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北京楼市进“单价3万元”时代:泡沫越积越大

www.creaders.net | 2009-07-10 17:52:32  和讯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编者按:中华工商时报主编陈雪根10日发表评论文章《“莲花河畔”的倒塌和房价的隆起》,他指出,房价地价疯涨原因之一就是流动性的增加,如果任其疯狂下去,房地产泡沫就会越积越大,同样,泡沫内部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过大的压力差,就会跟“莲花河畔”一样,将房地产市场从底部切断,从高处倒向地面。以下为评论全文:

  如果任其疯狂下去,房地产泡沫就会越积越大,同样,泡沫内部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过大的压力差,就会跟“莲花河畔”一样,将房地产市场从底部切断,从高处倒向地面

  上海的莲花河畔景苑倒了,倒得轰轰烈烈,倒出迷案重重。其中,有两个现象颇具象征意义:一是这座没有质量问题的楼,居然连根切断,整体摆平;二是专家给出的解释,称导致楼座儿倒塌的原因是楼座儿两边的压力差太大。

  同样轰轰烈烈的是北京楼市,北京市统计局及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数字显示,今年前5个月,北京市商品房销售呈现量价齐涨供应锐减态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1倍,比2007年增长11.6%,已恢复到2007年同期水平,甚至有所提高。价格虽未回复到去年同期,但已开始步入上行通道,新建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已连续3个月上涨,且涨幅逐月加剧。开竣工面积持续低迷,尤其是住宅新开工面积连续4个月下降超过50%,预示着房价还将继续上涨。机构研究者北京中原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25日,北京二手房交易累计达97192套,已超过近10年来的峰值94305套(2007全年),近半年的网签交易量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另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住宅成交均价呈直线上扬趋势,正接近历史最高点。北京6月份商品房住宅成交均价为13302元/平方米,比1月份上涨2864元/平方米,涨幅达27%。与此相关的是,近半年来,沉寂多时的地产市场突然发力,各地地王频现,北京广渠门15号地成为天价地王之后,北京楼市已进入单价3万元时代,其疯狂直令开发商瞠目结舌。

  总而言之,种种数据和迹象显示,北京乃至全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在一夜之间回到了2007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2007年,正是中国楼市经过几年宏观调控,房价达到最高峰的年份!也是大家最担心楼市崩溃的年份!种种数据和迹象更显示,这次的房价上涨将比2007年来得更为猛烈,也就是说,2009年的房价要在2007年的基础上再一路狂奔,这是一幅多么可怕的景象啊!这样的架势,吓坏了房地产中介机构,吓坏了开发商,绝大多数的业内人士基本达成了房地产泡沫再次出现的共识,因为他们知道,任这样的疯狂进行下去势必提前毁了房地产事业的远大前程。在新浪乐居所做的“楼市泡沫是否重现?”的专题调查中,截至7月6日19时,有近2000位网民参与调查,其中认为“现在楼市有泡沫”的占到95.1%,而有43.7%的人认为“房价暴涨”是形成泡沫的最主要原因。

  居然这么多人在担心同一件事,出现这样的看法也就顺理成章:楼市正在积聚的泡沫,有可能导致中国式次贷危机的爆发,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各国为其埋单不同,如果中国发生“次贷危机”,将不会有人来救我们。

  房价地价疯涨,原因可能有很多,但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就是流动性的增加,由于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经济“独善其身”,并且已经摆出了最早走出危机的态势,因此,中国再次成为国际游资的避风港。为了拉动经济回升,中国政府首先从重振房地产入手,一举取消了宏观调控措施,并且出台了对房地产业更为利好的政策,开发商的资金状况明显改善。实体经济的低迷,股市楼市的火爆,打通了资本市场,那些敢于拿地王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上市企业或国有企业,要么有银行授信,要么通过股市获利投入楼市,或者利用地王拉高股价,可谓左右逢源。从需求方来看,已有研究显示,6月份,房价环比涨幅位居全国第二的深圳,房价的领涨者正是那些资金充裕的改善型消费者和投资性购房者。

  如果任其疯狂下去,房地产泡沫就会越积越大,同样,泡沫内部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过大的压力差,就会跟“莲花河畔”一样,将房地产市场从底部切断,从高处倒向地面。

  正是看到房地产市场有重蹈莲花河畔覆辙的危险,看到过分的流动性已危及楼市乃至整体经济安危,率先拯救楼市的杭州市又率先出台了“微调”政策,并且把矛头首先对准了需求一方,将购买第二套的首付提高到四成,利率按基准利率的1.1倍执行。据报道,杭州的房产投资客已达四成。此举被看做一个信号,已有报道称其他城市有可能跟进。

  在保增长为主要任务的大环境下,此番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已被戴上救经济乃至救中国的冠冕,希望中央政府迅速出台房地产紧缩政策,并不现实,何况,中央政府刚刚放宽房地产公司资本金限制。房地产业已经开了地方政府先行一步越权救市的路子,因此,这次如果真的需要紧缩,恐怕也是先从地方试起,走一步看一步。但不管谁先下手,思路应该大体一致,即从控制流动性入手,先控制需求方,再控制供给方。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以哈战争
11
李克强
2
俄乌战争
7
巴黎奥运
12
中国爆雷
3
中美冷战
8
三中全会
13
李尚福出事
4
万维专栏
9
中共两会
14
秦刚失踪
5
美国大选
10
台湾大选
15
火箭军悬案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