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看“三通”
【万维读者网】《华盛顿观察》周刊2005年第7期徐琳报道,在经历过首航的热闹、风光之后,春节包机的历史意义在台湾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已经沦为“小标题”。在台湾政治中,包机远不及王金平、马英九两人的国民党主席之争来得刺激、辛辣,又不如陈水扁过年回台南家乡“发红包”来得轻松有趣。对照之下,中正机场包机柜台前的稀落人群,倒是与台湾年节期间阴雨湿冷的天气相呼应。
然而,台湾当局似乎没有被包机“叫好不叫座”的现实击倒,而是换了承诺的载运对象?D?D只载货,不载人,在春节过后马上提出“货运便捷化”方案,期盼能“打开两岸关系的机会之门”。
新人新气象,“三通”在望?
台湾领导人陈水扁日前于台商春节联谊活动上抛出开春后的第一份大礼,表示将在台商春节直航包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两岸货运便捷方案。台湾“陆委会”立即跟进,称将仿照春节包机的两岸协商模式,台湾相关部门官员“不论以什么名义上(谈判)桌”都行,会全力配合,推动双向、不中停的货运包机。新上任的台湾“行政院长”谢长廷也频频释出善意,包括开放大陆高科技人士来台定居,以及开放大陆资金来台投资等等主张。
这一连串的“新人新政”似乎暗示着,两岸自2003年以来为台湾“总统大选”而激化出的紧张对峙终于出现转机,许多两岸观察家更是高喊:两岸“三通”的“春天”不远了!但同时,也有专家学者采取谨慎态度,不愿被一时的乐观冲昏了头。台湾前“陆委会”副主委、现任台湾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所长黄介正就提出了他倾向保守的看法。
“两岸直航的航权谈判十分复杂、繁琐,恐怕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达成的,”黄介正教授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专访时分析道。他也以曾参与过两岸谈判的“陆委会”过来人身份,直指两岸直航航线的协商不易,“没有谈上个3、5年,恐怕还不会成。”为什么两岸协商如此困难?他认为两岸航权的谈判牵涉广,台湾政府官员还是必需有一定的参与度,而不是完全由民间进行协商。他也直言在这次春节包机谈判上,台湾方面不仅是“陆委会”的官员没出席,主管机关民航局的人员也得“靠边站”,实在是“输大了”。
为何“货”通“客”不通?
黄介正教授的分析不只是道出两岸直航航权谈判的不易,其实也点出了台湾此次选择推动“货运包机,”而非延续台商春节包机所营造的良好气氛,推行“定期客运包机”的主要原因:货运包机去除了人员来往的因素,操作上没有客运包机复杂,不仅能避开台湾“国防部”向来坚持的“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更可为未来客运直航包机铺路。
此外,根据台湾工商界的估计,两岸货物进出必需中转香港,每年在货运部分的额外支出就高达近400亿台币(约105亿人民币)。对于许多在大陆投资制造业的台商而言,货运包机不仅降低了成本,更能缩短交货时间。尤其在上海有为数不少从事半导体制成的台商,最需要便捷的空运载运体积小但交货时间短的半导体成品,对这些企业家而言,货运包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恐怕较客运包机来得更为吸引人些。
值得一提的是,客运包机若能不限台商搭乘,每年为台商、台生以及台湾旅客节省下的也着实不比货运包机少,估计可达542亿台币(约143亿人民币),台湾人受益的层面也比货运包机仅仅佳惠台商来得广。只是,现阶段仅限台商搭乘的包机限制重重,实在效益有限。据台湾媒体报道,这次台湾6家航空公司推出24班、48航次的春节包机,实际台商载客率不及50%,航空公司俨然是为了面子大做“赔本生意”。台湾当局若真不愿意取消“只许台商搭乘”的限制,就算再推三节包机,甚至定期包机,也只是再次考验台湾航空公司继续做“华而不实”买卖的勇气罢了。
台湾政府不愿直航三通是“政治考虑”?
既然“三通”能创造的经济效益如此之高,为何多年来三通还是“只闻楼梯响”?黄介正教授也从台湾政府的观点提出了解释。
“台湾方面主要还是有政治、经济和安全上的考虑,”黄介正教授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政治上,台湾政府一直希望采取“逐步、渐进”的谈判方式,而不是“一次把筹码都放在桌上,”这也是台湾当局不愿“放下身段”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因。汪辜两人在1992年历史性的会谈中产生的突破性的结果也被视为是“92香港会谈基础,”而非“92共识”,因为对“陆委会”而言,两方当时的确有“互相了解(understanding),”但是却没有 “达成共识(consensus)”。
毫无疑问的,经济和国防安全上的顾虑并不在台湾领导人审视直航政策的优先名单上。黄介正举出“陆委会”于2003年所公布的《两岸直航之影响评估报告》,其所计算出的空运直航(包括人员和货物)每年仅能省下约140亿台币(约37亿人民币),与工商业者本身的估算相去甚远。既然两岸直航所能节省的运输成本,不若外界以为的大,因此“直航的经济效益其实有限,也不是政府衡量直航优缺点的主要评断因素,”黄介正坦言道。他也表示国防上的顾虑有时其实超出实际状况,他自己在“陆委会”时也“常常都是和国防部吵架”的。
台湾政府不止是对三通直航的好处采取保留态度,对直航潜在的负面效应更是在用放大镜仔细检阅,“忧心产业加速流失,失业率大幅增加”似乎已经成为“台湾政府为何不开放三通”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对于这一论点,黄介正不讳言地说:“政治人物还是需要向投他一票的选民负责。”
回归到原点,政治上的顾虑,恐怕还是两岸至今“不通”的最主要因素。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