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位当地传统媒体编辑称,“早些时候,借我100个胆子也不敢那样干。虽没有成文规定,但‘四大家一把手’的报道,以往都放一版,惟一的例外是全国‘两会’、市‘两会’期间,重要活动太多,一版无法容纳,才放在二版,而这样的情形,一年也就三五次。”因此,被业界视为“报纸脸面”的“要闻版”在坊间一直被戏称为“要人版”。
该编辑称,“以往,我们看到基层在全市甚至全国都有创新意义的鲜活实践、探索举措和感人的典型人物,总想放到一版,让‘报纸的脸面’好看些,但往往因为领导稿件太多,不得不被挤到二版,无比遗憾。”
报道还引述一项数据,今年1月和去年1月,均有“两会”。去年1月,该报一版共发231条稿件,对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市长王鸿举,市政协主席刘志忠三位领导参加的会议、讲话等报道有78篇,其中,20条为一版头条或假头条,68篇的标题中有三人的姓名。而在今年1月,232条稿件中,对这三位领导的报道为41篇,下降了48%;三人的姓名27次进入标题,下降了60%;一版头条或假头条则同为20篇。
《重庆日报》的这些动作,源于重庆市有关部门去年年底出台的一份文件。文件明确,会议报道原则上不以市官员是否出席作为报道与否和报道规格的惟一标准,也不绝对依照领导职务排序安排报纸版面和电视时段。除必须的程序性报道外,鼓励新闻单位从会议内容中采集有新闻价值的信息,组织生动活泼的报道。
有分析称,在钉子户事件被炒得火热之际,这则新闻的出炉显示了中共中央对被外界视为温家宝“接班人”的汪洋的呵护。而整顿党报头版的举措也显示了汪洋的个人政治智慧。有分析指,汪洋正处于第五代领导人的起跑在线。
“最牛钉子户事件”始于2004年9月,当时发展商计划改造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鹤兴路,开始跟该处业户谈判拆迁赔偿问题。可是,发展商未能跟这里一座二层商业楼的女主人吴苹形成共识。而这片地基的开挖一直进行着,这座房子就成了这个地方唯一的建筑,并被铲成了断水断电的孤岛。重庆市九龙坡区法院3月19 日裁定,限房主22日前搬迁、配合拆除,否则强制拆除。21日,吴苹的丈夫杨武抢在强制拆迁期限前住进已空置两年的房子,称誓与房子共存亡,因此曾是散打冠军的杨武,被一些传媒形容为“最牛钉子户”。又因为这次事件是《物权法》通过后的第一起指标性事件,“最牛钉子户事件”成为全中国关注的焦点。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四中全会现场 惊人一幕曝光 |
| 2 | 谜底揭晓!四中全会公布出人意料 |
| 3 | 四中落幕军委变动 习近平张又侠谁赢了? |
| 4 | 央视抬高胡春华 风头力压王沪宁 |
| 5 | 中共四中全会闭幕 高层变局揭盅 中委大塌方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