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言论持续发酵,中国与日本矛盾在政经文化等领域全方位外溢,给韩国总统李在明政府以韩美日合作为轴心,同时改善对华关系的外交基调带来新的压力。
舆论认为,中日摩擦或为韩国带来旅游等领域的“反射利益”,但也担心韩国可能在大国竞争中面临“引火上身”的风险。
中国媒体澎湃新闻上周四(11月20日)报道引述旅游平台“DAST”数据称,截至11月18日,飞往日本的航班上座率较前一周下降12.3%,乘客人数减少10.8%,机票取消率升至13.4%,显示中国赴日需求明显降温。在这背景下,韩国成为中国游客的主要替代地。
中日向韩释放“拉拢信号”
随着矛盾升级,中日两国也分别向韩国释放“拉拢信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7日就韩日长期争议的独岛(日本称竹岛)问题罕见发表强硬表态,批评日方近期多项恶劣言行引发周边国家警惕与不满,敦促日本深刻反省侵略历史。这一发言被普遍视为向韩国释出的友好姿态,并在外界形成韩中在对日议题上出现共识的印象。
相反,日本在美日同盟框架内不断强调韩美日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美国将驻韩美军的战略功能延伸至“台湾有事”情境后,日本更希望韩国在区域安保中扮演更明确角色。
韩国《东亚日报》21日以《中日矛盾:夹在“鲸鱼之争”中的韩国》为题发表评论指出,李在明政府上任后强调“实用外交”,努力修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通过庆州首脑会谈,韩中关系从尹锡悦政府时期的低点明显回升。韩日关系也通过恢复穿梭外交趋于稳定。
然而,上个月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上仍展现合作姿态的中日领导人,会后却迅速走向激烈对立,使韩半岛周边局势再次升温。
评论分析称,李在明政府原本试图以“巩固韩美传统安保、深化对华经贸、缓和韩日矛盾、强化经济安全”为支点,构建兼顾安全与经济的均衡外交结构。但随着中日冲突急剧扩大,这一精密平衡正面临严峻挑战,韩国在大国博弈间的外交空间愈发收紧。
10月31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韩国庆州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前握手。 (路透社)
专家:韩须维持原则性中立
专家警告,台湾问题对韩国同样是敏感的烫手山芋,一旦被迫选边,可能引发难以承受的外交后果。
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梁甲龙表示,韩国需保持低调战略,避免因试图利用矛盾而承受反噬风险。
亚洲大学金兴圭也强调,韩国不宜卷入大国博弈,韩日与韩中的结构不同,更需谨慎。
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黄在浩指出,韩中日三边关系从未同时良好,韩国此刻更应保持战略克制。
专家普遍认为,韩国必须维持原则性中立,以国家利益为中心分别管理韩日、韩中关系;在维持韩美日合作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对华刺激,从而稳健推进实用外交。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倒退最快国家:从全球第六到穷国,只用了五 |
| 2 | 又一大国介入台海,专机离华,撂下三句话 |
| 3 |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他比美国还嚣张 |
| 4 | 日本政府罕见公开1真实资料 狠打脸中共 |
| 5 | 民意汹汹,川普改口了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