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两岸军事失衡台湾或发展核武?

www.creaders.net | 2004-07-23 17:02:57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美国学者米德伟(Derek Mitchell)在本周出版的一本新书中指出,如果台海两岸军事失衡的情况愈来愈严重,而且美国对台湾的保护能力不足时,台湾是有能力再制造核子武器以吓阻中国的武力进犯。




多维社报导,由数位华府知名学者联合出版的「核武触点:国家重新思考核武选项的理由」一书,将日本、南韩和台湾视为亚洲三个具有核武制造能力的国家。其中有关台湾核武的文章是由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米德伟执笔。

自由时报引述米德伟表示,受到中国研发核武及美国转变外交承认的刺激,台湾从一九六○年代开始透过清华大学、中科院和原能会开始研发核武,但两度在美国和国际原子能委员会的压力下终止核武的研发。蒋经国曾在一九七六年向美国保证不会进行核废料再处理的活动,但是研制过程并未终止。直到一九八七年张宪义潜逃到美国提供大量机密资料给美方,李登辉才在美方压力下写信给雷根总统,保证台湾会终止相关计画并撤走核子反应炉。

米德伟指出,今天外界对台湾制造核武的能力有不同猜测,有人认为,虽然台湾失去了设备和研究人才,但是停止发展完全是美方的压力,所以台湾若有意愿发展核武,可以在一、两年内办到。

不过米德伟分析,台湾要发展核武有几个实际障碍:一是相关设施已撤除;二是研发人员和主要决策者已凋零,年轻人对这种工作不感兴趣。而且从一九九六年起,台湾受到国际监控的已不仅是核武原料,还包括核能相关活动。他认为,台湾要不要发展核武,最重要的是政治意志,而限制台湾发展核武的关键因素也是政治的,而非技术的。

他表示,台湾今天的民主透明度和蒋家主政时不同,事关核武的秘密决策很难不对外泄漏,而且军事高级将领仍以外省籍居多,他们可能反对民进党政府发展核武以招致中国的军事攻击。事实上,现在执政的民进党政府是公开反核的。此外,美国和日本的反对也是重要阻力。

美国现在是台湾唯一的外来保护力量,发展核武不但会受到美国反对,而且最终可能失去美国的支持。日本对台湾的防卫也愈来愈支持,但日本传统上反核,所以台湾也不会冒着得罪日本的风险私自发展核武。虽然主客观条件显示台湾现在不会发展核武,不过米德伟认为,一旦台湾不再相信美国可以提供足够的军事保护时,发展核武是有可能的。

中国时报报导说,台湾政府自前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长张宪义叛逃后,曾多次公开宣示台湾不发展、不制造核武的政策,前国防部长汤曜明任内,还曾特别在立法院说明我国对核武的基本立场,并坚持核武「五不政策」,即不发展、不生产、不取得、不储存、不使用核子武器。此外,陈水扁任内,也曾公开宣示台湾不发展核武的方向。

张宪义事件前,有关台湾发展核武传闻相当多,连季辛吉于回忆录中亦称,一九七四年美「撤离在台湾所有核子武器」。直到今天,台湾始终被列为有能力发展核武的国家之一。

有关台湾早年发展核武情事,除了张宪义事件,国防部依档案法公开五十年代国军极机密档案中,显示六十年代国军曾与美军研拟计画,使用金门的八寸炮向厦门发射战术核子弹,攻击中共炮兵、船团、战备集运地,并规画使用太武山东北坑道储存核子弹,最后因美态度保留,未将核子弹运交国军,全案归档。

另据报导,曾经待在中山科学院二十几年、参与台湾核武发展的相关人士指出,不管是弹道飞弹或者核子武器,以台湾的人力与技术,要制造核子飞弹不是问题,最大阻碍来自于原料与设备的取得,例如制造核子弹的铀元素,都是美国等发展核武国家的管制品,要取得相当困难。

他指出,当年蒋中正知道大陆进行核子试爆后,深受刺激,随即指示相关单位着手发展核武,包括中山科学研究院、中正理工学院、清大核工所等相关学术单位相继成立。

以中科院来说,由于核弹牵涉的技术层面相当广,除铀的提炼外,还牵涉到载具(火箭),以及载具的控制与推进,而中科院的四个研究所:核研所、火箭所、电子研究所、化学所陆续成立,为台湾培养出相关人才。

这位曾参与计画的人士指出,一九八八年元月,中科院爆发核研所副所长张宪义叛逃事件,在此之前,台湾即有制造核武的能力,当年的相关人才,至今仍在,因此,只要有原料及设备,台湾制造核弹不是问题。

「原料及设备取得才是最大难题」,这位人士表示,张宪义叛逃前,透过核研所内的重水式反应炉,可从天然铀中提炼出核弹中的重要元素钸239。但是,张宪义叛逃之后,核研所内的重水式反应炉已经被封死,但制造重水式反应炉的材料必须从国外进口,这些材料都是管制品,出口要取得核可。

此外,铀的取得也是难题之一,目前仅有南非、俄罗斯等地方生产铀矿,若要发展核武,必须取得铀,但现况是「有钱买不到」。至于核一至核三厂,因为是轻水式反应炉,不可能提炼出钸239。

这位人士表示,中山科学院的第二至第四所,研究范围涵盖火箭的导引、控制、燃料,等于是发展长程弹道飞弹的团队,台湾的人力与技术并不缺乏,问题是台湾没有火箭发射场,美国也不准台湾建,且目前火箭大都采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动力,但制造装载固体燃料的设备也被列为管制品,台湾也无法取得。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