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顶商人”许文龙:在大陆何去何从?
【万维读者网】万维读者网记者江皓综合报道:上个月人民日报海外版点名指出:对于在大陆赚钱又回到台湾支持“台独”的"绿色"台商,我们是不欢迎的。谈起“绿色”台商,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许文龙。他的奇美集团在大陆发了大财,但同时他又是台湾企业界公认的“独派大佬”。
有评论指出,国台办这次少见的表态,意味着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实际行动,打击经济领域内的“台独”势力,对两岸政治经贸往来互动影响深远。而许文龙及其在大陆主要的投资项目江苏镇江奇美公司,无疑首当其冲成为关注的焦点。
奇美从大陆飞跃
外滩画报报道,作为镇江十大台资企业之一的镇江奇美,2003年公司盈利30亿元,上缴利税5.45亿元,在整个镇江市排名第二,而从建成投产的1998年到2002年,奇美上缴的利税在镇江地区都是第一位的。
奇美,在镇江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奇美6年前进入镇江,目前总投资1.7亿美元。据镇江奇美的网页显示,该石化项目共分六期建设,总投资将达6亿美元,建成投产后,将形成10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工程塑料生产基地。
对于如此大规模投资所带来的利润,总经理柯进春守口如瓶:“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达到了董事会的要求。”
10年前,奇美作为岛内石化业登陆的第一家,先后在大陆合资设立了20多家小型塑胶原料厂。由于台当局的种种限制,奇美在大陆投资大型工厂却一直不顺。
1994年,许文龙在广东省投资3000万美元设立化工厂,成为台湾厂商在大陆最大的投资案。其破纪录的金额,以及对上、下游的影响,甚至在台湾掀起了一场有关“是否会引发外移效应,造成台湾产业空洞化危机”的大讨论。
3年后,奇美落户镇江,1998年开始投产的PS(聚苯乙烯)厂,使其PS总产量提高了近一倍,直冲70万吨,也令奇美的世界排名由原来的第7跃升至第4;而ABS厂则于2000年六七月左右开始量产,年产量12.5万吨。可以说,正是依靠祖国大陆的广阔市场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奇美才完成了自身飞跃式的发展。
今天的奇美不平静
“镇江奇美”可能是最近镇江最热的话题了,然而谈论似乎也仅限于私下。 6月10日,镇江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张主任告诉记者,“奇美”两个字最好不要提,太敏感了。在镇江市政府,问起奇美的情况,大家也只是相视一笑。
镇江市外经贸局副局长杭祖安刚刚从印度考察回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奇美企业来说,很平静,奇美生产等一切照常。”
今天的奇美果真如此平静吗?快60岁的任老汉是奇美附近任湾的村民,自奇美建厂开始他就在厂对门摆了一个修车摊。任老汉告诉记者,以前韩峰路上几乎停满了到奇美提货的车辆,这段日子却很少有车来。他的修车生意也清淡了许多,“好的时候可以赚六七百一个月,现在有个两三百就不错了。”任老汉叹了口气,“都是他们老板搞台独给闹的!”
路边停了一辆集装箱车,一个司机赤膊躺在驾驶室里,另一个蹲在树荫下乘凉。乘凉的郑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来自辽宁本溪一家生产一次性打火机的厂家,此刻正等着从国亨提货。“原来我们也用过奇美的货,现在改用国亨的了。”
镇江奇美业务经理赵森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这次国台办的明确表态给这个企业“带来压力”,整个厂的形象和经营都因此受到微妙的影响。
此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公开点名后,在台北股市上奇美电股连续下跌6天。从近期的每股高点73.5元跌到每股61元,下跌18.36%。
镇江当地的银行已经停止对镇江奇美贷款,并按月从其利润中收回,涉及金额每年应在上千万元。
奇美宁波液晶模块项目叫停
经济观察报报道,6月10日,记者向宁波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柴利达了解台湾奇美电子投资液晶后段模块项目,柴一听及奇美非常警觉,断然称与奇美“没有关系”,随后挂断电话。
事实上,据记者获悉,奇美在大陆的投资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宁波液晶模块项目。 奇美先前与宁波当地政府多次沟通,但该项目如今被叫停。
活跃在江浙地区的广大台商并未受到“许文龙事件”的影响。一位接受采访的台商认为,“内地液晶后段模块工厂已有多家,奇美来得较晚,少奇美一个对大陆液晶产业影响不大”。出生于台湾的苏州国芯首席专家萧鹏说:“在苏州做生意的台商其实对台独都蛮痛恨的。”
此前发生的“许文龙事件”,凸显出台湾当局的政策在束缚着两岸的经贸发展,这种内耗损害的是两岸经济界的共同利益,也使奇美电子在台湾“面板五虎”的未来发展中陷入落后境地。
许文龙接连卸下董事长等职
身为奇美实业公司和电子公司董事长的许文龙,继上月请辞奇美实业董事长之职后,15日再度请辞奇美电子董事长之职,新接任奇美电子董事长的人选为廖锦祥。此外,奇美再三澄清,许文龙言论不能代表该公司立场。
据台湾媒体报道,奇美电子董事会今日举行改选会,许文龙虽卸下董事长之职,但仍任董事。廖锦祥在随后的记者会上强调称,许文龙的卸任和政治无关。
据了解,5月中旬时,奇美集团董事长之职已由副董事长廖锦祥接任,许文龙则转任集团总裁,据说该公司对此项人事布局态度极为低调。
绿色台商在大陆处境越显困难
中国时报六月十六日引述北京权威消息人士表示,前奇美集团董事长许文龙在选举期间带了四十几个人去替陈水扁站台,是很明确以实际的行动去支持台独,这种支持台独的企业以后在大陆不会很自在,其处境也会越来越困难。
自大陆国台办于五月底记者会上表示不欢迎搞台独的台商企业到大陆投资后,有关大陆将对所谓「绿色企业」进行制裁的传闻甚嚣尘上,也让许多台商极为困扰。涉台人士郑重指出,国台办的声明主要是针对搞台独的台商,而这部分台商在应该极为少数,所谓「台独台商」并不等于「绿色台商」。
这名人士表示,所谓「绿色台商」的提法很有争议,因为在大陆来看,「绿」的定义本身就很复杂,「泛绿」支持者并不就是真正的「独」。他强调,大陆不欢迎的是台独台商,因为从感情上来讲,大陆对台资企业不仅提供贷款、土地以及税率上的诸多优惠政策,同时还必须承受着两岸往来巨大的贸易逆差,但台独企业却拿着在大陆赚的钱,回台湾搞台独活动。他认为,将心比心,好比请人来家里作客,客人大吃一顿回家后,又拿棍子打了主人一棒,要大陆作何感想?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