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万维读者网记者江夏编译报道:德国外长斯泰因梅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和中国外长杨洁篪,1月22日借在柏林出席伊朗核问题6方会谈之机再次会晤。德国政府重申台湾和西藏是中国领土,不支持、不鼓励谋求西藏独立的任何努力。
施泰因梅尔会后宣布,此次会晤标志着德中两国关系可以“回归正常”。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1月21日刊出记者贝斯特(Ralf Beste)的专题报道,揭示了柏林当局如何想方设法,挽回去年9月2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总理府接见达赖喇嘛后,陷入危机的德中关系。
贝斯特的文章说,在达赖风波发生后,德国外长斯泰因梅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背地里花了不少精力,力图重建柏林和北京的工作关系。但是外交界相信,中国不可能那么快就原谅德国。
去年11月某天一大早8点半,中国外长杨洁篪步行到华盛顿的卡尔顿酒店(Ritz-Carlton hotel),赴斯泰因梅尔的早餐会。之所以如此谨慎,是为了防止记者探听到消息。
但在华盛顿的这次会晤,斯泰因梅尔很快注意到杨洁篪腔调的改变。在纽约会晤中,后者用中文教训斯泰因梅尔。而在华盛顿,杨洁篪再次讲起了英语,甚至还祝贺斯泰因梅尔荣任德国副总理。斯泰因梅尔为这次早餐会煞费苦心,酒店套房是特别在45分钟之前订下的。双方会晤之后,他立即告别,以便能够对等候在酒店前的德国记者,介绍即将召开的中东问题高峰会。
华盛顿会晤标志着历时将近两个月的幕后外交努力开始,其目的是挽救已经冷若冰霜的德中关系,使之不致陷入深度危机。对1月22日柏林会晤的安排,以及之前历时几个星期的秘密谈判,只有斯泰因梅尔少数几个最接近的助理知情。德国外交部高级官员的每日例会,对德中秘密谈判只字不提,就连默克尔的总理府也蒙在鼓里。一名相关人士说:“这是典型的外交手段,是一次非常困难的经历。”
在去年11月华盛顿会晤时,两国外长同意交换信件,阐述双方的立场,以便为双边会谈奠定新的基础。其后斯泰因梅尔和杨洁篪每人各写了两封信,里面每个字都经过仔细斟酌。在柏林的德国谈判组甚至在2008年新年除夕,还在推敲信的词句。而北京的回信在上星期5送达柏林。中国人在信中表示,希望德国保证,虽然默克尔接见了达赖喇嘛,但仍将继续尊重包括西藏和台湾在内中国领土的完整。(www.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1996年,在一场类似的争执中,斯泰因梅尔的前任——当时的德国外长金克尔(Klaus Kinkel)甚至必须向中国人保证,德国不会再干涉中国的内部事务,即不会在“精神对抗”下讨论人权问题等。所以德国人在这次谈判中,极力避免他们的声明被理解为向中国人叩头。
斯泰因梅尔的人在谈判中坚持,他们不能承诺“不干预”,或对批评中国的人权问题保持克制。他们说:“我们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但是,抚慰北京政府并不是斯泰因梅尔唯一的挑战。总理默克尔虽然在上星期促请和中国建立“良好的、紧密的关系”,但也极其关注德国是否为了修补关系,付出了太大的代价。(www.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默克尔接见达赖,除了引起和北京的关系紧张,也引爆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民主党执政联盟内部公开的外交政策争执,其余波至今犹在。例如,虽然斯泰因梅尔知会了默克尔有关在华盛顿和杨洁篪会晤,以及双方交换信件的情况,但却没有向她提供细节。
从外交部的立场看,交换信件只不过是重建“正常的、可行的”关系而已。斯泰因梅尔的手下表示,中德两国政府要重建互信、合作的关系,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德国外交部官员相信,中国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不会那么快就忘记默克尔接见达赖那一幕。
(www.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枪杀柯克嫌犯大头照公布 曝不满柯克原因 |
2 | “你死我活” 张又侠习近平翻脸内幕曝光 |
3 | 中南海肯放权了?北京宣布大消息 |
4 | 大事不妙 “两头婚”在中国悄然蔓延 |
5 | 反习派最新发力 习彭两大功臣被拿下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