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对决陈水扁 胡锦涛以快打快 24小时内回应

www.creaders.net | 2006-02-28 22:09:02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亚洲时报方德豪撰文,在陈水扁宣布终止国统会和国家统一纲领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迅速廿四小时内作出回应。分析指出,胡锦涛这回以快打快,再次显示胡氏危机处理风格。




应该指出,从北京方面国台办,外交部,以至中央领导人的言谈看,“反对和制止台湾法理独立,是当前对台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已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共识和最高指示。

胡锦涛2月28日下午以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的身份表示,台湾当局决定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是对国际社会普遍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海和平稳定的严重挑□,是在走向台独的道路上迈出的危险一步”。

新华网引述胡锦涛说,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决心。报导又引述胡锦涛指出:“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允许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分析指出,胡锦涛这次讲话跟其2005年3月4日的“对台工作四点意见”精神十分一致。当时,胡锦涛指示: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他的讲话表明,北京对台工作不会因此而自乱阵脚,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已被排除。





在胡锦涛公开回应的同时,中国的官方机器也全面开动应战。中共台办、国台办在28日发表声明指出,坚决反对和制止陈水扁通过“宪改”进行“台湾法理独立”活动,是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以快打快:北京避免民间情绪躁动

这次北京反应较过往迅速,这减少了国内民间情绪躁动的机会。1999年7月9日,当时的台湾总统李登辉提出了“两国论”,在该谈话后两天,中共只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发表谈话,但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并没有出来表态;当时大陆民间反应十分激烈,中共中央受压颇大。

相对之下,胡锦涛这次面临的考验虽然严峻,但他似乎没有乱了方阵。分析指出,北京应会继续两岸民间交流升温的做法:胡提到“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和“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的说法,一方面意味胡锦涛愿意以耐性等待走向偏锋的民进党在陈水扁的领导下于2008年的选举后失去政权。另一方面,这也是指北京要设法防止陈水扁的制宪再次得逞。换之,胡锦涛的“四点意见”依然适用。

1999年,“两国论”曾让江泽民阵脚大乱。经过十多天对“两国论”的观察及开会研判,江泽民才决定取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的访台计划,到2000年3月台湾总统大选前,才决定以“停止海协、海基两会交流”等措施来“报复”。但这些“报复”跟“江八点”中的第五点“大力发展两岸经济文化经济交流与合作,主张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自相矛盾。而且,这些措施并无反制效果,反而正中李登辉下怀。

胡锦涛这次对陈水扁的做法毫不含糊的作出定性:他形容有关举措是“对台海和平稳定的严重挑□”,“在走向台独的道路上迈出的危险一步”,不过,胡锦涛并没有把“终止国统会和国家统一纲领”说死是“法理台独”。这可以说是因为“终止国统会和国家统一纲领”并不涉及改变现状,本身其实并没有逾越中国大陆不容台湾宣布独立的红线;始终“法理台独”要待台湾制宪时才会正式成为事实;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只是妨碍新宪跟中国大陆割裂的一道行政文件。

北京领悟对事不对人的好处

另外,中国大陆汲取了过去点名批判李登辉提出两国论的教训,没有点名陈水扁。1999年李登辉“两国论”出台之后,中国就由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发表谈话,直接点名批评李登辉“公然把两岸关系歪曲为国与国关系,暴露其一贯蓄意分裂中国领土和主权的政治本质”,措词严厉地批评李登辉“与台独分裂势力主张沆瀣一气”。可是,北京当时对台北领导人的情绪性人身攻击每每反过来刺激台湾民众对他们领导人的同情,并无助台湾改善对北京的观感。这次北京明显采取“对事不对人”的方式,无论如何总算是个进步。

法理台独:统一选项可遭扼杀

从中共各部门的反应可以看出,北京领导层对这次废统事件已达共识:反对和制止陈水扁通过宪改进行台湾法理独立,是当前北京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中南海衮衮诸公的共识,反映了北京一个重要的政治判断:台湾当局宣布终止国统会和国家统一纲领,是拆除法理台独宪政障碍的第一步,下一步台湾将推动新宪,正式把台湾的“有效管理区”界定为台澎金马,台湾跟“母体”中国大陆的历史渊源也将正式给割断。这也是他们眼中的“法理台独”。

对所谓法理台独,笔者想补充一点,其实还有一点十分值得关注。在国统会终止运作和国统纲领终止适用之后,台湾当局在法理上就可以立法对台湾任何跟中国大陆谈判统一问题的人控以“通敌罪”或“叛国罪”。换言之,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不但在法理意义上让独立得到松绑,长远来说还有可能成为台湾在法理上“由蓝转绿”的分水岭。现时台湾绿营只能用省籍情结,族群情结来对付马英九,但长远来说,泛绿阵营要用法理的手段去对付蓝或绿营内所有有可能跟北京谈统一或合作的人。

北京应要求华府也做“负责任的利益相关人”

应该指出,华府这次对国统会终止的理解,确是让北京吃了一记闷棍,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埃雷利在2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国的理解是国统会“未被废除,只是被冻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2月28日立即表示,中国敦促美方克守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做出的承诺,采取切实行动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不要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

但反过来说北京日后也可以更小心处理和更谨慎地跟美方施压。胡锦涛4月访美时,理应向美国总统布什提出要求:假如日后台湾制宪涉及一些对统独议题有深远影响的改动,华府应该先跟北京就事件涉及的核心内容达至一定谅解,像何谓“废除”,何谓“独立”等问题,双方实在不应让第三方有游走操控,把中美玩弄的空间。况且,既然华府要求北京做“负责任的利益相关人”,北京也应该有权要求华府也做“负责任的利益相关人”;台海如因为美方不断袖手旁观而出现冲突,中美只会一起成为输家。
   0


热门专题
1
AI
6
万维专栏
11
以哈战争
2
大S
7
洛杉矶大火
12
巴黎奥运
3
川普
8
叙利亚
13
三中全会
4
俄乌战争
9
苗华被抓
14
中共两会
5
中美冷战
10
美国大选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