文迪赴男男婚礼 和马斯克妈妈闺蜜情深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