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友邦跑票,背后往往具有指标意义。1997年5月7日,世界卫生大会(WHA)针对台湾提案要不要排入议程进行表决时,巴哈马无预警弃权。11天后,巴哈马与大陆建交。这个痛可能是个案,但却清楚说明了为何台湾外交前线现在绷紧神经,全面严防中美洲出现骨牌效应。
据《中时电子报》报道,每年春秋时分,就是外交部“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阅兵期。台湾长期协助友邦经济发展,希冀的无非是每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WHA)、9月联合国大会(UN),友邦能在国际场域上为台湾发声。
11年来,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案总共表决三次,各在1997、2004和今年。不同的时空背景、不同的战术操作,但开出来的票却很雷同;反对把台湾提案放进大会议程的票数,已从128、133增长到今年的148国,赞成的票数也从19、升到25又跌落为今年的17国。
外交官直言,台湾每年如出一辙的“操兵”手法,已让多数友邦感到吃不消。对友邦来说,在国际间表态等于挑衅大陆;对台湾来说,投票背后往往带来援助成本的升高。不少友邦考虑台湾经济奥援、但不得罪大陆,“穷则变、变则通”的手法,已逐渐在两岸对决的国际场合现形。
近年来,友邦在国际表决上“跑票”的类型,俨然已可归纳为“缺席、弃权、生病或尿遁、按错、无投票资格”等五大类。尤有甚者还正大光明投反对票,1997年友邦贝里斯和南非,就是如此。
跑票的最大宗,以“缺席”为最,其中又可细分为年会的缺席或投票的缺席。如今年圣卢西亚因和台湾建交时间紧凑,未能及时派出代表与会;但近年来,一些友邦明明出席年会,却临时在投票时间消失,立场就颇令人玩味。
选择弃权的友邦,往往有国际现势的难言之隐。1997年,巴拿马投下弃权票,主因在当年9月巴拿马政府邀请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出席运河高峰会,受到大陆高度压力;去年危地马拉为了取得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席次,也在联大的联署中缺席。而对联合国维和部队仰赖甚深的友邦海地,则多年前就直接表达为难之处。
丧失投票资格的友邦多米尼加,则屡次因“没有缴交年费”躲过表态,WHA三次表决下来可说是无役“有”与,台湾也只能无奈回复“知悉”。
至于台湾如何分辨“投错票”的真假,官员说,表决究竟是“正面表列”或“负面删除”,确实很多国家搞不清楚;但表决机制很弹性化,如2004年表决时,台湾友邦贝里斯和甘比亚也一度搞错,但随即马上更正。但哥斯达黎加今年却迟迟未改,台湾当然了然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