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外传媒喜欢以 “平民总理”来形容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中外记者会一开始,和每年一样,温家宝都说自己看互联网,看网民的心声。
他又特别在记者会上提到就在昨天下午,收到了一个代表转来的一封小学生写给他的信,他说自己多忙都亲自用毛笔给孩子们回了信,鼓励他们。
除了处处拉近自己和市民的距离,他喜欢引经据典,增添温情。
在回答民生问题时,他认为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 他说, “记者也许问,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在回答两岸关系时, 他说, “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谈到香港主权移交十年之际,他说, “我衷心希望香港更加繁荣,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和谐!紫荆花盛开了,今年花儿红了,明年花更好!”
“挑衅性”问题
总理温家宝在中外记者会上共回答了11条问题,其中8名提问的都不是大陆记者,第11个发问机会是温家宝特意要求让外国记者提问。
和大陆记者注重民生相比,外国记者的问题,某程度上都是带点 “挑衅性”的。
如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质问中国政府为甚么在去年没有达到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的目标?美联社记者质疑中国进行反卫星武器的试验和不断加强军事力量与和平发展相矛盾?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记者便问为什么中国政府仍然视达赖喇嘛为一个民族分裂分子?
对着一连串的 “为甚么”问题,温家宝都是以一贯严肃的态度重申中国立场。
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的政策性问题,除了法国《世界报》记者, 他的问题直接冲着温家宝。
这名法国记者问, “最近您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我想引述其中的一些话,您提到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您同时还说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要建设一百年。请问您是否意味着说中国在未来的一百年都不需要民主?”
这名记者又在问题中特别提到在香港出版的《赵紫阳回忆录》,书中提到中国要走向民主。
有关赵紫阳
和其它问题相比,温家宝花了超过十多分钟的篇幅来回答。
温家宝说, “你说我的文章讲到100年不变,说是100年不要民主,这是你误解了。我是讲社会主义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发达到比较发达,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要实现两大任务,推进两大改革。”
他重申, “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任何地区和国家,民主制度的状况、优劣,都要以实践为标准。”
有关《赵紫阳回忆录》提到中国要走向民主,曾经在1989年六四事件时陪同当时已经下台的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到天安门广场探望絶食学生的温家宝没有正面回答。
温家宝这样响应记者, “你说的书和我的观点没有联系,因为我也没有读过这本书。”这段有关赵紫阳的提问和回答都被官方新华社的报道删剪。
这次是温家宝最后一次以总理身份出席第十届两会的中外记者会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3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