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墙内自媒体北极星哨评论文章:波罗的海边上的立陶宛,总人口不足 290 万,领土刚过 6 万平方公里,规模比不上中国一个省。可就是这个小国,近几年在对华关系上越闹越出格,不仅公开反对两岸统一,还在 2025 年 5 月彻底关上外交大门,把最后一位中国代办挡在机场外,成了欧盟首个没有中国外交官的首都。
立陶宛和中国 1991 年建交后,贸易、文化往来一直顺顺当当。转折点出在 2019 年,瑙塞达当选总统后,画风突变。他毫无证据就把中国列为 “潜在威胁”,逼着本国企业跟中资合作前先 “掂量风险”,还跟着西方炒作涉港涉疆议题,隔着万里挑中国内政的刺。中国多次通过外交渠道沟通,可立陶宛当局把退让当成了软弱,步步紧逼。
2021 年 7 月,立陶宛干了件突破底线的事,允许台湾当局设立 “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直接用 “台湾” 命名,打破了国际社会几十年的惯例。这可不是名字的小事,而是违反一个中国原则,把建交公报当废纸。
但是,立陶宛的代价很快就来了。中国从 2021 年底启动反制,暂停进口立陶宛的木材、奶制品和肉类。百年奶企杜格斯直接扛不住,之前 40% 的奶酪和黄油都销往中国,市场一断,仓库里的产品堆成了小山。整个乳制品行业一年损失超 1.2 亿欧元,加上木材、肉类出口下滑,全年经济损失直奔 3 亿欧元。更要命的是物流,以前每月 8 趟中欧班列停靠立陶宛考纳斯站,15 天就能到重庆,现在班列直接绕开,货物得先运到波兰转车,物流成本涨了 40%,2025 年甚至有 200 条闲置铁轨被拆成了废铁。

图为立陶宛维尔纽斯机场。(图取自facebook.com/VilniusAirportOfficial)
2022 到 2024 年,1300 多家立陶宛中小企业接连关门,其中 60% 是木材加工和食品出口企业,6 万多工人丢了饭碗。2025 年的数据更不乐观,失业率稳定在 6.6% 到 7.1%,是波罗的海三国最高;国家债务涨到 GDP 的 41.2%,人均负债超过 1.3 万欧元,比当地人均年收入还高。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早就把它的评级展望调成 “负面”,警告财政赤字还会扩大。
说到底,一个中国原则不是讨价还价的筹码,而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小国想在大国博弈中刷存在感,终究得靠脚踏实地的发展。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再也藏不住了 杨兰兰护照曝光 |
| 2 | 震撼细节!远亲王这待遇 是故意给习看的 |
| 3 | 座谈会上:习近平谈“忠君”刘源表情“亮” |
| 4 | 上海小夫妻“禁欲”生活大曝光 |
| 5 | 血管堵塞“油不是真凶” 真凶每天在餐桌微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