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德国外长临时取消访华,受到了德语媒体关注。德媒披露,据柏林外交圈消息,中国要求德国外长先“纠正”其言论、再访华,这让德方无法接受。一些德媒评论称,德国外长此举是“勇敢的”、“正确的”,体现了柏林不愿受中国摆布的姿态。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Johann Wadephul)原定于本周日启程访华,一个小型商务代表团原计划随行,然而德方周五表示推迟该行程。德国《明镜周刊》网站10月24日发表题为《为何瓦德富尔取消行程是勇敢的》的分析文章,表示所谓“推迟”实际相当于取消行程,“这在中德关系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上一次发生类似事件还是在1996年,当时因为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一项批评中国西藏政策的决议,北京取消了时任德国外长克劳斯·金克尔(Klaus Kinkel)的访华行程。
文章指出,这次瓦德富尔取消访华行程,是德方踩下的刹车。原因有几方面。一个是德国给出的官方理由,中方迄今只安排了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与中国外长王毅的会晤,而两人今年夏天在柏林刚刚会晤。另一个则是这位德国外长近期对中国的诸多批评言论。
“根据来自柏林外交圈的消息,北京方面坚持要求德国在外长访华前先‘纠正’对中国的批评,而这无异于公开羞辱,意味着柏林要屈从于一种强势姿态——这是威权国家常对其认为较弱的伙伴所采取的做法。”
文章在最后说:“然而,欧洲绝非弱到需要举白旗。中国也仍然依赖对欧盟的出口。瓦德富尔最后一刻的拒绝向中共领导层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尽管德国对中国存在依赖,但是柏林不愿被摆布。”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Johann Wadephul)近日表示,中国向世界宣告自己会捍卫多边主义和多边机构,但实际上,北京容忍朝鲜逃避制裁,并在南中国海无视国际海洋法,并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
“与其误入歧途,不如干脆不去”
德国《时代》周报网站也于10月24日发表题为《与其错误出访,不如不出访》的评论文章,表示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取消访华行程是正确的,“他不应该受到中国政府摆布”。
作者Alice Bota表示,德国外长这次特意计划带上一个商务代表团,因为德企目前正在感受到对华依赖的严重后果。然而,“在北京,几乎没人想与瓦德富尔及其代表团交谈。截至周五,只有与外长王毅的会面得到了确认”,仅从这一点看,德国外长这次不去中国就是正确的。如果在不知道会见对象的情况下就启程,德方将陷入被动的境地,“会沦为等待接见的请求者”。

德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周五(10月24日)表示,中方迄今只安排了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与中国外长王毅的会晤。但两人今年夏天在柏林刚刚举行过会晤。
评论文章随后写道,中国对德国外长瓦德富尔早已不满。他近期数次批评中国在破坏当前世界秩序。“虽然瓦德富尔的言论并没有什么新意,只是重申了德国政界长期以来的共识——即中国正在以咄咄逼人的手段寻求全球主导地位。……更令人感到新鲜的是中国的态度:其对台政策和方针日益强硬,但对批评的容忍度却在下降。显然,中国政府希望德国外长在获得北京方面的会谈承诺之前先行‘修正’其立场。这对德方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作者在最后说,德方近来一直在观察美中贸易战如何升级,以及欧洲如何因此遭殃。瓦德富尔肯定很清楚,在习近平与川普会晤并可能就稀土争端达成协议前,中国不会向欧洲做出任何让步。“因此,瓦德富尔现在不去中国,而是之后再进行访问,是更为妥当的。在此期间,双方可以通过电话进行沟通。届时,双方可以从容地讨论中方的关切事项——以及那些中国方面不愿听却萦绕欧洲心头的议题。”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张又侠“表情”成焦点 央视镜头暗语引热议 |
| 2 | 蔡霞惊曝:何卫东苗华落马真实内幕 |
| 3 |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
| 4 | 党指挥不动枪,枪也指挥不动党!蔡霞震撼爆 |
| 5 | 曹德旺辞职不足10天 这事就发生了 马云没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