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6月27日,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做了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报告。
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27日做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报告,中央部委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虚报多领财政资金等问题依旧。对此,四川新闻网发表特约评论员舒圣祥的文章指出,审计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最终目的是要将查出的问题尽快及时的解决和纠正,惩前毖后。谁也不希望“审计风暴”无休止地刮下去,因为那意味着审计署在演一场没有结尾的独角戏。
“审计风暴”依旧,中央部委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虚报多领财政资金等问题依旧。如果不是去年突然对审计出问题的单位“不点名”,那么,把这些年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报告放在一起,我们几乎分不清哪是2003年的,哪是2006年的。唯一的变化是,明显可以感觉到“审计风暴”收获的掌声越来越稀少了,一股或曰“审美疲劳”或曰“审丑疲劳”的情绪弥漫于公众中间。
今年的报告又恢复“点名”了,可以说,这几乎是今年“审计风暴”唯一的亮点。除此之外,哪个部委又挤占挪用了多少,谁谁谁又多报多领了多少,无非只是一些阿拉伯数字而已,即使再庞大恐怕也无法再让我们目瞪口呆了——连年的“审计风暴”已经让我们适应了这些,我们已经多见不怪了,或者说,公众的“关注热情”不得不在各中央部委的“违规热情”面前败下阵来。
文章指出,公众之所以如此关注“审计风暴”,说白了是期待“审计风暴”能带来“问责风暴” 和“廉政风暴”,期盼“审计风暴”过后违法违规现象能越来越少,乃至有一天根本无问题可审。如果审来审去,问题不但一点得不到解决,甚至还愈发严重——四川省2005年度各被审计部门违规率高达100%,那么,“审计风暴”就只是一个只打雷不下雨的“空风暴”,公众继续近乎狂热地为“审计风暴”喝彩叫好,岂不是纯属自作多情?
审计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最终目的是要将查出的问题尽快及时的解决和纠正,惩前毖后。“审计风暴”刮的很猛,但违法违规者在“审计风暴”中受到的损伤很小,某种意义上这几乎就是在撺掇大家一起来违规,进而在法不责众的心理暗示下间接形成可怕的腐败同盟——来年加入违法违规者的队伍会更庞大,违法违规问题也会更严重。这就是所谓的“审计逆效应”。
文章说,李金华审计长曾经一再强调他并不希望再掀起风暴。事实上,谁也不希望“审计风暴”无休止地刮下去,因为那意味着审计署在演一场没有结尾的独角戏。如果说审计署的作用更多在于发现问题、揭露问题,那么谁来追究责任,谁来查补漏洞,谁来完善制度?以“有审计无处理”或者“大违法小处罚”为鲜明特征的“审计后无反应”,既是对“审计风暴”的嘲弄,更是对公众情感的伤害。
“审计风暴”已经刮了四年了,这场独角戏还准备演多久?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惊爆!习明泽公开对外放出这句话 |
2 | 史无前例,美国传来重磅消息 |
3 | 快讯:普京宣布停火 |
4 | 传Nvidia口头通知中国同行一个坏消息 |
5 | 关键时刻:著名学者警告习近平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