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岸政策务实:泛绿急解套奇招百出
【万维读者网】亚洲时报在线: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访问大陆,为两岸重启对话契机揭开了扉页。面对愈来愈大的政治压力,台湾泛绿阵营不得不出尽法宝让所谓的“大陆热”降温,最少也要做到转移视线的目的:在这个背景下,台联突然参拜日本靖国神社,民进党政府也放话要侦办江丙坤;一时间,所谓的“大陆热”的效果,也就消失于无形。
过去一个多星期,两岸关系产生了根本性的质变。由于反分裂国家法引起的后续效应,激起两岸政党互动的化学变化,进而改变了海峡间的政治氛围,并藉由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访问大陆,为两岸重启对话契机揭开了扉页。于此同时,有机会代表民进党政府与北京协商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在静观发展,伺机而动,准备随时写下台海间历史性的一页。两岸对话的风向球,正悄然飘向台湾执政党,也暗暗撩拨着美国大哥的心。
很难想像,如果没有反分裂国家法,北京会不会还对台湾这么”好”。春节包机轻骑过关,派员吊辜情义深厚,随之而来还有一连串摆明针对台湾的利民便民承诺,包括农产品运输、协助台湾加入WHA,以及与国民党签订的十点协定──尤其是台商权益保障协议那条,确实让许多台商心里真正”感到踏实”了。
后反分裂国家法时期,北京积极从正面弥补两岸关系的裂痕,台湾政府也很清楚掌握两岸关系就等于掌握了大多数民意。然而,在因应反分裂国家法两岸政府相互较劲过程中,端出牛肉的北京政府,与相较于方寸拿捏于暧昧间的民进党政府,北京显然为胜出的一方。
民进党政府既要顾虑美方观感,又要兼顾台湾蓝绿两边支持者不同的看法,结果察言观色半天弄出个四不像的三二六大游行,成为台湾特有嘉年华式的独立建国大游行。更为不幸的是,民进党遭到北京”蛇打七寸”狠招,游行前夕台独旗帜鲜明的奇美集团创办人许文龙发表退休感言,表明支持一中,文中并指出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让他感到”心里踏实许多”。
北京以政逼商之举固不足取,但如此一来确实使已经进退失据的民进党政府再度方寸大乱,在两岸和平稳定、经贸互动高于一切的前题下节节败退,而原本应该做为反制反分裂国家法手段的三二六大游行,却俨然成为敲响现阶段法理台独的丧钟,以嘉年华会的方式为台独划下暂时谢幕的休止符。然而民进党这一输,却为国民党营造了低潮中意外的政治舞台。
所谓意外,并非指国民党登陆并非在安排之中,而是指其登陆后造成的效果。如果没有台独大老许文龙的”自白书”,国民党的登陆将被扣上一顶比现在大上十倍不止的红帽子,而达不到十点协定中对于内容的普遍正面评价;如果不是情势变化,使得两岸都暗中认同”维持现状”与”中华民国”是台海关系最佳选项,国民党的登陆,也不会获得北京高规格接待,用以限缩法理台独的空间。
台湾各政党的反应,也显现了时空改变,政治气氛转换后的后反分裂时期两岸关系。其他政党显然对国民党的登陆及高规格接待、邀访又妒又恨。与国民党称得上系出同源的亲民党便酸溜溜的声称,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与国台办主任陈云林达成的十点协定,原先是北京拿来要和亲民党谈的,国民党是掠人之美。
执政的民进党则显得十分矛盾,一方面由总统领头开骂,党籍立委们见状也一拥而上”每日一骂”,甚至磨刀霍霍要以外患罪来审判国民党,但另一方面却又对国民党带回的十点协定莫可奈何──因为反对这份协定,就等于反对从协定中获益的南部农民、金融界、医疗界选票,代价实在太大。因此在情绪性发泄后,也只有把重点放在国民党行前没有向政府报备,打声招呼,协定不具有公权力等锁事上;况且,从目前的政治气氛看来,执政党也缺乏将国民党以外患罪琅铛入狱的民意基础──虽然在表面上,还是需要大张旗鼓诉诸法律过程,也才得以稍稍抑止浪涛滚滚的大陆热。
后反分裂时期的两岸关系最大特点,就是使访问大陆成为风潮。在江丙坤铺路后,紧接着,国民党主席连战将在卸任前应胡锦涛邀约访问大陆,时间点应在五月中旬台湾任务型国代选举完成后。原先传出连战有可能在五月二十日陈水扁就职周年访问大陆,但据国民党发言人张荣恭在媒体表示,520出访可能会造成蓝绿对立,因此似乎此案并不可行。目前推测连战的和平之旅可能会选在五月下旬,但由于北京高规格邀访,届时有可能不会刻意选择对国民党具历史意义的日子。
比连战登陆更值得观注的,是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是否访问大陆,以及将如何访问大陆。国民党与共产党的会面,虽具有国共分隔一甲子后党对党协商的历史意义,但国民党如今毕竟是不具国会多数的在野党,再怎么谈,没有执政党的背书,所有共识充其量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但宋楚瑜就不同了,扁宋会后,橘绿关系与橘蓝关系已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无不及,陈水扁在扁宋会十点共识中重申四不一没有主张,确立其往中间靠拢的政治走向,而宋楚瑜无形中也成为陈水扁在两岸问题上的代言人。此次国台办在江丙坤离开后也邀约宋楚瑜在适当时机访问大陆,亲民党立刻解读为”善意”,并回应将朝”去的方向规划”。
但亲民党显然也同时在观察与等待。如果宋楚瑜此行无法获得陈水扁的充份授权,仅以党主席身份去会见低阶官员、看看大陆风景的话,那么其历史成就便无法超越连战访中的规模,意义相对不大。但宋楚瑜就算获得陈水扁的授权,也不代表能够一帆风顺,因为据传由于陈水扁出席了三二六游行,使得北京对宋楚瑜的”代表性”也产生怀疑,最后会不会对宋楚瑜敞开大门,尚有变数。
两岸间能不能在短期内产生实质性对话,首先还是要看民进党意图取向,再观察北京反应。至于两岸未来长期走向为何,则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美国。
尽管美国一再要求两岸展开对话,此次江丙坤访陆,美国也表达了欢迎态度,但若是大陆和台湾真的就此你侬我侬、合作无间了起来,则完全不符合美国在亚东地区利益,美国也必将出手干预。台湾与北京的交往走到哪里算是踩到美国另一端红线,也值得未来观察。
台海关系在胡温体制上路后,正进行一场划时代的转变,北京的构想是,新的两岸关系在强大民意压力与政治气氛改变下,走向将“更为务实”。可是,对岸的民进党政府和泛绿阵营,也不是没有招数解套来自北京的压力。
非常巧合地,在“大陆热”方要开始之时,台联突然到供奉着日本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去致敬,访问大陆的注意力在台湾岛内被成功转移;与此同时,台政府5日开会研议江丙坤日前在大陆签署的“共识”是否“涉嫌外患罪”。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台湾的中间选民对国民党“稳定两岸局势”的“功劳”的印象又给淡化;一时间,所谓的“大陆热”的效果,也就消失于无形。要说这一役谁胜谁负,现时尚是言之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两岸稍后都将有更多的“剧本”,这场两岸政治角力,肯定看头十足。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