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退而求其次,陈水扁要帮北京戴好假面具

www.creaders.net | 2004-10-12 12:04:32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陈水扁宣传多时的国庆日重大讲话,原本据称是要释放善意,但可能却因为揭穿了北京这几年对台独无能为力,反而会弄巧成拙,引起大陆方面在心理上的恼羞成怒。






  简单说,陈水扁自许的善意是,他已经不再要求北京正式承认台湾独立,退而求其次,只希望北京秉持1992年时所谓“搁置争议”的精神,对台独默许就够了。可是,这几年北京的底线节节败退,不就一直在默许吗?陈水扁为什么要直接说出来,让北京毫无颜面?就好像陈水扁把北京那副一个中国的假面具扯下来,再表示好意要帮北京戴回去。


突破性的激进台独表述

  在这次谈话中,陈水扁提出了至少两个全新的说法,藉以论证了台湾独立的地位:首先,他说台湾为原住民、客家与福佬的原乡,这可是他第一次这么明白地在族群渊源上宣告切断与中国的关系;

  其次,他说台湾国的面积3万6000平方公里,这又是他第一次这样具体明确地否定宪法对中华民国固有疆域的规定。这两个说法,分别在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积极地突破过去在文化与疆域两方面对台独的限制。

  值得探究的是,陈水扁既然知道北京是反对台独的,那么他为什么那么有信心,认为自己如此激进的台独宣告,会对北京是一种善意呢?

  陈水扁的信心来自于他对于1992年香港会谈的理解。在北京的纪录里,1992年香港会谈的前提,是台北官方以口头与书面两种方式,表达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此之谓九二共识。

  不过,民进党政府的诠释迥然不同,认为台北当时所表述的立场,是台北片面的表述。至于北京的认可,也是北京片面的认可,亦即双方从来没有一起签署过任何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文件,也就不可能有一个中国的共识。双方不签的原因恰恰是,对于一个中国的内涵有歧见,因此实事求是地同意各自表述。民进党政府辩称,1992年如果有所谓的共识,那就是大家同意搁置争议的共识。


陈水扁的信心与善意

  双十节当天,陈水扁在创意宣告台湾领土疆域与族群渊源独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后,特别提到要以1992年的香港会谈为基础,来推动两岸和平交往。

  在他的想法里,近几年大家谈不拢,或甚至不能重新启动谈判过程,是因为主权问题有分歧,那只要今天能再度采取当年搁置争议的态度,也就是台北不再锱铢必较地非要北京在协商中承认台湾独立的身份不可,这不是一种莫大的让步吗?

  台北的独立身份由台北片面宣告即可,就像在1992年时一样,台北对一个中国的看法,由台北片面宣告就可以了。既然在1992年北京能容忍台北对大陆以外的人讲,中华民国不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今天当然也就可以容忍台北对大陆以外的人讲,台湾独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

  陈水扁的信心却可能弄巧成拙,因为过去十年来,北京对于台北在文化上去中华文化,法律上去中华民国,政治上去中国国民党,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除了在口头上偶尔虚张声势,以便维持颜面之外,也只能默许形势发展下去。

  现在陈水扁竟然直接把话挑明:让我们搁置争议,我不对你讲台独,你也不必认可我台独,即使这样委屈我,我还是愿意同你谈和。陈水扁的无心之失在于,他几乎像是在嘲笑北京--既然你拿我没办法,那我来帮你化解,就让我假装我还没独立,那你只要肯默许不出声,就可以掌握机遇,和平崛起。

强化台独的善意

  陈水扁这种姿态,与其说是善意,不如说是揭发,因为北京目前在做的,就是不断说服自己,台湾还不算独立,如此才有藉口逃避统一问题的迫切性。就好像台独威胁不大,所以还没必要采取大惊小怪的措施。

  陈水扁的善意有个前提,那就是他必须对内不断宣传台湾独立。他破天荒地突破宪法规定来重划领土疆域,已经等于在昭告推动制宪的立场。他这样强化台独之后,竟又不再逼迫北京承认台独,似乎是更显得有诚意。

  但北京则因为他对内更激进的台独路线,使自己无能为力的窘境益发难以遮掩,这种形势愈演愈烈,陈水扁还说要来一起帮忙遮掩,如此而造成北京恼羞成怒的程度,恐怕比对台独讨厌的程度还要高。
   0


热门专题
1
AI
6
万维专栏
11
以哈战争
2
大S
7
洛杉矶大火
12
巴黎奥运
3
川普
8
叙利亚
13
三中全会
4
俄乌战争
9
苗华被抓
14
中共两会
5
中美冷战
10
美国大选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