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两则有关政党本身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是民进党也要“正名”了,欲更名为“台湾民进党”;二是又一个全新的政党诞生了,即“台湾农民党”。揣摩台湾政党的名称饶有风趣,其中不乏背后文章,甚至涉及到两岸关系及牵涉到统独议题。
亚洲时报记者空戒僧撰文报道,台湾目前的执政党民进党的全称是民主进步党,1986年9月28日创建于台北。日前,民进党多位党代表呼应党主席游锡(方方土)的“正常国家决议文”,在党内推动所谓的“国家正常化”,欲在6月30日举行的临时党代会上提出党章修正案,将党名“正名”为“台湾民主进步党”,即在原党名前加上“台湾”二字。
民进党本是台湾土生土长的“土产”党,冠以台湾似乎天经地义,不应大惊小怪。凡事就怕联想。民进党早就把台独写进了党章,长期以来一直秉持台独立场,现在突然“正名”,加注台湾,绝非寻常之举,而是一件非常耐人寻味的大事情。
民进党建党之初,台湾尚是国民党一党专政,还未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可以说,民进党的成立是非法的,最初的活动也是非公开化或半公开化。民进党的宗旨之一是宣扬台独,其本意应是一建党就想采用“台湾”二字。但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它能苟延残喘存活下来就已经万幸了,岂敢明目张胆地在党名前冠以“台湾”二字?
民进党是台湾唯一一个在解严前成立的非法政党,也是第一个名称中不含“中国”二字的政党。在当时严酷条件下,居然能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到今天在台湾执政的规模,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蒋经国“总统”“心太软”。蒋经国迫于时势,默认了它的出现,但对其附加了三项条件﹕遵守“宪法”、强调反共、与“台独”划清界限。事后证明,民进党没有完全遵守上述条件。
国民党政府1949年逃窜到台湾后,台湾一直是国民党一党独大,只有少数几个颤巍巍地依附在国民党羽翼下的“花瓶党”,如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国青年党等。在当时的台湾,包括中国国民党在内,所有政党名称无一不是以“中国”开头的。
1987年7月15日,蒋经国“总统”下令废止实施长达38年之久的“戒严令”。台湾随后开放报禁。1989年1月公布实施“人民团体组织法”,正式解除党禁。大概是因为长期党禁压制、禁锢后的剧烈反弹,一时间,英雄豪杰揭竿而起,牛鬼蛇神纷纷出洞,各路人马相继组党,形形色色的政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年来,台湾新组建的政党数以百计。
根据“人民团体组织法”,台湾组党的门槛甚低。只要符合有关程序,向“内政部”登记备案,拿到相关文件,就可创建一个新党;难度比开办一个公司大不了多少。
台湾许多政党党名均以“中国”“中华”开头,如国民党、青年党、民社党等创建于大陆的党,及解严后在台湾组建的很多党,例如,中国民主党、中国统一党、中国民主宪政党、中国民主统一党、中华民国自由自在党等。从党名即可看出,他们是主张与大陆统一的。
也有少数党名中含“台湾”二字,如台湾团结联盟(即台联党)、台湾民主党、保护台湾大联盟等,这些政党往往背弃大陆,颜色深绿。有的党并无统独色彩,只说明是在台湾土生土长的,例如台湾吾党。
相当部分党没有加注“中国”“台湾”字样的标签,单从名字上看不出其在两岸议题上所持的立场,例如绿党、慧行党、公民党、先进党、尊严党、洪运忠义党等。有些政党则颜色鲜明,例如著名的亲民党、新党即为蓝营骨干力量;建国党、新国家联机则为绿营先锋部队。
台湾多如牛毛的政党,大多数都是可怜巴巴的小党,基本属乌合之众。就像大陆著名京剧《沙家滨》中“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的队伍,“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他们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或没有发言权,或不愿发言,或发了言也没几个人听,无影响力。
台湾两大政治板块牢牢掌控在四大政党手中,即蓝营的国民党、亲民党,及绿营的民进党、台联党。最强大、最有实力的政党当属中国国民党、民进党,执政非此两党莫属,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将维持这一格局。其它政党尽管数目庞大,目前基本上掀不起大浪。
有趣的是,在台湾有两个“国民党”和两个“民进党”,即除正宗的中国国民党、民进党外,还有一个“台湾国民党”和一个“中国民进党”。四党的编号排序是﹕中国国民党第1位,民主进步党第16位,中国民主进步党第114位,台湾国民党第126位。后两个党有故意混淆视听之嫌疑,或想借助前两个党的声势发展壮大自己,或与前二党理念不合而特意“正名”以与之抗衡。
“台湾国民党”曾于2005年7月在南投县埔里镇举办成立大会,该党发言人许登昆解释说,“台湾国民党”是指“台湾国”的民党,前面“台湾国”是国名、“民党”是党名。中国国民党严厉批评“台湾国民党”是在“刻意搅局”。因党名高度雷同,极易混淆,“内政部”大伤脑筋。
“内政部”研究后,认为“人民团体组织法”只规定政党名称不能相同,并未规定不能相似,已同意其党名。2007年5月27日,“台湾国民党”在桃园再次举行成立大会。
为反制“台湾国民党”借政党名称分裂“中国国民党”、瓦解泛蓝力量,台湾“中华爱国同心会”等统派团体,也于2005年10月成立了一个“中国民进党”。两个假李逵(“台湾国民党”、“中国民进党”)涌入台“内政部”,让“内政部”犯了难,不得不作出“要通过就一起通过,不通过就都不要通过”的决定。
“中国民进党”后来居上,反而于2005年12月率先完成登记备案,很快成为一个合法政党,排序第114位。“台湾国民党”因部分组织章程不符合“人民团体组织法”规定,登记备案等法定程序被拖延。
台湾另两个政党“保卫中华大同盟”(排序第109)、“保护台湾大联盟”(排序第110),两党名称也相似,较容易搞混。顾名思义,两党分属蓝绿阵营,分庭抗礼意味颇浓。
值得警惕的是,中国国民党内也有一种改名杂音。2000年国民党丧失政权后,就有人提出改名问题。2003年11月,国民党中常委洪玉钦曾正式提议将“中国国民党”更名为“台湾国民党”,时任党主席连战裁示将此案“交政策会研处”。
2007年1月21日,时任党主席马英九到台中市与基层党员座谈,有党员建议将“中国国民党”改名为“国民党”;“台湾国民党”已有人捷足先登,国民党改名惟有去“中国”了。马英九竟表示,未来执政后,改党名的事或许可以考虑;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次日,国民党文传会和马英九紧急澄清,国民党“只有改革问题,没有改名问题”,马英九个人不赞成改名。数年来,国民党的主流党意是“不改名”。
目前,尚不存在急迫、棘手的国民党改名问题。但国民党党章已先行一步了,5月22日在“中山会报”高层会议通过的国民党党章修正草案,首次将“台湾”写入党章,并在党员目标条次中删除“统一”字眼。渐渐推行“本土化”是国民党总的趋势。因此,国民党的改名问题值得警惕和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