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岛内政权趋稳 陈水扁挑衅日益升级

www.creaders.net | 2004-09-17 16:47:22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陈水扁近日与联合国记者协会首次在联大召开之际高调举行视讯采访,大打悲情,为台湾加入联合国争取同情票,但仍然没能逃脱失败的下场。





香港大公报报道,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灿荣教授就此作出评论,指出陈水扁在岛内政权已经渐趋稳定的情况下,一方面开始为年底的「立法院」选举活动,同时也再次高调显现其「台独」的本质。


在是次视讯采访活动中,陈水扁言必称台湾,利用国际上普适的民主自由价值观为「台独」的特殊利益粉饰,大打悲情。台湾所谓十五个「友邦」更是首次弃用「中华民国」的称谓,直接用「台湾」作简称,无疑是台湾当局寻求法理「台独」的关键一步。联系游锡?在美国煽动中美仇视,刻意凸显「台湾」简称;陈水扁称「中华民国」的最好简称是「台湾」;陈水扁点名吴淑珍作为台湾残奥会代表团团长出访雅典等系列动作,这些都表明了陈水扁的「台独」活动已经达到了一个高潮。


「台独」渐成系统工程 


金灿荣预见陈水扁今后对大陆的挑衅还会不断增加。他指出,「五·一七声明」给陈水扁指出了阳关道和独木桥两条路,现在看来,陈水扁已经开始玩玄的,誓死要走「台独」一条路。


金灿荣认为陈水扁「台独」走向已经渐成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多方面对大陆的挑衅,在联合国制造麻烦只是其中之一。在台湾内部,去中国化动作已经进入新阶段,「台湾」已经逐渐取代「中华民国」的正统称谓,煽动台湾民众仇视大陆的情绪,岛内本土化意识日益凸显。长远来看,两岸融合难度会更大。从国际空间来说,千方百计寻求「外交突破」,比如利用奥运会造势等等。从军事角度来说,大幅提高军购,加强与美国、日本的军事联系,并动员民众备战,提出新的决战境外的进攻性战略,包括扬言打击大陆三峡大坝都属于这种战略主导意识的集中体现。


由于陈水扁「台独」步伐有系统性,金灿荣认为,大陆也应该提出系统反「台独」工程针锋相对。「五·一七声明」只是大陆以往对台政策的延续,并没有提高到系统工程的层面。


谋求统一不图冒进


北京学者认为,解决台湾问题,说到底不是有没有决心的问题,是国力问题,是能力主导问题。所以,趁着台海和平能稳定,加快大陆自身的发展和崛起,这才是中共选择的道路。虽然大陆内部主战力量日益增强,但对于中共高层来说,战争在现阶段并不是理想的选择,须尽量避免。


但是,这种战略选择只限于未来几年内,过十年、二十年,等大陆真正崛起了,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问题是「台独」势力等不及。危险的是「台独」急干派很着急,他们在内部发展和政策改进上已经迫不及待。尤其是其中的极端分子,他们已成寻求一战,出现了所谓「台独」时间表。


所以,可以预见陈水扁未来几年的挑衅会越来越多。


著名台湾问题专家李家泉最担心的是,目前两岸关系的现状是只存在法理上的「一中」,这包括台湾「宪法」将中国大陆领土包括在内,大陆当局也将台湾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域纳入版图。所以,如果陈水扁一旦在新「宪法」中将行政区域缩减至台、澎、金、马地区,两岸法理「一中」的现状将被打破。所以大陆的底线是「台独」是否要通过制定「新宪法」实现法理「台独」。而保持高压态势,造成岛内持续紧张是中共对台决策者较为明智的选择。


对台决策需大眼光


怎么维持现状?这是大陆面临的最大问题。大陆在「台独」问题上与美国寻求到比较接近的立场。只要美国不走出支持「台独」的最终一步,陈水扁就没有任何前途。


金灿荣认为,对大陆来说,首先对台决策需要有大眼光,有系统工程观。要把大陆内部的民意压力告诉国际社会。国际社会目前比较关注台湾民意,而对大陆民意倾向于比较自然的忽视。


其次要注意内部的协调,大陆在体制上存在强于控制,弱于协调的问题。内部要加强协调,政府各部门要主动与民众沟通,甚至应该进行全国大讨论。否则一些相对封闭的决策不会受到民众的接受。


最后,政策的实效性还需要加强。


中共新领导层主政两年来的实践表明,中共对台政策仍给人感觉模糊,除了「两手论」外,还很难看清高层的真实意图。有分析人士指出,大陆对台湾问题目前存在四大困惑:


第一,领导层意识到台湾问题必须解决,但短期内又无法解决,所以造成一种拖的心理。有激进的学者甚至认为,最高领导层对台湾问题的关注是三心二意的。这是具体从事涉台研究的人士的一大困惑,也造成中共决策困境。


第二,民众对台湾问题的压力日益上升,意见出现很大分歧。从调研结果来看,大部分利益观念不大的民众现在越来越气愤,但长江以南、福建沿海一带也有一种新的思路在发展,就是逐步能够容忍「台独」。所以,应该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否则决策不妥,大陆内部会出现混乱。


第三,大陆受内部社会矛盾、军事上的限制,成为最高决策层犹豫的因素。大陆的体制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结构,通过信息的分割显示等级的不同。越到上层,负面信息越多,内部的牵制也越多,造成领导人信心不够,拖一天是一天的思路。


第四,目前中国领导层百分之八十五的部级领导的子女都在美国,这部分领导真是没有解决台湾问题的意愿,能拖一天是一天,以为等中国崛起了,问题就自然解决了,实不知别人的砝码也会加重。这是最危险的地方。


北京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正在召开的中共四中全会,将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作为主要议题。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也集中体现中共执政能力。所以说,执政不仅要使民富国强,台湾问题也是关键。
   0


热门专题
1
AI
6
万维专栏
11
以哈战争
2
大S
7
洛杉矶大火
12
巴黎奥运
3
川普
8
叙利亚
13
三中全会
4
俄乌战争
9
苗华被抓
14
中共两会
5
中美冷战
10
美国大选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