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赞叹陈水扁「选举天才」
【万维读者网】台湾总统陈水扁连续抛出「柔性政变」与「更改党徽」等诉求,核心幕僚十一月二十二日指出,相关议题是这次选举大战略的一环,目的在凸显泛蓝阵营党国不分的政党本质,唯有促成泛绿过半,台湾才能自此种旧遗毒中解脱,迈向一个真正正常进步的国家。
相关幕僚表示,在选举场合上公开要求国民党限时修改党徽,这个议题并非辅选幕僚们脑力激汤的产物,而是陈水扁自己的构想。
自由时报报导说,上周三,陈水扁与幕僚开会研商时,主动提出国民党党徽和中华民国国徽混淆使用的情况,认为这种现象不该再继续默认下去,应成为下一波选战讨论的重要议题。
当天陈水扁提议时,当场还自己准备了他与多人签名的「中华奥会会旗梅花旗」合照,做为说明的证据,让在场的幕僚「自叹不如」,「不得不承认阿扁果然是一位选举的天才」。
幕僚认为,此举有一定的正当性,毕竟当初国民党领导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的时期,确有党国难以分家的现象,在今日民主体制之下,陈水扁拿出陆、海、空三军总司令部的徽章来质疑到底上面的标志是国徽还是党徽?在军队国家化成为普遍价值的社会中,确能凸显其中的严肃问题。
相关幕僚也说,陈水扁担任立委时,就曾经针对党徽国徽混淆现象提出质询。因此这是他始终关注的不合时宜现象。幕僚指出,不论是改党徽,或先前的柔性政变,国产变成党产,都是大战略的一环,总统循序有节奏地抛出,为的就是要提醒民众,泛蓝过半则党国不分势将延续,因此选民须给泛绿一次机会,才有改革的希望。
台湾日报引述民进党团表示,国民党以为将党徽放到国旗里是多么光荣,但其实是对国家的污辱,共产党也未将党的符号置于中国的国旗,「国民党连共产党都不如」。台联也表示,陈水扁抛出国徽议题,意味着间接呼应台联的正名、制宪主张,台联认为此举对泛绿选情将有实质帮助。独派团体则认为,政府根本不用要求国民党修改党徽,应该直接改国徽、国旗,落实台湾正名。
民进党团干事长李俊毅表示,陈水扁的目的是保护国徽不受滥用、仿冒、混浠,禁止政党将国徽做为图腾。他说,全世界只有国民党将政党的图腾置于国徽中,国民党以为将党徽放到国旗里,是多么光荣的事,但其实是对国家的污辱,也是政党的堕落。
台湾日报林朝亿的文章分析,继「柔性政变」说一出炉,陈水扁「国徽、党徽」论接着出手,打得泛蓝心烦意乱,口不择言。其实,扁要的就是泛蓝的这种激情演出,刺激一下他们,好让国民党更「新党化」一点,以降低他们吸收浅蓝、中间选民的得票率。二十一日晚间,陈水扁在桃园晚会的「演出」相当经典。
分析说,这个「党徽、国徽」的点子,就是他自己想到的。甚至早在1993年立委陈水扁就曾在立法院呛声,民进党若成为国会多数党,一定会修订国旗法及政党法,要国民党「改商标」。而在一九九八年他担任台北市长任内,也曾把仁爱路圆环象徵国民党党徽12道光芒形状的槽化岛拆掉四个。「党徽与国徽」的议题,一路走来,与扁自是长相左右。
中国时报则报导,国民党党史馆二十二日调出相关党史资料,证明国徽与党徽乃系出同门。同样源自一八九五年,由革命先烈陆皓东手绘的青天白日革命旗。如果从着作权的角度看,党徽的产生远比国徽要早。
党史馆主任邵铭煌表示,党徽与国徽都是国民党的智慧财产权,国徽与党徽有其渊源,这是历史存在的事实应予以尊重。邵铭煌指出,若没有党旗做号召,就不会有中华民国的存在。国徽与党徽都是在一九二八年时制定,当时北伐统一,国民党变成执政党,两者可说是完全相同。直到一九五四年,「中华民国国徽国旗法」公布施行后,国徽和党徽才有明显区隔。
邵铭煌指出,国徽与国旗的演变史有三个重要转捩点:西元一八九五年,国父创立兴中会,第二年国父在广州发动首次革命,而在革命前必须要有一面旗帜做为革命的号召,所以才由陆皓东设计出青天白日革命旗,当时即有青天白日和十二道光芒。国父也曾于一九一○年,在伦敦以铅笔手绘青天白日旗的图样在明信片上,送给国民党大老吴稚晖。
邵铭煌说,一九○六年国父革命时期,继续沿用革命旗,不过国父认为有革命同志为革命流血,所以加入「满地红」,象徵烈士的鲜血,这时国旗大致有了全貌;不过并没有在中华民国成立后立刻成为国旗,民国元年,另外设计五色旗为国旗,直到十三年,才由国民党决定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
邵铭煌说,青天白日旗一度先作为海军的军旗,直到民国十七年北伐统一全国后,该年十二月确定改国旗为「青天白日满地红」,「青天白日」改为国徽,到台湾来之后更进一步规定国徽的样式。
邵铭煌质疑,陈水扁改国徽、党徽的说法,虽然是为了选举所提出的话题,但这等于间接不尊敬国旗;就好像台湾也有与陈水扁同名同姓者,但陈水扁不喜欢其他人名字也叫「陈水扁」,于是下令修法不准其他人也叫「陈水扁」,这是一样的道理。
陈水扁总统在造势场合要求国、亲两党裁撤军方党部,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书记长黄德福昨天回应表示,目前国民党在军中、学校已经没有任何党部组织,黄复兴党部是退除役官兵的组训单位,无关军方。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