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马铭来稿:阿扁废统后岛内之势态分析

www.creaders.net | 2006-03-06 15:49:39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万维读者马铭来稿:先看几则相关消息。



2006年 2月27日,台湾 228事件纪念日前一天,阿扁宣布废去国家统一纲领,并就此作七点声明。



第二日,在228 纪念仪式上,陈阿扁总统几次问马英九市长,"阿扁错了吗",当时英九铁青着脸,一言不发。事后,只是由国民党部发表了一个声明说,阿扁执政心态、诚信、说话场合都错。



同时,台湾人等15 个台湾社团召开示威大会,喊出"总统加油!再加油"。一些独派大佬也纷纷亮相-

辜宽敏,主动爆料说, 2005年他到美国华府,对美国人说「我们以后走的路就是这条路」,「如果你们不欢迎,但是也不要反对」。辜进而指出,美国国务院及白宫近来的谈话,「通通是替我们讲话嘛」,要跟美方好好地沟通,最好就是『我们做照做,解释是他们去解释』。



前总统李氏岩田政田更是壮言豪语:「 700颗飞弹,我说真的,你打一颗试试看」 。这位前总统往往能说出一些台上的民进党不便出口的话,而且能在关键时刻为台独指明方向:"坚持台湾主体意识,台湾一定要和大陆分割清楚"。



比较而言,大陆的反应此次还算平和。 26日,扁正式宣布废统前一天,由国台办发表声明,"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 28日,胡锦涛在与瑞典国防部长见面时说,"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逃脱不了失败命运"。 3月2 日,温家宝应约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提出"台湾当局决定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是对国际社会普遍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和对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严重破坏。"



但是,在27 日的当天,一些北京学者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公布废统不会导致战争,只会令中共充分认识到台独正在加紧活动,从而促使中共提高警惕,提升军事预警级别。



中共军方反应如何?在 2月下旬,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在南京战区部队调研时强调"加紧军事斗争准备 ",这倒也不奇怪,近几年来中共一直在加强军力,各种规模的军事练兵不断举行。值得注意的是, 28日国防部长曹刚川在会见瑞典国防部长时说"中国提高军队现代化,根本无意威胁任何国家",这个谈话固然可认为是对流行的中国危胁论所作的解释,以消除来访客人的疑虑,也可以认为是一句隐而不发的话,"在目前的台湾形势下,希望各国充分理解中国军方的所承受的压力。"



再回头来看看台湾,为什么民进党人物在阿扁宣布废除国统后,这么嚣张?按一般人理解,既然得了便宜,就不要卖乖了!?原来是另有内情:



废统的废字在英语中怎么讲呢?美国和台湾官方的翻译都是用的" cease",按语言学家讲这个字语气较平和,其内含是如果事后大家反应都不好,那么因为只是在cease而已,可以再恢复原样。这是台驻美代表李大维费时多日,从百科全书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英文字,而起初台湾想用 abolish这个字眼。因为用了cease 这个字,才让美国点头同意宣布废统。



因为这个字用得妙,在阿扁宣布废除国统后,马上有美国日本官方代表表示 "他没有废除(abolish)国统会 ","日本政府已「留意」到台湾方面表明「没有改变现状之意」的内容,同时重申日本「不希望台海两岸发生军事上与政治上对立」的立场" 。



至此,世人已经明白,之所以此次阿扁勇于废统,是在与美国进行良好沟通之后,并由美国日本为这个废字作了背书。



对此,中共当然不满意了。 28日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发布会上敦促美方"认清陈水扁"台独 "分裂活动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恪守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作出的承诺"。



什么样的承诺?不统不武,美国处中间,并确保双方保持现状。保持现状是个关键词,而这次陈阿扁敢于宣布废统,就是因为美国日本认为"这并没有改变现状",希望中共保持克制。



而中共明知台独小胜一场,明知这根本不叫保持现状,可是美国日本非要这么解释,中共也没更妥当的办法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在这种局内人都心知肚明的情况下,明知中共窝着火,台湾岛内外的一些人物却纷纷出面刺激中共:



美国前驻华大使李洁明在接受美国之音( VOA)的采访时,把阿扁宣布废统的原因/责任推到北京头上,"中国应当坐下来跟台湾对话。中国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跟国统会、或跟陆委会坐下来谈谈统一的问题。国统会无所事事,被关闭是必然的。 " 这位美国前驻华大使逻辑和表达是惊人和奇妙的, "中国人正试图让美国向台湾施压,他们问我们能做些什么?应当怎么办?这不是美国的问题,这是他们的问题。为什么台湾和北京不能自己解决问题呢?干嘛要把美国拉扯进来?" 中国要想解决问题就应当自己坐下来跟台湾对话,而不是依靠美国向台湾施压。



好一个"这是他们的问题,干嘛把美国拉扯进来",本来大多数华人认为,中间如果没有美国,大陆和台湾的事不会象现在这般复杂。李洁明的这凡话,虽然是非官方的态度,但也是恨恨地在刺激着他人的敏感神经。



同时,岛内独派也不想保持克制。他们当然认为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胜利。辜宽敏露骨地说"我们做照做,解释是他们解释"。这不是把美国维护台独的苦心给出卖了吗?



毕竟,辜宽敏是台独功成身退的老队员了,其话虽然有从份量,但也不妨大局。可是一些民进党政府的主要成员,却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阿扁宣布废统后,总统府秘书长陈唐山和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在台北联合举行了记者会。这两位,一位仁兄一位仁弟,一哼一哈,如此解释道:我们找了一个法律上的名词 CEASE TO FUNCTION AND CEASE TO APPLY。采用" 终止"这个词汇很重要,说出来之后,全世界都在听,所以必须附加英文,以便更加?嗜贰5奔钦呶实剑?为什么在正式宣布之前大家都在吵吵着说要用"废除 (abolish)",可是最后却变成了"终止"(cease) ,那么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这两位都一口否认二者之间有任何区别。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嘛!这不是打美国人的耳光吗?



事态发展这种地步,面对着这股越烧越旺的大火,美国只好故计重施,于是在外人看来"美国政府对陈水扁终止国统会的态度在 3月2日急转直下":



We expect the Taiwan authorities publicly to correct the record and unambiguously affirm that the February 27 announcement did not abolish the National Unification Council, did not change the status quo, and that the assurances remain in effect(我们希望台湾官方明确而不含糊地表示,2 月27日的宣示不是要废除国统会,也没有改变现状,并且再次保证,陈水扁的所有承诺继续维持有效) . Our understanding from the authorities in Taiwan was that the action Taiwan took on February 27 was deliberately designed not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as Chen Shui-bian made clear in his 7-point statement (据我们从台湾当局取得的了解是,台湾2月 27日所做所为其用意不在于要改变现状,一如陈水扁在他的7 点声明中表明的).



在台湾问题上,历来,美国作为救火队员,是称职的。而且美国的这种救火工作,在华人世界中还是有影响的,一般人是很少会琢磨背后的故事,只要见到美国人出面了,两岸依然保持着面子上的相安无事就足够了,虽然这种平定是暂时的,随时会起变化的,那么普通人依然认为可以舞照跳马照跑。



美国的救火工作也是起作用的。 2日美国要求台湾公开澄清是终统而不是废统后的第二天,台湾立法院召开院会总质询,在会上从上午到下午,在野党立委如大家熟悉的蒋孝严李庆华等再三逼问民进党的大佬行政院长苏贞昌"国统会到底还在不在",而苏氏始终不正面回答这个在不在的问题,但否认是在欺骗美国,称"阿扁废统公文中是终止运作国统会,终止适用国统纲领,而且中英双方面都很清楚,中文用终止,英文用 cease"。马英九则指出,到底是废除冻结或者终止,不管用什么样的用语,也不管用什么样的动词,到底国统会跟国统纲领是不是还存在?



民进党现在的狼狈相,相比两日前的民进党团的洋洋得意,简直判如两人。早在 27日阿扁下午公开宣布废统之前,国民党亲民党等在野党联盟表示,如果阿扁废统,他们将"以罢免总统或公投复决废统案的方式,进行全面反制"。对此,民进党团书记长叶宜津及诸多立委表示"欢迎":

在野党要想罢免总统必然在全体立委中有半数以上同意,但是根据目前席位情况,这是很难达到的。如果在野党执意罢免总统,在立委中无法达到半数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公民复决案",而这个公民复决,最后结果将成为台湾统独公投。对此,民进党欢迎之至,因为就统一还是独立进行公投是民进党求之不得复而求之再求之不得的局面,只是限于美国的政治压力和中共的武力统一威胁才不敢贸然行事。



为什么美国频频灭火?这种救火工作,自从民进党正式走上台湾政坛以后,是美国最头痛的一件事。



独派大佬辜宽敏曾对美国的喊话,"你们愿意台湾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吗? 明明是不愿意嘛!"可是美国又不能眼看着台湾在台独玩火的过程中失去了控制。按美国智库CSIS资深研究员米德伟的话「整体来讲,(美国)传给陈总统一个非常强的讯息 ---不要搞乱我们。是,他有政治资产(要顾),是,美国对此感到同情,但不要搞乱美国的资产,美国的利益。 」



美国对台湾的底线要求就是,不要把美国搞乱了。美国自有他的全球大计。比如在 2006-2008年这三年内,中东伊朗,东亚朝鲜半岛,中亚,中国东海等每一样都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的热点和焦点。而对形势的把握,需要美国在几个大国之间进行周旋,进行多项利益交换后,并且层次不能错,前后顺序不能错,才能不出乱子。这不,当台湾的阿扁宣布废统的差不多同时,布什总统正在印度访问,并且与这个拥有核武器却拒不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国家签署了民用核合作协议,虽然此举颇受国内外非议,但是因为符合美国的战略步骤而能排除众议得以实施。可是,现在台独势力在废统方面的玩火动作,不是要把美国的这几年的计划打乱嘛!



美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但是台湾独立势力也有自己的打算。自上台以来,民进党就频频人为制造热点,力求把美国拖进来。美国当然不会上当,被动地让台湾牵着鼻走。美国大叔的态度很明确,无论是要独立还是要实现其它什么目的,美国要绝对主导。



美国主导,是美国对台湾及日本历来的态度。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日本台湾控制得历来不错。但是进入 1990年代后,日本台湾屡次给美国制造事端。日本表现还比较乖一些,不与美国明着来,这符合日本历来的谋定而后动的特点。而台湾却搞得有点过头,美国说你利用岛内的民主力量把选举活动把护台湾运动搞得再火,我也没意见,但是不能把这股火烧到我美国头上。



就美日台三者关系来看,日本实际上历来是作为台湾独立分子的大本营而存在的。 1950-1960年代,日本是台独的海外基地。只是中间有几次,日本迫于台湾国民党和美国的压力,把一些台湾独立分子递解出国。此后,台独发现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美国身上,于是从 1970年以后,美国成为台独的主要海外基地。这是以1970 年台独精英黄文雄在纽约刺杀来访蒋经国为标志的。这个黄文雄早年在日本从事台湾独立活动,在剌杀失败后被捕,但是在交保候审期逃逸。1996年,回到台湾,提倡台湾人的人权,被阿扁奉为上宾,称黄 70年勇于做了一个台湾人应该做的事情,是台湾的良心。并遵从黄的策略,提出"人权外交是台湾外交的工作重点"。近来,在日本出版的引起一时轰动的《中国入门》一书,黄是这本书的"监修"。这本书中明确提出"日中文化摩擦と文明?n突、中国人民反日の狂奔、中国政府反日の?s史、近代中国の?s史、世界革命から中国???丐亍⒚宰撙工刖薮蠊?家",这六个观点就构成了这本书的全部六个章节。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日本也是作为台湾独立势力的主要智囊而存在的。如果说美国干涉台海局势是一只明显的手,那么日本绝对是一只忽隐忽现的手,一只目的阴暗手法独特的黑手,一只绝不小视极有可能严重影响台湾局势的强力之手。(因此,有人提出,近 10年来,出兵台湾根本不如出兵东海,力虽不直向台独,但却是一箭双雕,效力会更加明显。此是话外,暂不叙。当然中共也不是呆子,只是陷入诸多复杂关系之中,与美国处理日本台湾关系时的难堪有异曲同工之处,中美有时也不得不暂时联手以应付东亚形势。)



美国对台湾独立势力和日本的这种关系,并不是一无所知,有些事也心知肚明,但是美国处在复杂的关系之中,有些事情也经常被动地陷入困境。简而言之,美国想利用日本台独来围堵中国大陆,但是对二者又很不放心,特别是对日本。台湾毕竟势力单薄,而且在野的国民党势力依然庞大,更主要的是国民党与美国关系流长而深厚,是美国在台湾发扬其影响力的一支重要力量。



因此,自从民进党上台以来,台美双方一直在力求主控权方面展开了角力。比如,就此次 3月2日美国对台湾的明确要求之声明,如果剥开外皮可以看到,对美国来说,问题的重点不在于台湾问题这个本身,而是美方感受到近些年来"很不了解台湾政府的想法""这个台湾政府下一步又会搞出些什么来呢?" 陈阿扁执政6年来,也是美国与台湾政府关系冷淡的 6年。美国的想法就是你有什么事你得先让我知道,也就是说你不能损害美国的利益并且要保证美国的利益,在此大前提下,大家可以一起商量着怎么做,美国怎么能更好地帮上台独的忙。可惜,台独经常点火,而且一些独力人士不理解美国的苦心,认为美国动不动就在事后批评台湾约束台湾,是不是不挺台湾了?一些人还准备到美国驻台机构进行抗议。美国对此又气又恼,说你们怎么就不理解我们的苦心。每次点火事件后,我们出来再三宣布保持现状的一贯政策,一则这是国际政治运作的常规,二是在帮你们的忙减少事态的严重后果影响。



一言之,双方在沟通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面对美国的多次不满,按说此次民进党很用功,积极改进作风与努力与美国沟通,在公开宣布废统前一两个月就与美国进行了商讨,比如就废统的英文翻译问题,双方作了很好的沟通达成了谅解。



可是这次,在正式宣布废统后,台独势力的得意忘形的表演,却不得不让美国人重新思考"这些民进党人到底想做什么,现在的局势是我美国能控制得了吗?",因此才不得不再次出来灭火,同时警告民进党不要再玩火了。



民进党近年来对美国的官方态度,也在民间造成了对美国的两种不同态度,尽管表面上这两种态度都很在意美国的反应。一是,传统态度,希望美国能负起台湾这个大局,故而能认真地考虑美国的态度。二是,一种变异了的态度,希望美国挑担子,但又不愿意受美国的控制,于是每做一件事后,极欲了解美国的态度,从中看一看还有没有新的机会可资利用。



如果只是简单地分类,而不作更深地分析,我们可以这么认为,这两种民间态度分别代表着两种民心,一种倾向于泛蓝色的倾向于保持现状的,一种是倾向于深绿色的倾向于极端独立的。



从李氏岩田政男执政以来,台湾岛内最热闹的词就是民主选举、台湾人的人权、本省人和外省人、爱台湾护台湾。一曲用闽南话唱的《伊是咱的????》"一蕊花,生落地 ; 手?渴郑?心?B心",直唱得荡气回肠,悲情万分,百万人228手牵手心连心护台湾活动。如此,你来我往的,台湾在这几年内确实被掀翻了天。而且不少人认为这是民主之花在台湾结出了硕果。



可是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台湾普通来说,除了热闹外,更多感受到的却是民生不济生计日益艰难,相比于从前强盛的经济形势,老爸只能对儿子说,象你这个年龄在 1980年代我就第一次开上了车买上了房,现在你嘛只要不跳楼不自杀就感谢祖先了。对于国民党和民进党的表现,老爸喝几杯酒后,除了从独裁大骂到玩弄民心民意外,最后的结论竟然是台湾只有选民没有公民。



在民主选举和人权独立的刺激下,台湾种群分裂已成不争的现实。尽管各派政治人物,在选举以后,总要到台上发表讲话劝导大家团结一致共护台湾。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一些极端语言和行为,着实刺痛着每个人的心。象"外省人=中国人=共匪=卖台湾","本省人再不沉省就要被外省人屠杀哟",这类话语时常被听到和被脱口而出。



"民主选举、人权自由"及"台湾本省(民族)独立"是台独势力在岛内重点炒作的两项话题。在这两点上,民进党得分不少,也保住了总统位置连选连任。但这两项,也是双刃剑,民进党也不得不吃夹生饭,恐怕局势并非台独所期望的和所能控制住的。



此次阿扁宣布废统后,台湾岛内,对于民进党的表演,民间、在野党等各方面各有不同的反应。



第一反应时间,台湾不少论坛上出现了《如果明天战争,你选择什么?》和《假如陈阿扁明天死了》等类的讨论主题。当然了,肯定是人们被自然划分为蓝绿两色,不管是愿意不愿意,也许你只是出于真诚地思考来表述真实的感受,但是在他人看来,你不是蓝就是绿。在这两个讨论贴子中,很多人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政客的无耐和发泄对他们的愤恨 ;也表达了对中共军队屠城的担心,和对平时利用台湾关键时刻却逃离台湾的强烈不满。 不少人在喜笑言骂中,表达了对当今台湾政坛的真实感受:

"所有的贪赃枉法弊案连连都是躲在所谓言论自由这一把伞之下,民生经济问题无法解决就只会炒作统独议题族群问题,这样的执政者还有什么资格躲在言论自由之后跟讲什么人权呢?"



在阿扁宣布废统后,在一些人的支持下, 3月2日一场打着"抢救台湾本土产业"的大游行大抗议又向台行政院进军。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段时间内,台湾业界纷纷在讨论着 "大陆黑心毛巾"的话题--大陆用回收棉纱制就的劣质毛巾在台湾搞倾销。



事实究竟如何?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其中水分很大。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对于大陆黑心巾,不少出售毛巾的商家,包括大润发、爱买、特易购等业者都表示,卖场中所贩卖的大陆制毛巾并不多,反而是以越南制为主,台湾毛巾厂商到越南设厂?u造的毛巾产品,才是量贩店的销售主流。同时,在经济部贸易调查委员会 2日举办的听证会上,大陆毛巾业的代表指出,那些要求制裁大陆的台湾毛巾厂家,其中部分业者未在经济部或县政府办理工商登记、工厂登记,也有业者是 2000年即已歇业,还有业者根本已经将厂迁到越南,甚至本身已扮演进口商的角色。



看来这场热闹的游行,炒作的成分很大。而这场游行所反映出的经济问题与政治挂钩的现象,近年来在台湾并不少见。台湾的社会正在形成某种"政治正确性"风气,无论什么罪脏,你只要往大陆中共身上一推,准能确保你在台湾社会上具有绝对的政治正确性。



以上是在非权力领域的一些反应。以下是亲民党国民党等在野联盟的反应。



早在阿扁正式公布废除国统之前,在野党联盟就扬言要罢免总统; 28日以后,亲民党明确提出要对陈水扁提出「弹劾」,未来只要获得过半立委连署成案、2/3立委支持,并经宪法法庭判决成立,陈水扁将成为史上第一个遭弹劾的总统。亲民党的法律依据在于宪法增修条文规定,"若总统、副总统触犯内乱外患罪,立法院要提出弹劾案"。



立法院亲民党团提出七点主张,要求陈总统、驻美代表李大维、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到立法院报告废统案对台美关系的影响,除此以外,要求全面中断民进党提出的法律案协商、让立法院在不妨碍监督下无限期停会,也强调将不排除发动大规模游行以示抗议。



对此,立法院长王金平提出折中案,可以要求行政治院长苏贞昌到立法院作相应的汇报和接受质询,于是在出现前述的,蒋孝严李庆华等再三逼问苏贞昌"国统会到底还在不在",而苏氏始终不正面回答这个在不在的问题的场面。但是王金平所主持的立法院,未能就罢免总统等重要提议形成共识。



在在阿扁正式宣布废除国统纲领后,王金平的反应是"冷静的 "。他只是呼吁政府多思考多讨论两岸问题,这样才能建造一个更和平的未来。他相信这才是台湾的生存之道,并借用一部作品的名称《压不扁的一玫瑰》来形容台湾,说到底能不能被压扁,就要看政府的智慧了。



对正在经历种群分裂的台湾社会来说,经过几次动荡后,极蓝极绿势力的影响力在民众的心中肯定要相应减弱,而象王金平这种走中间路线的,估计会在未来的台湾政局占据重要地位。



台湾的选民们绝不是精力旺盛不食烟火的狂热分子。台湾近 20-30年打下的这么好的经济基础,是经受不住没完没了的折腾的。台湾的可折腾容量是有限的,而且屡经折腾其弯曲程度已经达到最大限度的台湾社会,逐渐开始反弹了,以寻求新的一种平衡。在新的平衡状态下,分割的种群可以舔舔伤口,民生可以暂时得以休整。虽然,我们可以说,在蓝绿纷争的大局下,双方的选民们还会不时地再陷入疯狂。但是这种激情却正在变得越来越少。在年前台湾的县市乡镇选举中,民进党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绿色选民的热情与上一次选举减弱不少。绿色选民对遥远不可及的政治选项已经开始失去兴趣,更加关注本乡本土的民生建设。在这次县市选举中,有选民质问一些绿色候选人,上次你的承诺说要给我们拨多少钱建这个建那个的,什么时候实现啊?看来,一些绿色候选人轻易把承诺出口,而且一开口就是狮子大喷火。气得阿扁直骂,欺下瞒上。 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其内部的团结一致,其操纵政治的优良表现,并不能保证他们在政坛上的取得胜利和得到的应有的位置,因为民间选民的力量要开始反弹了,政党对选民的强大影响将要隐去,而选民对政党的反向影响会越来越强。在选民的反弹情况下,国民党和民进党都难免要经受内部分裂的考验,而且将出现第三方党第四方党,台湾政局将出现重新洗牌的情况。虽然现在这么说为时还早,但是在未来的 10年内,重新洗牌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实际上,"国民党/ 亲民党"对"民进党/台联",这两幅对子,可以认为是双方内部分裂政坛重新洗局的先兆之一。



从个人性格和多年的政治风格来讲,王金平是一个游刃有余四面灵光的人物,其言行中性色彩偏多。而事实上,不仅王金平,自马英九上任以来,国民党也想摆脱极度深蓝的形象,向中性色彩迈进。但是,对国民党来说,历史的沉积和现实的挑战,使得他们的所扮演的角色十分复杂。



对于国民党这种角色扮演的复杂性,我们可以从半个多月前马英九对欧洲的访问看出一些端睨。马英九在 2月14日访问英国时,在伦敦政经学院演讲《跨越对立:东亚和平的新愿景》,在这篇演讲中,马英九回顾了国民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光辉历史,并着重提出台湾必须尽力与中国大陆达成可能的和解,提到中华民国的现行宪法是一中宪法,所以不排除以两岸的终极统一作为台湾人民的选项。并在随后的采访中提出一些小建议,如不排斥大陆人加入国民党,台湾可以采用大陆的汉语拼音作为汉字的注音方案。在结束访问欧洲返回台湾之际,他又提出更提出 16字真言"维持现状、统独休兵、务实开放、全民打拼",强调要两岸和平、朝野和平,全力发展经济。



这是马英九上任以来,最光彩动人的时刻,但是在执行具体政策时,国民党却时时显得笨手拙脚,暴露出其潜在的矛盾心理。就在马英九访问欧洲期间,国民党部于 2月14日,在绿色浓厚的台湾《自由时报》头版刊登广告,以 "台湾的务实道路"为题,强调台湾要保持现状,广告说: "台湾未来可能有很多选项,不论是统一、独立或维持现状,都必须由人民决定"。眼尖的人马上指出,这不是把台独也作为国民党的任务选项了吗?马英九不得不出来灭火,说这是误解;说国民党历来是把保持现状作为首选,但是对于统一,国民党是没有时间表的。



按台湾的近年来的政局发展形势,国民党正在逐渐丧失其独立角色的地位,无论是从意识形态方面,还是从实际影响力方面。这种丧失,虽然不是始自李登辉,但是从李上台以来就呈逐渐加速之态势。任何一个政党,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欲力保往昔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和声望,是很不容易的。于是对他们来说,变成全民党,以求得全民的支持,似乎成了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但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在局势变化中,反而是有显明特点的政党更容易得分。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固然不少。但是从内部来看,其心同必然其力钻,一个号称全民党的政党是一个不稳定的集合体。而民众对一个不坚定的政党,往往会产生诸多疑问,怀疑他们的应变的能力、成就事业的能力。事物的这种发展规律,对于中国的国民党史和共产党来说,以及对于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来说,同样都是适用的。



台湾在不长的时间内,从权威统治进入全民大选举的社会,所释放出的能量超乎常人的想象。权威统治下,民众们虽然不满意官僚专制,但是民众在蒋经国为首的精英统治中,给社会划出了目标相当单一的任务。而在民主选举初始,民众面对诸多选择。于是各种政党可以提出各种真真假假的社会目标,以赢取选民的支持。各种势力和人物角色浓抹浓装出场,其中不少人物是冲着选举而来,摇身一变,变成了专门的选举人才和纯粹的政治动物。他们只关心选举结果自己能否上台,而不在意身处于什么样的政党,而这个政党的奋斗目标自然更不会成为他们的中心话题。国民党失败原因之一就在于自己成员的追求多元化,团体的目标涣散化,这种情况下,他们是很难应付民进党的咄咄逼人之势的。而民进党呢,虽然是靠"意识形态"起家发家,众同队员大都还能聚集在台湾独立这一大旗之下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也混杂着许多以争权夺利为目标的成员和政客们。一旦民进党上层的权力出现了真空、内部失去了强势人物,就会表现出内部倾轧相互斗争的态势。这已经在如何确定阿扁之后的党内领导人过程中,表露无遗了。所以说,民进党的实际情形并不如他们的坚牙利嘴那么表现得坚定和顽强。就其实质来看,民进党是打着民主旗号却实行的是权威统治 —-在意识形态上,给全民灌输台独思想,力求以此意识形态统治台湾;在民主实践中,鼓动民心制造民意,以此来打压其他政治力量。就目前状态来讲,在台湾什么是真民主什么假民主,还需要选民们多接受几次政治洗礼,在大悲大喜中多过几次,才可以有能力识别出真假来。



闲话少叙,让我们回到美国与民进党互动关系中。现在,国民党依然是美国在台湾的重要依靠力量,而国民党手中的一张大牌就是美国的支持。只是近年来,美国在对国民党的支持力度上,经常让国民党感到委曲。往往是国民党在最后遵从美国的意思,维护了台湾政局的稳定,可惜的是国民党的这种委曲求全,并没有让台湾人买账,在台湾的民心民意上,国民党与民进党相比,失分不少。



马英九刚在欧洲大大地风光了一把,没几天,陈阿扁就提出正式废除国家统一纲领和相应机构, 这无疑给国民党的造势活动重重一击。就阿扁宣布废统后的几天发展情况来看,国民党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反制民进党。只有一个重要的放风消息颇引人注目:3 月19日至27 日,马英九将赴美国访问。外界敏锐地感觉到"是不是马市长到美国寻求支持来了,向华侨,主要是向美国政要讨声援来了"。马英九将回到自己的母校哈佛大学发表演讲,就两岸关系及国民党的"大陆政策"等进行具体阐述。马英九的核心幕僚称,如果时间允许,马英九将会用"不期而遇"的方式与美国参众议员及国务院官员会面。至于在 3月12日,国民党现在积极筹划准备发动的"人民做主拼生活,统独休兵救台湾"大游行,虽然名头很好,符合民心,但是短期内不会产生太大实际作用,估计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



但愿,国民党这个百年老树能发出些新枝产生些新力,在这次的美国之行能找到些支持,激发出一些新的主意和政策主张来。如果说,国民党只要能完成老枝焕发新春的任务,其在台湾历史舞台上还能表演一个相对完整的时期 ; 那么,对于民进党来说,却犹如靠兴奋剂来刺激高速奔跑的选手一样,一天不注射就很有可能倒下去,或者自我分化,彻底改弦更辙重新作人。可以这么说,民进党是台湾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异数,它产生于长期以来外界对台湾的严重影响之下,它产生于内部对民主的呼声之中,是民主土壤上产生的一个异数,这种异数不让它产生都不可能。民进党内部的驱动力正在减弱,他们正逐渐把所有筹码都押向外部力量和外界的变化上面,冀图于乱中取胜、火中取炭。



台湾独立的概念不会轻易从台湾人心中抹去,但是全民再也不会陷入极端的独立活动中去。极端台独所能运用的手段越来越少,所能得到的社会支持也会越来越少。对台湾来说,其独立与否,不取决于台湾岛内的形势,而是取决于美国中国日本的互动关系,取决于大陆是否能稳定发展和具有坚定的毅志;但是对台湾的民众来说,他们的民生和社会发展却是实实在在地掌握在他们手中。



总而言之,国民党处于尴地位,估计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找不到确切的感觉。而民进党正在逐渐向越来越狭窄的胡同走去。与此同时,台湾民意和民间力量的反制将要发挥作用,第三种第四种政治力量将会产生。



但是台湾的前途何在?在某个积极关注台湾民生的政党执掌下,一切主张统一的华人,能积光明而广大的智慧,走出一条顺利统一台湾之路。


2006年 3月4日
   0


热门专题
1
AI
6
万维专栏
11
以哈战争
2
大S
7
洛杉矶大火
12
巴黎奥运
3
川普
8
叙利亚
13
三中全会
4
俄乌战争
9
苗华被抓
14
中共两会
5
中美冷战
10
美国大选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