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陆委会被裁并 蔡英文问:是怎么回事?

www.creaders.net | 2004-09-13 08:55:19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据台湾媒体报道,「陆委会」「提升」到「行政院」本部,连日引发各界讨论,「陆委会」内部也出现「看不懂」的质疑,希望这个结果并未「三审定谳」,还有重新考量的空间。据了解,昨日,连前「陆委会」主委蔡英文都致电旧属关切,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行政院」组织改造方向九月七日晚间定案,而「陆委会」一级主管是在当天下午主委吴钊燮召集的会议中,才获知将被裁并。当吴钊燮被问到事前是否参与这项决策,他回答:「事前有被『告知』。」


据悉,吴钊燮被「告知」的时间也不过在此前一天,出面为「提升层级」说辩护两天后,九日,吴钊燮才向「总统府」探询府院对本案决策思维和过程。


对「提升」案决策过程的疑问,持续在「陆委会」内发酵,官员们戏称:「一直以为陆委会将来要并蒙藏会,看报纸才知道,连「陆委会」也不见了。」海基会也来挖苦:「本来预期海基会会先关门,没想到是「陆委会」先打烊。」据透露,蔡英文读过相关报导,也得到陆委会好象「生死未卜」印象。


研考会说明美国政府也有「办公室」(office)的编制,但「陆委会」有人指出,其实美国的office都是有独立性格的单位,相当于我们的「署」或「局」,例如Office of the U.S.Trade Representative是「美国贸易代表署」,U.S.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是「美国商标局」,若可模拟,难道放在院本部的对陆办仍维持相当于一个部会的规模?


多数「陆委会」高层官员只能以「正面思考」看待,但正在做事后评估,尝试?A清要达成这个目标可能遇到什么问题。例如:提升到院本部,究竟能提高决策效率,或反而压缩了决策过程所需的纵深?「陆委会」所辖的驻港、驻澳机构如何安排?虽然各部会都应有对两岸事务的思考,但「陆委会」制定总体政策与协调、控管的角色能被取代吗?舆论和对岸又将如何解读?


官员指出,「立法院」六月通过的「中央行政机关组织基准法」规定「行政院」十三部四会,「行政院」三个月内就应提出组织改造方案,「时间真的很短,来不及征询「陆委会」,可以谅解;但「陆委会」现在有必要点出问题,并探讨问题能不能因「提升」而解决。「或者最后会发现这个目标不要设比较好,我们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官员说,如果在「行政院」来不及调整,送到「立法院」后也还有机会,「我们还没向命运屈服。」
   0


热门专题
1
AI
6
万维专栏
11
以哈战争
2
大S
7
洛杉矶大火
12
巴黎奥运
3
川普
8
叙利亚
13
三中全会
4
俄乌战争
9
苗华被抓
14
中共两会
5
中美冷战
10
美国大选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