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可以说,这个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谷歌对中国民意的误读导致的。诚然,谷歌在中国拥有大批忠实用户。它也对中国的信息开放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但作为一个商业公司,谷歌介入政治,甚至甘心成为美国政府的政治工具,就不可避免地触及到很多中国人敏感的爱国情怀,招致他们的反感。
谷歌去留最终有赖于它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商。对现在的当事者来说,厘清幷尊重中国的真实民意都是必要的。近年来,互联网一直被视为反映中国民意的主要管道;此次谷歌事件更是受到广大网民的密切关注。
在这方面,环球网连续几天的网络调查,无疑为观察民意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当然,环球网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网络民意。不过,从过去的事实看,虽有质疑和批评,但环球网的调查结果基本符合实情。我们也希望,更多的网民投票,表达自己的想法。
抛开情绪化的争吵,在谷歌事件中,实际隐含着三个主要问题:第一,中国互联网要不要朝前走 开放度要多大 第二,谁来掌握中国互联网开放的主导权 第三,谷歌有没有资格,担当为中国网民争取网络开放和言论自由的角色
从现在的调查结果看,主流的网络民意是,希望互联网更加开放,但幷不支持谷歌挟持「民意」搞讹诈的蛮横态度和越轨做法。无论是谁,如果忽视了这个基本事实,可能就要做出错误判断。截至17日晚23时,环球网的调查显示,不到两成的网民投票认为,中国政府应答应谷歌,撤销审查。这一比例比谷歌在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少了差不多一半。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此次激烈辩论中,所暴露出的中国民意是前所未有的分裂与复杂。除大多数力挺政府,谴责谷歌之外,还有一部分网民视谷歌为带有悲情色彩的「捍卫言论自由的勇士」。这和中国民意在2008年拉萨事件及奥运圣火传递事件中,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政府,有着很大区别。如果说有居心叵测的人希望借此事,搅动、甚至分裂中国社会,那么,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也正是需要注意和警惕的。
多元化的利益,必然导致多元化的诉求。从这个角度,能很容易理解中国民意所表现出的高度复杂性,在大多数时候,不可能用简单的yes or no来下结论。中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准确把握民意,提升处置能力与水平,无疑是对中国政府提出的更高要求。
网上激烈的辩论还在继续,已有网友跳出对事件本身是是非非的思考,开始反思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对日益开放的中国来说,外国在华企业会扮演什么角色 应扮演什么角色 如中国应如何把握互联网开放的度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在谷歌事件上的大辩论,能让外国政府和企业,更准确了解、把握中国真实民意的极端重要性,做出清醒判断,不要误读,更不要去对撞。在中国行商,就要遵从中国的法律。中国的事,还是中国人自己说了算。不知深浅地越俎代庖,只会伤了自己。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3大预言2个已应验!第3个2040年发生 |
2 | 重磅调查:美这所顶尖名校挖出中共间谍网 |
3 | 习访俄出大状况 习普各自算盘曝光 |
4 | “太湿了先暂停一下” 人妻偷吃小王简讯被 |
5 | 习话音未落 党媒公开打脸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