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陈水扁外?o“正名”美明确表态不支持

www.creaders.net | 2004-12-07 08:56:59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台湾陈水扁近日推动外?o以及学校去“正名”。美国国务院12月6日明确表示,台湾要把驻外的代表机构及国营事业改名一事,美国认为是「片面改变现状」,所以美国不支,同时强调,反对任何可能改变现状的步骤。





中时晚报报导,在美国国务院例行简报会上,国务院副发言人艾瑞理回答询问时,说明了美国此一立场。他说,有关改名,「我们的看法,坦白说,我们不支持」。他说,众所周知,维持台海稳定才符合美国利益,所以「我们反对任何可能改变现状的步骤」。

他接着说,「国营事业或驻外的经济暨文化处所更名一事,在我们看来,会片面改变台湾的状态。基于此,我们不支持」。稍早,要求匿名的官员说,「『如果』涉及片面改变现状,美国反对」。

但数小时后,国务院在正式的简报会上已经不提「如果」字样,而是认定「改名就是改变现状」。而且依艾瑞理的说法,美国不但认为台湾的驻外机构改名是改变现状,也认为国营事业去中国之名是改变现状。

简报会上,有人问道,台湾是否已与美国讨论更名一事。艾瑞理回答说,他不清楚。另一位国务院官员在另一场合上说,美国的立场十分清楚,「一个中国政策,三个公报,台湾关系法,不支持台湾独立,以及反对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

这位官员也提醒外界注意美国国务院上周针对「公投新宪」的谈话,即美国非常认真的看待陈总统的「四不」重申,「他的承诺非常、非常重要,这些承诺必须得到尊重」。

东森新闻说,美国国务院明确反对台湾外馆与国营事业正名运动,台湾外交部发言人吕庆龙7日上午发出不平之鸣,指不能因为台湾是「小绵羊」,比较听话,就任由北京这尾「大流氓」打压,台湾人民争取尊严,有何不对?台湾人口逐年增加,这不也是改变现状?

报导说,美国国务院以罕见快动作,针对陈水扁外馆正名作出立即回应,外交部长陈唐山12月7日上午紧急召开会议,吕庆龙强调,外交部将继续就现有沟通管道与美方沟通,说明外馆改名无涉改变现状。

吕庆龙也表示,美国发言可以理解,但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要对民意负责,应做的、正确的事情,都会去执行。台湾人民希望有尊严,国际平等待我。

吕庆龙强调,外馆正名是为争取更具主体性与代表性努力目标,也是顺应国内主流民意。正名无涉国名与国号的改变,不是片面改变现状,我们将会继续与交往国沟通协调,推动外馆正名符合国家利益。

台北市长马英九12月7日上午也少见地以重话回批陈水扁“正名”是用「民粹消耗台湾」,并直接炮打泛绿「民进党和台联争主导权,让台湾付出代价不值得!」马英九要陈水扁不要再用正名问题分化爱和不爱台湾,讲成谁反正名谁就不爱台湾,而且外馆更名已经遭到美方反对,这样敲锣打鼓的改名,只会造成中国提高警觉进一步全面的抵制,

马英九说,到时台湾国际舞台更会被全面封杀,这是「用民粹消耗台湾」,而且这不是在消耗马英九而是消耗整个台湾的声誉。过去马英九甚少在公开场合直言批评其他阵营,但上午马英九火力全开,痛批正名活动是民进党为了向台联表态、不会在正名议题上输给台联的作法,但台联和民进党争主导权,却使台湾付出代价,是不值得的。

马英九高分贝要陈水扁不要再分裂台湾,而且改名不能增加台湾受尊敬的程度,现阶段台湾外馆已经用「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或「台北代表处」的名字,已和中国有所区分,外馆向驻在国提出改名的正当性和接受可能都不大,马英九并强调,民营企业的改名应该由股东会决定,而非由国家强行介入,改名不是一个受到国内外欢迎的政策,不应该继续下去。

国民党南投立委候选人吴敦义强烈炮轰,指扁才是真正拥抱「中国」的人,否则怎会将第一家开业的律师事务取名为「华夏」,又将儿子命名为陈致中。陈水扁应先向全国民众道歉,再以身作则将「陈致中」「正名」为「陈致台」,才对得起台湾人民。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7日上午到台中辅选,痛批陈水扁提出的正名是没有政绩搞的选举花招,如果陈水扁要正名,应该先去把他儿子「陈致中」的名字改为「陈致台」,为什么陈水扁儿子要取名陈致中?难道他致力台湾改革,就是要「致中」吗?

宋楚瑜表示,国营企业不是改名的问题,是心态的问题,台肥叫台湾,但心态上有照顾到台湾乡亲吗?肥料不断涨价,3年涨5次,台湾农民苦不堪言,台肥,肥的只是陈水扁。宋楚瑜说,再看中钢,钢铁一直涨,中钢董事长1、2年分到的红利有7000多万元,人民有享受到吗?建商、产业都受害。叫台湾还是叫中国不重要,关键是心态。

宋楚瑜说,李登辉说中华民国已经死了,那为什么还在领中华民国的月退俸?台联说中华民国死了,那为什么还参选中华民国立委?去殡仪馆选立委好了。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