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他虽在香港出生,但当年父母仍在台湾制造,所以只能算是“香港交货”而已;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葬在台湾,也没迁葬的计画。
国民党总统参选人马英九21日下午出版新书“原乡精神”,谈论他认为何谓“本土”,何者才是真实的台湾。马英九在书里质疑,有人要以“台湾正名”来推动“去中国化”,问题是,自1684年无论历史根源和文化意涵,甚至“台湾”之名,都源于中国,那要如何以“台湾正名”达到去中国化的目的?
东森新闻报道,马英九在书里指出,有人要以“台湾正名”来推动“去中国化”,问题是,1684年清政府改“东宁”为“台湾”,设台湾府,大量引入闽粤移民,这是“台湾”做为岛屿名称的来源,也才有“台湾人”的称谓,换言之,无论历史根源和文化意涵,台湾都十足中国化的名称,如何以“台湾正名”达到去中国化的目的?
他认为,“开放,务实,包容,勤奋”都是台湾人所具有的特质;他虽在香港出生,但当年父母仍在台湾制造,所以只能算是“香港交货”而已;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葬在台湾,也没迁葬的计画。他认为,本土不应区分来台湾的先到后到,只要爱台湾,就是本土。
马英九说,新书引“原乡精神”作为书名,是因为他受了早年着作后来还拍成电影“原乡人”的影响;他书里的文章,多源于他担任台北市长时遇到的问题,所做的感想与省思,当时他一开始还不准备出书,后来经好友杨渡提议,才集结成书;书里文章,多曾散见于各报的投书,这次只是集结成册。
“原乡精神”以三个主轴“典范”、“淬炼”、“坚韧”,来区分台湾的本土精神。其中在“典范”方面,马英九缅怀满怀希望的年代,感念刘铭传、李友邦、蒋经国等先贤对台湾的贡献,认为后继者应有效法他们的雄心,才能使台湾更上一层楼。
在“淬炼”的部分,马英九认为,台湾这时期族群团结,是创造台湾经济奇迹、和政治奇迹的基础,也是社会不可撼动的盘石。马英九在这部分里,也对“二二八事件”、“五四运动”或是原住民权益问题,都有提出看法。
在“坚韧”这部分,马英九从改革选举文化到如何再造台湾精神,都提出他的看法。他认为,台湾民主发展至今,权力制衡应属必要,但民主应是竞争而非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