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社评:马英九如背弃国民党 毁于一旦

www.creaders.net | 2007-02-17 19:42:46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645)this.width=645" border=0>

马英九如果背弃国民党,他的英名毁于一旦


       马英九闭关两天后露面了,在闭关的两天中,马英九有无顿悟?这要看马英九的第一步是怎样走出去的。尤其是马英九会不会形成一种新的心理障碍,与国民党的关系陷入迷惑期?

   据中评社评论文章,昨天的消息称,由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牵头的连王马会,经过两个多小时详谈后,于下午一时多结束。三人一致表示,会谈气氛良好,并且达成了强烈的共识。其中最重要一点共识,是确定只推出一组最有胜选希望的组合参选2008年大选,至于是谁配谁,则在春节后再作实质协商。

  由是观之,马英九与国民党的关系仍将紧密,不会出现恶化,所以,讨论马英九会否背弃国民党的问题,可能是一个假命题。但是,有必要注意到,一股力量正在使劲推动马英九与国民党的分离。故此,讨论相关问题,敲一敲警钟,未必突兀,更非不可。

  马英九辞去中国国民党主席之后,他个人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逆转。原来,马英九是一党之魁,能够领导和推动党的走向,更能充分利用党的力量。现在,马英九是普通党员,要服从党中央的决定。也就是说,马英九与国民党的关系,从原来的主动关系转变为被动关系,从主导关系转变为受制关系。马英九如何面对这样的关系转变?能否突破可能形成的心理障碍?事关马英九的成败。

  中国时报有一篇文章说,马英九的核心幕僚分析,现在的政治现实是“马英九大于国民党”,但马英九如果一直搅在党内程式里,不管是参加连王马协调会,或者是卷进党内修改内规的争议里,就只是“国民党的马英九”,而不是“台湾的马英九”,幕僚直接建议,马英九其实可以跳脱出来。

  所谓的核心幕僚有无其人不得而知,但是反映了马英九有可能堕入的迷思。马英九面对着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时候,有三种迷思:一,人与党谁轻谁重?二,人靠党还是党靠人?三,人在前还是党在前?如认为党重,马英九会诚恳地接受国民党的协调。如认为党靠人,马英九会继续坚持自己的思路而不妥协。如认为人在前,马英九可能会另起炉灶。
 
如果马英九真的认定自己是“台湾的马英九”,而不是“国民党的马英九”,马英九必进入政治歧途,为什么呢?

  第一,中国国民党是一个政治组织,但代表着一种政治理念,马英九长期以来是这种理念的代表人物。国民党与马英九互溶一体,密不可分。如果一定要撕开,只能是两败俱伤。

  第二,马英九如果抛开国民党,凭藉个人之力,独立参选2008年大选,那么,马英九必毁掉国民党执政前景,撕裂泛蓝阵营,助长民进党气焰。马英九将成为泛蓝的罪人。

  第三,马英九如果天真的要做“台湾的马英九”,那就意味着要向所谓的本土靠拢,说穿了,就是要争取所谓的中间力量的支持。放弃蓝营的基本盘,马英九毫无胜算的可能!肯定败得很惨。

  上面的三种假设,马英九其实看得很明白,不顾一切冲入如此败阵,可能性不大。但是,马英九之孤傲性格,加上对自己太自恋、太自信,容易在冲动之下,踏进乱局。更加重要的是,国民党会不会发生内乱,反马拒马的力量抬头,堵马于党门之外,马徘徊而不得入,只好独赴疆场?

  打个比方,国民党中央经过内部磋商,无法达成统一意见,没有共识,那么,马英九很可能拂袖而去,义无反顾地投入独立参选,于是乎,2000年的蓝营的大败仗重新展现在2008年。

  中国时报的报道还说,马英九核心幕僚指出,马英九上任500多天,改革国民党的企图心旺盛,“但老实说,马英九的改革成绩,的确没有很让他满意。”既然无法让国民党变成“马英九的国民党”,反而是马英九变成“国民党的马英九”,整天搅和在党内权力斗争里,“那还是原汁原味的马英九吗?”

  要反问的是,如果马英九脱离国民党,成为国民党的恶性竞争对手,成为裂解蓝营的刀斧手,成为2008年大选的绊脚石,“那还是原汁原味的马英九吗?”马英九如果背弃国民党,他的英名毁于一旦。这是我们要重复强调的。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视频疯传 中共牛皮又吹破了
2 DeepSeek:一场悲剧的预言?
3 史无前例!川普政府宣布:撤换这4大媒体
4 惊曝:中国拟与美国恢复2020年第一阶段贸易
5 突发:大S离世 家人证实消息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