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哲没有完成陈水扁所托任务
【万维读者网】今次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的二零零四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李远哲第三度作为「中国台北」的代表出席。他在抵达圣地亚哥时即举行记者招待会,声称在这次「APEC」峰会中,如果有机会遇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话,将向胡锦涛传达陈水扁陆续释放的善意,并希望在「九二香港会谈」及「九三汪辜会谈」的基础上邀请汪道涵访台。
据台湾媒体报导,其实这几点也正是陈水扁向李远哲所交托的任务。由此可见,李远哲这次赴会,除了是出席会议的「正业」之外,还负有配合陈水扁发动抽脱一个中国原则及「九二共识」的「复谈攻势」的任务。也由此可见,陈水扁意图利用发动「复谈攻势」来大耍权谋手段──倘北京正面响应「恢复谈判」建议,就可破其「只有回到一中立场才可进行谈判」的「局」;如予以拒绝,台湾当局就可将「麻烦制造者」的帽子扣在北京头上,以争取白宫将台海天秤向台湾方面倾斜,已是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在圣地亚哥的四天时间内,尽管李远哲力图寻找一切机会来接近胡锦涛,但总因种种主客观原因而未能如愿。前日,在「APEC」峰会的闭幕式上,李远哲逮住各经济体领袖在智利总统府拍照留念前有空隙时间的机会,终能与胡锦涛寒暄了几句。事后,李远哲掩饰不住其喜孜孜及洋洋自得心情,召开记者会宣布此事,声称他曾与胡锦涛有简短交谈,气氛很好,谈的是与会议有关的事,例如能源、经济发展等议题,没有谈两岸的事,也没有向胡锦涛转达陈水扁释放善意及邀请大陆海协会汪道涵会长访台的事,因为这不是参加「APEC」的项目。
然而,随同胡锦涛赴智利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却随即指出,李远哲趋前问候胡锦涛,李远哲与胡锦涛进行简短交谈,最核心的一句话是胡锦涛强调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因此,如果李远哲认为双方谈得很融洽,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个谈话的中心就是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孔泉的这番话,连消带打,既揭穿了李远哲所谓「没有谈两岸的事」的谎言,进而公布了胡锦涛当面向台湾来的代表宣示一个中国原则的事实,又套用李远哲关于他与胡锦涛接触时「气氛很好」之语,坐实了台湾来的代表并未对胡锦涛重申的一个中国原则表达任何反感和抗拒。
因此可以说,李远哲其实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没有完满地完成陈水扁所交托的任务,丧失了一个台湾当局认为可以当面向大陆领导人发动「假和缓,真台独」「复谈攻势」的难得机会,相反还被大陆领导人当面训诲了一番,接受了一堂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教育。此消息传回台北后,其「扯线人」陈水扁、邱义仁等必被气得直骂「所托非人」。
实际上,李远哲本身就不是一个政治家,连政客也不是,根本不应纵身跳落政治活动这个大酱缸。当年他以遏止向下沉沦、促进向上提升为由,跳出来相挺陈水扁。但陈水扁当选后,黑金贪赎及行政不公比中国国民党执政时期更为严重,端的是「向下沉沦」。选后他参与的一些活动,如牵头组织「两岸跨党派小组」等,在陈水扁拒不承认一中原则的政治大气候之下,也只能是一筹莫展、一事无成。
更为天真的是,就在前日的记者会上,李远哲竟然声称,陈水扁能否亲自出席「APEC」,两岸关系是否改善是关键。如果两岸关系改善,这不是不可能的事,否则可能性较小。
李远哲的这番话,就显示他作为「中国台北」出席「APEC」峰会的代表,竟然没有做好功课,连「中国台北」参与「APEC」的历史背景及相关条件限制都不懂。实际上,台湾当局的领导人能否出席「APEC」峰会,关键是在于一个中国原则,而与两岸关系如何无关。否则,在两岸关系相对较为融洽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李登辉早就有机会直接出席「APEC」峰会,而不是由辜振甫、萧万长、江丙坤等人代表了。
实际上,在一九九一年十月二日签署的关于中国、「中国台湾」及香港三方参与「APEC」的《谅解备忘录》中,就明确规定,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台湾、香港作为地区经济实体以「中国台北」和「香港」〔回归后改为「中国香港」〕的名义同时加入「APEC」。台湾当局只能派主管与「APEC」有关的经济事务部长参加会议,台湾「外长」和「副外长」不得与会,「APEC」各方将严格遵守并确保上述协议的实施。后来,又增加了一项将不在台湾举行「APEC」会议的内容。从以上各项中不难看出:一、台湾和香港从法律上在「APEC」都被定位在「地区经济」上,「APEC」只承认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二、台湾当局出席「APEC」会议人员的级别和在台湾地区开会都受到严格限制。这个《谅解备忘录》的签订,为中国人民在「APEC」反对台湾当局拓展其所谓「外交法律空间」、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台湾当局不是没有尝试过要进行突破此限制的努力。一九九三年十一月,首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召开。台湾当局借口《谅解备忘录》没有就台湾参加领导人一级会议作出规定,试图让李登辉作为「国家元首」的身份出席。遭到拒绝后,才提出让时任「经建会」主委的萧万长冠上李登辉「代表」、「特使」及「行政院政务委员」的头衔出席。但之后,萧万长只能以「经建会」主委的身份参加会议,并由此形成了「西雅图模式」。一九九四年,台湾当局再次企图让李登辉参加在印尼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但由于印尼政府表示遵守上年的「西雅图模式」,使其设想落空,并使「西雅图模式」固定了下来。因此,李远哲的所谓两岸关系改善陈水扁就可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说法,根本上就是抵触了「APEC」确立了的「西雅图模式」,是不可能实现的。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