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时报:北京华府送给阿扁的圣诞礼物
【万维读者网】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一番“台湾是中美关系最大地雷”及“美国没有必要协防台湾”一说,不仅为已经内忧外患的民进党政府投下一颗超重量级震撼弹,预料此番谈话,也将成为美台关系转变最具历史意义的谈话之一。
自从陈水扁二00一年提出“一边一国”论后,就陆续传言美方内部对于协防台湾有不同看法,但从未有现任官员在公开访问中明确表达美方政策;即便国务卿鲍尔月前提到”台湾不享有主权”时,也在事后重申台湾关系法内容及精神没有改变,维持了战略模糊空间。
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此番接受公共电视着名节目主持人查理罗斯访问时,明确说出“美国没有必要协防台湾”,为美国官方首度公开对台湾关系法的执行范畴做出明确界定,也等于直接挑战台湾关系法长期以来的战略模糊核心精神。
一直以来,美国是否出兵协防台湾在美国政界有不同看法,基本上可分成正面、否定,及视情况而定三大类。
持正面看法的一派认为:美国无论在何种情形下,都应该出兵防卫台湾的观点,主要站在支持台湾得来不易的民主价值上;此派人士认为,如果经过民主程序,由台湾人民决定自己的未来,即使是台独,美国也应当尊重,在军事上必须予以保护。
持否定看法的一派却指出:美国应该以自我利益为最终考量,必要时且撒手不管台湾的观点,主要是为了避免使美国卷入另一个核子大国的战争,让美国子弟兵无端送命。上个月《大西洋月刊》由柯森撰写的文章观点就是此派人士代表,认为美国应该撤销对台湾的安全承诺,同时取消对台湾的军售限制,让台湾有足够武器,自行为改变现状承担后果。
站在中间,认为应该视情况而定的一派则认为:美国是否出兵协防台湾,必须看战争因何而起。如果是因为中国轻启战端,美国不会坐视不管,但如果是台湾挑□,则美国将可能选择袖手旁观。
台湾关系法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意见纷呈的基础上,在条文中并未明订美国必须防卫台湾,维持了一定程度的战略模糊空间,让美国能够根据自己的利益,随时因应台海关系不同变化,做出最有利于本国、最有弹性的调整。
也因为这样的战略模糊,让台湾方面一直以为就算台海发生战事,美国老大哥也会荷枪实弹的上战场来帮忙,这样的观点就连最敏感的台湾新闻界都深信不疑。今年三月间,一个由香港媒体及学界组成的参访团到台湾观看总统大选,期间拜会了台湾记者协会。席间,香港学界针对台海发生战事的可能询问记协干部,几位台湾最资深的新闻从业人员对这样的问题几乎哑然失笑,认为可能性太低,而且就算发生,美国也绝对不会坐视不管,“因为台湾是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战略伙伴”。
也不过短短几个月时间,同样的观点放在现今的台美关系上,却具有另一种哑然失笑的苍凉。
事实上,根据刚出炉的尼尔森报导指出,早在陈水扁二00一年夏天提出一边一国论后,布希就一改过去美国将协防台湾的说法,透过当时的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亚太事务资深主任莫健访台时机,向陈水扁面交布希的私函,说明,如果台湾刻意做出挑□引起战争,美国几乎可以确定不会协防台湾。
台湾目前更需要正视的是,美国与中国联手防堵台湾的可能。
此事目前仍属揣测,但从时间点上分析,确实存有过多巧合。中国在本月十七日宣布,将”反分裂国家法”排入人大常委会议程,投下第一颗震撼弹;而美国国务院在二十日,将早在十天前播出的电视访谈内容公布在网站上,引起高度重视。更启人疑窦的是,在阿米蒂奇十日接受公共电视访问前两天,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在美国和阿米蒂奇会面谈话;这是双方在戴秉国到访美国期间,第二次晤谈,而且是在戴秉国返国途中突然折回,并主动要求与阿米蒂奇会晤。
对于如此不寻常的举措,外界揣测,戴秉国是在返程途中接到北京的训令,并且在在与阿米蒂奇第二次会谈中,传达北京意愿,获得阿米蒂奇同意配合;外界并传言,戴秉国向阿米蒂奇传达希望美方邀请胡锦涛再度访问美国的意愿。
细节部份外界或许无法立即获得证实,但美中关系有一定程度的缓和和默契却是可以肯定的。
对美中台三方关系有长期研究的台湾前陆委会主委苏起表示,在今年下半年之前,美中台三方内部政治版图都处于分裂状态;美国总统大选态势未明,中方胡江两强鼎立,台湾蓝绿对峙不可开交;然而随着美国大选落幕、江泽民交棒,美中两个大国主导权定于一尊,彼此间必然会有更多的谅解与合作,在这个态势下,”说此刻处于美中关系蜜月期并不为过”。
阿米蒂奇的访谈中也证实了这项说法,认为此刻是美中关系在四年前撞机事件后最好的时期。
面对美中两国的“二娘教子”,及台湾自监察院提名人选引发朝野各界对陈水扁的不信任,在两岸关系扮演“坏孩子”角色的陈水扁是否有能力扭转乾坤?又是否有能力弭平于台湾逐渐显现的领导危机?这一切问题,都正考验着这位三级贫户出身的台湾之子的手腕与智慧。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