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声称自主研发的大飞机C919在5月5日就已试飞成功。面对中国政府对其发出的一边倒的赞誉评价,外界在经过具体分析后提出了质疑。
但同时,国产化程度偏低,未能取得国际航空飞行许可等课题也必须正视。中国政府恰恰在这方面,表现出避重就轻、甚至刻意回避的认识误区。
实际上,正如执行C919试飞的人员所述,操作该机首飞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一次行动。机上5人全部身穿救生衣、背上了降落伞和头盔执行的这次任务,侧面反映出中国大飞机项目匆忙应对政府进度要求进行试飞的苦衷。
试飞结束后,中国政府高调宣布,未来世界客机市场将进入“ABC”时代,即空客(Airbus)的“A”、波音(Boeing)的“B”,还有就是中国大飞机(Chinaair)的“C”。
但真实的现状,是中国大飞机的核心零部件,如“引擎”等均完全来自进口,甚至外界有“C919除了外壳全部采用进口部件”的说法爆出,为中国政府宣传的C919为中国独立自主产品的说法带来极大质疑。
除了尚不具备真正生产大型客机的技术实力,没有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或者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认证的C919,不具备国际航线运行资质,而且这一认证的取得上,中国至今未能确定何时获得考核规划,使得相关资质的取得,至少目前看来依然显得遥遥无期。
对此,已有声音认为C919的现状,更像是中国政府一个最高级别的“政绩工程”。试飞成功后所宣扬的已被世界23个企业订购570架的骄人“业绩”,也由于基本是来自中国国内航空公司被动接受政府指派的结果,而显得虚有其表、夸大其词。
再有,虽然在大型客机领域,C919是中国的首个产品,中国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生产的民用小飞机“新舟60”(MA60)已在10多年里,广泛销售到中南美洲和非洲。但不得不承认,新舟60因其极为频繁的故障率而声名狼藉,甚至有“空中棺材”的恶名。
因此,如果不能正视技术短板、以及过往在航空领域中客机产品的问题和形象,只是一味地自我讴歌和闭目塞听,以3年后实现国际飞行、行销全球为目标的C919,将只能停留于尴尬的宣传泡沫中。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
| 2 | “大崩盘即将开始” |
| 3 | 住五星饭店 4天召妓40人 他的荒淫行径曝 |
| 4 | 石破天惊的两分钟外交:高市害得习近平“尿 |
| 5 | 第一名在中国 全球50最佳酒店公布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