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内忧外患 陈水扁下一步台独路如何走?

www.creaders.net | 2004-12-15 14:44:09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万维读者网记者江皓综合报道:台湾地区第六届“立委”选举已经落幕,泛蓝阵营赢得“立法院”的过半数席位。这一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选前,人们普遍不太看好泛蓝,认为泛蓝在输掉“总统”大选后,士气低迷,内部矛盾凸显,缺乏方向感。而泛绿乘着3·20“总统”大选的胜势,加上具有执政优势,力量会进一步扩张。因此,在这场再次上演的蓝绿对决中,蓝绿在“立法院”的生态结构会发生变化,力量对比会出现逆转。泛绿有可能过半,即使不过半,泛绿的力量也会超过泛蓝。







  大选揭晓后陈水扁只能选择辞职。辞去民进党主席一职后,陈水扁仍必须面临个人角色弱化、党内接班人卡位之争,及在野党要求多数党组阁的内忧外患。实际上,泛绿选的不如预期,而泛蓝选的比预期要好,这是由多种原因作用的结果。




  陈水扁选择议题失焦



  民进党擅长选举,尤其擅长操纵和牵引议题,把握议题的制高点,以打击对手,操弄选民。但陈水扁认为,他在“总统“选举中拥有过半数的选票,代表了台湾的主流民意。因此在这次“立委”选举中,陈水扁继续在政治性议题上、有争议性议题上和“国家认同”议题上打转,狂下猛药,和“台联党”比赛,争夺深绿选票,如提出“公投制宪”、“正名”等。




实际上,民众对政治人物一到选举就大肆操弄这样的议题,而置公共议题、民生议题于不顾非常厌恶和反感。这次“立委”选举投票率不足六成,创历史最低,说明民众对政治人物每逢选举,就相互比烂、漫骂、抹黑、口水战、造谣和攻击,越来越冷眼以对,也说明陈水扁操纵这样的议题并未调动起选民的投票意愿。选后的一项民调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据台湾《联合报》12月12日所做的民调,对陈水扁在选战中提出的“正名、制宪”主张,有五成人不支持这样的诉求,只有二成九民众认同,说明陈水扁在操作这样的议题上是失败的,不仅脱离民意,挑动内斗,更吓跑了中间选民。




   陈水扁犯了“骄兵必败”的错误

  基于3·20扭曲的选举结果,基于民进党四年多的执政和对台湾社会的绿化,基于泛蓝的不争气,民进党一开始就犯了过高估计自己实力,过分自我膨胀,低估对手的错误。因此在提名策略上,采取高额提名,泛绿未在提名时进行总量管制,出现了“僧多粥少,内斗激烈”的状况。很多选区票不够分,不易配票,产生泛绿最后各自猛攻深绿票,同室操戈的现象。而泛蓝这边恰当地评估自己的实力,比较稳健、稳扎稳打,提名时采取总量管制,提名比较适当,配票总体也较成功。

  这次选举,从得票率和席次上看,台湾的政党格局与蓝绿力量对比与上届“立委”选举相比,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基本上是维持着上届“立委”选举时的格局,变的只是席次在国亲之间的重新分布,蓝绿力量的总态势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这是蓝绿的政治版块在起作用。




在台湾的政治版图上,一直有“北蓝南绿,中间不蓝不绿”的说法,也一直有蓝绿基本盘的说法,而普遍认为泛蓝的基本盘大于泛绿。但是,由于今年的3·20选举是一个扭曲的选举,由于两颗子弹的作用,实际上这次选举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蓝绿双方的力量对比。而由于民进党执政四年,猛挖泛蓝的墙角和地方的力量基础,媒体也持续地被绿化,给人一种泛绿势力持续扩张,蓝绿力量对比在发生逆转的感觉。



这次选举,泛蓝得票率46。83%,泛绿得票率43。53%,这是一个对3·20扭曲的选举的纠正,蓝绿回到基本面。证明在台湾社会,仍维持着北蓝南绿,蓝大于绿的政治版块。而且说明,虽然民进党执政四年,力量有所扩张,但蓝绿版块还是相对稳定的,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台湾的选民是理智的,善良的,拥有同情心的,也有一种补偿的心理。这种投票心理已经在3·20“总统”选举时明显地反映出来。这次选举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国民党籍云林县长张荣味因一桩经济案件在选前被逮捕,其妹妹张丽善拿下云林县第一高票,当选“立委”。选民选择个人是这样,选择政党也可能有这样的心理。这次,泛蓝过半,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是选民对3·20不公正选举的一种补偿。



失去的尊重与信赖难挽回


失去的选票或许可以再赢回来,但失去的尊重与信赖,却再难挽回,陈水扁支持度在选后民调已降到历史新低。人民不会忘记陈水扁挟着行政资源,赤裸裸要求蓝营地方首长带枪投靠的高姿态;也不会忘记陈水扁拥监察院长总统提名权,把在野党大老的豆腐吃了个遍;更不会忘记陈水扁为了抢深绿选票,惊天一声雷喊出外馆、国企都要台湾正名,结果美国老大哥一说声不,”外馆”正名就自动消失,只剩国企,且硬拗说把”中国”去掉是为了去“中国”国民党化。

忽略人民的智商和记忆力不打紧,丧失人民对领袖的基本信赖与尊重,才是陈水扁此刻必须正视的难题;更难的是,陈水扁不仅失去台湾子民的信赖,更失去了台湾最重要盟邦─美国─对他的尊重与信赖,台美关系互信基础在短时间消磨到几乎殆尽,未来,需要花数以倍计的时间,能不能修补尚未可知。


党内纷争难平


陈水扁在民进党内还必须面临不同派系人马的强烈质疑。新潮流大老洪奇昌及此次意外落选的新潮流总召段宜康,皆陆续在党内提出批扁之声,陈水扁虽以辞党主席暂时因应,但长期看来,陈水扁在民进党内的威望势必受到一定程度折损。

亚洲时报分析,事实上,民进党主席一职在党内尚未实施党员直选之前,地位就如同某名嘴所言,是“煮阳春面的”,尤其此刻其身份是取代陈水扁的过渡型党主席,基本上是没有实权的。莫怪乎党内“三王一后”都纷纷表示没兴趣,最后由民进党立院总召柯建铭暂代。

从权利结构上看,三王一后(其中一王已经提前出局)真正关注的,是下任阁揆大位。按照台湾宪政惯例,现任阁揆将在明年二月新任立委上任前,率领全体阁员提出总辞;民进党此次选举结果不如预期,如无意外,游锡行政院长位子将会不保。对二王一后来说,谁能接下阁揆大位,与2008总统候选人距离便能拉近许多。

然而陈水扁也不会无视于三人的虎视眈眈,提前造成自己跛脚;事实上,二王一后目前可能都不是陈水扁将委以阁揆大任的人选。

陈水扁与谢长廷间的长扁情结并非一朝一夕,长期将谢长廷绑在南部高雄,就是对其仍有忌惮,陈水扁能不能甘心让谢长廷当接班人不无疑虑。苏贞昌的超人气,就如同他的大光头一样闪闪发光,然而这却同时是他最大的优点与缺点,陈水扁最忌讳他人光芒盖过自己,陈水扁对苏贞昌能不能放心,也仍然存疑。吕秀莲是陈水扁第一任时“争取女性选票”的人选,在连任路上则是“副作用”最少的人选,基本上是利用性质为主,虽然吕秀莲一再表示自己的企图心与能力,但距离陈水扁真正委以实权,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目前外界猜测,未免党内接班效应白热化,及化解蓝军杯葛,下任阁揆人选不排除由没有特殊政治色彩、有行政经验的财经专业人士组阁。已浮上台面的名单有中央银行总裁彭淮南、大法官赖英照,及中研院院长李远哲。

至于蓝军,从选前便一再提出组阁要求,选后过半对多数党组阁声浪更加强烈,已提出由立法院副院长江丙坤担任行政院长。虽然一般预料,以台湾的政治生态,及在野党提出倒阁后,总统有权解散国会、重新选举等限制,多数党组阁几可断言为不可能的任务;但蓝军提出江丙坤做为组阁人选,无形中也给陈水扁订下了一个阁揆标准,让陈水扁在人选决定上,必须将在野党意愿及接受度考虑在内,避免遭到杯葛影响政局稳定。

民进党选举结果不如预期,让党主席陈水扁以谦卑姿态,辞去党务,矢言要专心当个全民总统。期盼陈水扁在痛定思痛中真心以全台湾人民福祉为念,而非一如在98年台北市长选举因丧失外省票源而连任失利后,虽恳切发问:告诉我,能为外省人做些什么?感动了所有人,然而转眼间所做所为,却尽是分裂省籍、操弄族群之举。

世界之大,台湾之小,唯有团结一心,台湾才有未来。所有政治人物皆应引以为鉴。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