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凶嫌背后数十年的创伤,“安倍遇刺案”首次开庭

www.creaders.net | 2025-10-28 09:19:48  风传媒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22年7月8日,可能是当代日本政治最重要的一天。奈良车站附近的一声枪响,不仅终结了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生命,对自民党、永田町、乃至于印太局势所引发的的冲击至今未歇。这起震惊全球的政治暗杀两年九个月后,奈良地方法院今天(28日)将举行首次公审。

45岁的凶嫌山上彻也将站上被告席,面对由六名国民法官与三名职业法官共同审理的世纪大审。这场审判不仅需要厘清山上个人的罪与罚,更将深刻检视日本宗教、政治与个人悲剧之间千丝万缕的纠葛。

奈良的悲剧瞬间

时间拉回到2022年7月8日,参议院大选前两天的周五上午。奈良市近铁大和西大寺车站前有三四百名听众聚集于此,想要一睹前首相安倍晋三(时年67岁)为自民党候选人站台的风采。安倍晋三在11点30分站上演说台,不过仅仅过了2分15秒,两声沉闷的枪响突然响起,从事后的影像看来,当时的第一枪并未击中要害,但仅隔数秒的第二枪,子弹从安倍身后贯穿其胸膛与颈部。这位日本宪政史上在任最久的首相,在众目睽睽之下应声倒地,鲜血迅速染红了白色衬衫。尽管医疗团队全力抢救,安倍仍于当日下午确认死亡。

在安倍倒地的混乱中,警方当场以杀人未遂罪嫌逮捕了站在安倍身后不远处的男子——山上彻也。他手中那把看似粗糙、用胶带缠绕的双管武器,竟是一把自制手枪。根据警方调查,山上彻也是在奈良市内的公寓参照网络影片,自行研磨火药、组装枪枝,竟然走上了刺杀前首相的极端道路,这一切所为何来、幕后有没有其他主使者,后续的搜查与日媒报道,揭开的是日本社会长久以来隐而不显的巨大疮疤。

山上彻也为何要杀害安倍?

“我本来想杀的是韩鹤子总裁。”根据关系人士透露,山上彻也在被捕后,冷静地向警方吐露了其最初的目标——世界和平统一家庭连合(旧称“统一教”)的最高领袖韩鹤子。随著奈良县警的深入调查,一个破碎家庭的悲剧轮廓逐渐清晰:山上的父亲自杀后,母亲将获得的死亡保险金、变卖家产所得,总计约一亿日圆的钜款,全数奉献给了统一教。这导致山上家道中落、生活陷入绝境,他的哥哥更因病厌世自杀,山上彻也本人则因为经济问题放弃大学学业。他将这一切都归咎于统一教,因为他认定自己的家庭与人生就是被统一教毁掉的。

山上曾计划在2019年韩鹤子访日时发动袭击,因为无法接近只好作罢。当新冠疫情阻断了韩鹤子再次来日的可能后,山上意外看到安倍晋三为统一教友好团体主办活动录制的一段视讯祝贺词。在山上彻也眼中,这段2021年9月的影片成了安倍晋三与统一教“有所关联”的铁证,并且萌生“既然无法杀掉教主,那就惩罚关系匪浅的有力支持者”的扭曲想法。于是,日本政坛最有权势的象征——安倍晋三,成了他复仇计划的最终目标。 

经过长达半年的精神鉴定,奈良地检署于2023年1月认定山上彻也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并以杀人罪及违反《铳刀法》(枪炮刀剑管制法)等罪名正式起诉;同年3月,再以违反《火药类取缔法》等五项罪名追加起诉,结束了长达八个月的侦查。

凶嫌背后数十年的创伤,“安倍遇刺案”首次开庭

2022年7月8日,日本男子山上彻也在刺杀前首相安倍晋三之后遭到警方压制。(美联社)

长达两年九个月的审前角力

虽然日本检方早在前年就正式起诉山上彻也,但是从起诉到首次开庭,竟耗费了将近三年的漫长时光。《朝日新闻》指出,由于这是一起被告已然认罪的“自白案件”,如此长的公判前整理手续(审前协商)极不寻常。关键在于检辩双方对于“统一教问题”在审判中应占据何种地位,存在著天壤之别的看法。

辩护律师团认为,若要做出正确的量刑判断,厘清教团对本案造成的影响是绝对必要的。山上的暗杀背后是长达数十年的家庭悲剧、经济压迫与心理创伤,是源自统一教的剥削式传教与高额献金。因此,辩方强烈要求传唤长年研究邪教问题的宗教学者,以及处理“灵感商法”受害案件的“全国灵感商法对策律师连络会”成员出庭作证,阐明山上犯案的深层动机与社会背景。

但检方却极力反对扩大争点,因为检察官认为山上彻也本人并未受到教团的“心灵控制”(mind control),他与教团的关系“极为薄弱”。因此,审判应聚焦于“杀害前首相”这一行为本身的恶质性,而非山上个人的生长背景。检方试图将此案定调为一场单纯的、计划周密的政治暗杀,而非一场由社会问题引发的悲剧。

这场不同法律观点的审前拉锯战,奈良地方法院最终做出裁决:批准辩方的请求,传唤宗教学者与律师作证。此一决定,被外界视为司法机关愿意正视案件背后复杂社会因素的积极信号。本案的审理将长达18次庭期,预计在2026年1月21日宣判。前东京高等法院法官、现任上智大学教授朝山芳史分析,对于被告不争执犯罪事实的“自白案件”,安排如此密集的庭期“相当罕见”,这也暗示了法院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深入调查犯案背景。

评论家藤田直哉肯定法院的选择,因为要是没有这么做,“在司法信赖已然动摇的今日,恐怕难以平息『政府与统一教挂勾、进而掩盖真相』的质疑声浪。尤其此案将在高市早苗首相的故乡奈良审理,国民正用最严格的眼光检视其中是否存在政治压力或者『忖度』(揣摩上意)。司法展现其逻辑、理性与公正,绝对是民主主义的基石。”

法政大学法学部教授河野有理则指出:“审前程序拖延近三年,已在社会上引发各种揣测与阴谋论。为了不再衍生更多谣言,将程序延宕的真实原因——即检辩双方对统一教影响的看法歧异——广泛告知大众,是极为可取的做法。”

前法官解析死刑、无期徒刑与裁判员的同情心

朝山芳史指出,现代刑事量刑的基础在于被告客观上“做了什么”。本案的起点是“杀害安倍晋三”这一重大结果,检方势必会主张,由于安倍的政治影响力,此案的犯行比一般杀人案更为恶质。然而量刑也需考量犯案动机与社会影响,日本最高法院在1983年“永山则夫案”后确立的死刑基准(俗称“永山基准”),杀害被害人的人数是首要考量。尽管杀害一人仍有判死可能,但极为罕见。朝山芳史强调,政治家的生命重量与常人相同,若因身分而加重其刑,也可能引发公平性的争议。

朝山芳史分析,由于安倍暗杀案牵扯出庞大的统一教问题,这正是国民法官制度可能发挥作用之处。因为国民法官制度导入后,杀人、性侵等案件量刑有加重趋向,但若被告处境堪怜,例如不堪长期照护压力而杀害亲属,刑度则有减轻的可能。因此朝山认为“山上彻也的悲惨遭遇,能否获得国民法官的同情,相当程度将左右最终量刑的刑度。”

意外曝光的自民党与统一教共生结构

山上彻也朝著安倍射出的子弹,不仅结束了自民党最大派阀领袖的生命,更意外地打开了日本政坛的“潘朵拉盒子”,让自民党与统一教长年以来盘根错节的共生关系,赤裸裸地暴露在阳光下。在安倍遇刺之后,日媒大量报道了自民党国会议员在选战时接受教团支援,统一教动员教友担任志工、购买政治献金餐券,自民党的政客甚至与教团签署形同“政策协定”的推荐确认书。

2022年9月,自民党在压力下公布内部调查,承认379名国会议员中,高达180人与教团有过接触。时任干事长茂木敏充虽坚称“党与教团没有组织性关系”,但已无法平息舆论。时任首相岸田文雄紧急下令,要求全党与教团“断绝关系”,并启动《宗教法人法》的“质询权”,对教团展开大规模调查。2023年10月,日本政府正式向东京地方法院请求下达“解散命令”。

然而自民党与教团的关系,远比想象中的更为根深蒂固。《朝日新闻》2023年12月以照片佐证,披露岸田文雄在担任自民党政调会长时,曾于2019年在党本部会见教团友好团体高层;2024年2月,时任文部科学大臣盛山正仁被爆出在2021年众院选举前,曾收受教团友好团体的“推荐状”,并接受其选举支援;《朝日新闻》更揭露安倍晋三在担任首相期间,曾于2013年参院选举前,在自民党总裁接待室密会当时的统一教日本会长,被认为是亲自确认选举支援事宜。

东京地方法院2025年3月裁定,统一教的行为“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巨大规模金钱损害”(认定自1980年代以来,对超过1500人造成约204亿日圆的损失),其存在“显著危害公共福祉”,因此下达解散命令。教团不服,已向东京高等法院提起抗告,预计2026年初会有结果。一旦解散命令确定,教团将失去宗教法人的法人格与税务优惠,其高达1136亿日圆(截至2022年3月)的资产将被清算,用以赔偿被害者。

而这一切的导火线——山上彻也的审判,将从10月28日的首次开庭起,历经检方举证(包括目击者自民党议员佐藤启、法医、警察等)、辩方举证(包括山上母亲、妹妹、宗教学者、律师等),以及对被告本人长达数日的讯问,最终在12月18日进行检方论告与辩方结辩,并于2026年1月21日迎来判决。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习真是心狠手辣!港媒披露.....
2 响亮!一高官女儿强力回应四中全会
3 台海很快出事?!新华社罕见发布
4 11艘大船驶向中国,北京释放不合作信号
5 铁证如山,一些中共高官要紧张了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