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万维读者网记者捷夫编译报道: “在美中国间谍”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其被“热炒”的频率也随着国际政治与中美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摆动。自从今年入秋以来,美国媒体关于“中国间谍”的谈论日趋升温,这一轮“热炒”的背景何在,意义如何? 它将对中美关系带来什么影响? 让我们从美国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入手进行一番探究。
“华盛顿邮报”耸人听闻
2007年11月16日,美国最大报章之一“华盛顿邮报”发表专题评论指出,中国在全美范围内以及世界上其他地区所进行的“大规模间谍活动”,已经对“美国国防科技机密的安全保障”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这文章开篇第一句话便吊起了所有读者的浓厚兴趣。
评论继续说,美国情报主管官员和国会专门委员会正惊恐万分地注视着“中国军方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快速发展和升级”。接着,作者话锋突然一转,将矛头又对准了美国政府----“可就在此时,美国国防部竟然还在把重要武器与军用设备的制造合同拱手奉送给中国大陆或与之有关的承包商”。
美国指控“中国间谍”:国会热政府冷
美国历次指控“中国间谍”的风潮,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国会远比政府积极。这次也毫不例外,在美国国防部受到媒体严厉谴责之前,美国国会共和党民主党联席委员会所属的一个专门负责中美经贸与安全回顾和调查的工作组刚刚完成了一份长篇秘密报告。
据称这篇报告对“中国间谍在美活动”的“关键证据”做出了解释,尽管“解释”的细节目前还不得而知。报告向国会提出了42条建议,并严辞抨击美国国防部在将“敏感军事技术或与之相关的技术”投放到海外生产和搜集有关中国的军事情报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的“严重疏忽”。
报告指出,五角大楼越来越多地从独立承包商手中购买飞机、武器和军车。这些产品有许多都是由从美国转产到中国或亚洲其他国家的生产商制造的。在国会听证会上,工作组为此而责问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国防部在采购飞机、武器和军车时不可能就其某一部件是否产自中国大陆进行详细调查”。
全美究竟有多少“中国间谍”?
工作组的一位重量级人士尖锐地分析说,“当今武器的构成日益复杂;如果我们所使用的军事装备中的部件制造于中国大陆,可以设想它将会使美军处于多么不利和脆弱的境地”。不过外界到目前为止仍无法断定,“到底有多少中国间谍正在美国收集国防和技术情报”。
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16日声称,“一场咄咄逼人、规模庞大的中国间谍战正在侵扰美国”;“中国间谍之多足以使美国人相信自己的技术优势受到最严重的威胁”;“中国人宁愿使用间谍手段是为了降低研发费用,而美国研发费用之高是世界著名的”。法新社、美国之音和BBC的报道也保持同一说法,却都没有涉及“在美中国间谍”的具体数量。
国际媒体分析指出,在此番“间谍指控”过程中,中美关系的框架不会因此而受到剧烈冲击;然而工作组对美国国防部的严厉指责,可能会使美国政府对海外生产商的选择和管理日益趋严。这一轮关于“中国间谍”的议论风潮是近年来美国国会对类似话题辩论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当有关讨论和调查反复多次,就有可能促成美国立法的变化,那时对中美关系才会引发更加致命的后果。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枪杀柯克嫌犯大头照公布 曝不满柯克原因 |
2 | “你死我活” 张又侠习近平翻脸内幕曝光 |
3 | 中南海肯放权了?北京宣布大消息 |
4 | 大事不妙 “两头婚”在中国悄然蔓延 |
5 | 反习派最新发力 习彭两大功臣被拿下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