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近日陆续揭晓。预测将上榜的21名科学家中,包括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他凭利用水母发出绿光的能量应用在实验中,有望夺化学诺奖。
面对新一轮诺奖的揭晓,内心酸涩的国人早已习惯从名单中尽可能梳理一些聊以自慰的因素,所以钱永健与钱学森的特殊身份,能够迅速抓住公众的眼球,尽管在他的个人介绍栏里明确写着“美国国籍”。
诺贝尔奖舞台上似乎并不缺少华人的身影。自该奖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6位华人获奖,却无一人土生土长于中国。
有人说,科学无国界,诺贝尔奖本来为世界而生。但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诺奖长长的获奖名单上,如果始终是那个似乎永远静止的零,至少可以从中洞窥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欠缺。
事实上,国人向来不缺对诺奖的热情。这些年,关于国人与诺奖发生联系的新闻或者说小道消息,从来就没有停歇过。从鲁迅到王蒙,再至安徽省诗人叶世斌的自娱自乐,似乎诺奖尤其文学奖总是与国人擦肩而过。不知那是不是一个不太成功的幽默,诺奖获得者杨振宁曾经大胆预言:20年内,国人必将问鼎诺贝尔数学奖,原因是这一奖项不必依赖什么尖端科研设备。不过,此设想实现的必然前提条件是,诺贝尔先得设立数学奖项。
在国人期待诺奖的背后,不乏对现有教育体制的质疑。虽然我国已步入改革开放的而立之年,但教育体制弊病似乎才刚刚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有报道称,中国内地(含香港)留美学生获得博士后,留在美国的占很大比例。笔者并不反对科技人才的自由选择,但如果我们的教育体制总是扮演一位辛勤为他人耕耘的园丁,我们的高等学府总是疲于为他国输送“初级人才”,我们的科技脚步靠什么迈得越来越快?
诺贝尔奖不只具有荣誉意义,更是一个国家尖端学术实力的结晶。强调国籍并不是搞地域身份差别,而是要从这种国籍身份中,反思国内相关机制和环境的弊病所在。尤其要看看,到底是哪些地方制约着潜在诺奖得主的健康成长和发光发热,包括深刻反思袁隆平评选院士一波三折这样的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