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亚洲时报:北京何不让汪道涵看望辜振甫?

www.creaders.net | 2004-12-31 15:24:59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岁末年终,回顾过去一年里,北京方面胡温体制在暗潮汹涌下终于全面执政,台湾方面民进党在擦枪走火中得以继续掌权。力求稳定的新体制正面对上冒险犯难的执政党,使2004年成为两岸关系最紧张的一年,且一般预料,若两岸领导人思维及策略持续不变,未来两岸关系只有继续往下,直到迈向万劫不复之深渊。






如果单从表面分析,2004一整年中,陈水扁在公关战略上取得传递和平橄榄枝的优势,提出包括建立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建立两岸军事缓冲区,及两岸回到92香港会谈基础等。而北京则采取一贯防堵打压方式,在外交空间及军事部署上大力着墨,只在年终提出”反分裂国家法”及”国防白皮书”稍有异于往常模式,但其意义仍不脱文攻武吓本质。

姑且不论两岸领导人间高来高去的政策操作面,仅就北京方面一再强调的”将希望寄托于台湾人民、拉拢台湾人民情感”这点上看,北京过去一年的对台工作于此层面上获得的成效并不高,甚至连及格分数都购不上。造成这样的结果,与对台工作单位人员思想保守行为僵化有直接关系。

一位北京外交官员曾私下表示,对台工作单位人员汰换率低,目前中高阶层主管都还在用过去十几年来的一贯方式应对目前两岸局势,整个单位也暮气沉沉,”甚至连记者会上讲的话都一模一样”。这位年轻的外交人员表示,要使对台工作跟得上台湾社会快速变迁,使工作达到应有成效,”只有整批人换掉,换些新血进来”。

从公关角度上看,对于一个长年住在台湾的人来说,唯一有机会看到大陆官方与台湾互动的方式,就是透过国台办记者会官员的发言。虽然有别于过去的疾言厉色,但与”温和”二字仍沾不上边;目前国台办的记者会对记者来说,是个问不出所以然的例行记者会,对台湾民众来说,则是个”扑克脸念稿”的记者会。严谨有余,影响不足。

其他对台工作方面也欠缺柔性与弹性,屡屡落入”伤害台湾人民感情”的泥淖中。例如台北市长马英九为台北市争取2005年亚洲主要都市网年会一事,原本只是一个城市间彼此增进互动的软性会议,并无关外交宏旨,但在北京的打压下,台北市只能争取到2006年的优先主办权。在这个事件中,台湾民众看到的是中国代表对人气天王小马哥的无情打压,看到的是中国政府对一个城市会议主办权斤斤计较、最后拂袖而去的嘴脸。这样的事件,丝毫无益于”拉拢台湾人民感情”,然而却一再发生。

类似事件累积下来,加上执政党一再强调中国有多少颗导弹对着台湾,泛绿支持者不饶多说,就算是支持泛蓝民众也普遍存有一种看法:认为民进党和台联是在岛内政治上的敌人,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则是全台湾共同的敌人。如此一来,试问将如何”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如此对台工作成效,又情何以堪?

对台工作需在不违背整体大政方针原则下创造新意,并加上柔性操作,方能成效。眼前便有一个值得北京领导人深思的方式。

广受敬重,人称”辜老”的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自十月中旬起便陆续传来病重消息。根据医院方面证实,辜振甫早年的肾脏癌复发,需接受放射性治疗及洗肾,后来又受到上呼吸道感染;不过医疗团队在十一月初时强调,辜振甫情况已经稳定,且神智清楚。

已高龄八十七岁的辜振甫,因娴熟英文、日文,早从一九五六年起便衔命游走于各国的谈判桌间,成为台湾最具威望的”专业经贸大使”,他与海协会秘书长汪道涵分别在九三及九八年举行的两次”辜汪会”,更在两岸在长期僵持的紧张关系中,扮演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与柔性角色,两岸协商大门也一度开启。

如今两岸间存在过多矛盾与潜在冲突,贸谈协商恐是缘木求鱼,但辜汪两老或可藉由探病,再续前缘;对重感情的台湾人民来说,此举也恰可展现中国人重情义的一面。去年二次辜汪会十周年,两老可能的重逢因SARS乱了计划,如今辜老病重,若比辜振甫稍长两岁的汪道涵身体状况尚可,未尝不是两人见面的最佳时机。

汪道涵与台湾关系深厚,在蒋宋美龄及梁肃戎辞世时都曾发出唁电以表悼念;对于关系更为特殊的辜振甫,应有更深层多元的思考。

然而从政治层面上看,辜汪再会,或许仍将沦为一厢情愿。

汪道涵与江泽民的关系一直密不可分,如今新人新政新思维,随着江的退隐,汪道涵不再拥有过去光环与权利。面对当前两岸政策的尖锐,及由上而下的对台思维,曾经叱吒风云的汪道涵或许也只能望而兴叹却无能为力。辜汪会曾经带来两岸的荣景与希望,如今只能留待历史评说。

辜汪二老都是戏迷,辜振甫最爱票的角色就是三国中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先生若是真有其人并活于今世,对于本是同根生的两岸僵局即将引爆,不知将有何解?
   0


热门专题
1
AI
6
万维专栏
11
以哈战争
2
大S
7
洛杉矶大火
12
巴黎奥运
3
川普
8
叙利亚
13
三中全会
4
俄乌战争
9
苗华被抓
14
中共两会
5
中美冷战
10
美国大选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