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昨天保住高市执政权,对原本处于风雨飘摇的陈水扁,无疑取得了任期最后一年多的权力基础保障。沉睡办如何运用这最后的任期,民进党内权力结构、修宪等议题,都将是扁可以挥洒的空间。
联合报报道,曾宣示不再参与选举活动的陈水扁,连日南下为陈菊助选,更在最后一夜站台;扁不惜自毁承诺,表面上是帮低迷的民进党选情加温,实质上是为自己打一场政治权力及势力范围的保卫战。
过去半年多来,“第一家庭”成员利用特殊身分享特权、牟取不当利益的事一再被揭露,尤其扁拿假发票核销“国务费”,更让人瞠目结舌。过去曾是最佳助选员的扁,一夜之间成了党最沈重的负担。
尽管嘴里不说,陈水扁心里明白,这次北高市长选举对他而言,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信任投票。选前扁声嘶力竭,甚至喊出南下定居,与高雄民众“搏感情”,让外界再次看到“候选人陈水扁”的身影;深陷政治困境的扁,意图藉这场选战为自己寻求“翻盘”。
选举结果揭晓,高雄市陈菊当选,让陈水扁最后一周的辅选,可以得到加乘效果。不管外界如何解读陈菊的胜利,陈水扁最后关头的加持,都会被列为胜选原因之一。先前陷入机要费风暴的陈水扁,宛如强心针,陈水扁任期最后的春天,可以从高雄重新出发了。
这次选举结果,让党内对扁质疑的各种声音,暂时停歇。“四大天王”中,力挺扁的游锡堃,可望成为扁稳住民进党的要角。而苏贞昌,也没有主动切割的理由,仍须与扁维持某种关系。北市长选得漂亮的谢长廷,自然也不会与扁决裂。
陈水扁卸除北高市长选举的危机,未来将面对的就是“国务费”是否被起诉,以及明年底“立委”选举、后年“总统”选战三大考验,陈水扁过一关是一关的因应方式,似乎让他在时间和空间中都有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