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绩溪县,原来是徽州府的华阳镇。据《徽州府志》:南北朝时“萧梁初建良安县,旋废;唐即其地,建绩溪,为中下县。宋为望县,明为中县。”还解释县名的由来说:“以界内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离而复合,有如绩(“绩”字的原义是将麻纤维披开接续起来搓成线)焉,故名。”
![]() |
绩溪县毗邻黄山风景区和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层峦迭嶂,逶迤连绵,有“百里花园”之称。如果只看自然风光,确实是相当迷人的,但是风光好的地方,往往贫穷。这里直到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期,还是“扶贫县”。
九十年代初,香港某报有篇文章绘声绘色地写道:1942年12月的一天,在绩溪县城东南十多里,古称为龙川村的瀛洲乡大坑口村里,婴儿的啼哭划破了冬日暮霭。在这个被誉为“十家之村,不废诵读”的农庄里,一位叫胡增玉的村民家里,增添了一个男孩……云云。
这个男孩,作者指的就是胡锦涛。不过,这段追述,却只是作者想当然而已。实际上,绩溪,只是胡锦涛的祖籍,他并不出生在这里,而且从来没有到访过他的原籍,他与原籍家乡族人的私人、亲属联繫近乎零,他的较近的亲属,除了在江苏的泰州、泰县,就是在上海。但是胡锦涛对徽州、对绩溪引以为荣。
绩溪在近代出了一大批姓胡的名人:以徽墨着称的胡开文,以徽商闻名的胡雪岩,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创始人之一的胡适……都姓胡;胡锦涛与他们是否同宗同族?
要感谢老徽州人的传统宗法观念极强,没有他们的那“封建残馀思想”,胡锦涛家族的祠堂和族谱就不会保留到今天了。徽州人兴祠堂、修族谱,维繫宗法关係当然是最主要的动机:在以农为本的中国,除了战乱逃荒,在正常年景中像徽州人流动性这麽大的十分少见。传统中国官府对流民始终戒备,因此,徽人就以祠堂和宗谱作为维繫族人的纽带,以免沦入无姓无籍的流民。在科举考试中,考生籍贯十分重要,徽州人往往遭到侨居地的排斥不得不回原籍参加乡试、县试、州试,这更加剧了徽人对祠堂、宗谱的重视。
中国人治史本来眼睛多盯着帝王、达官和士绅的谱系,很少关注商贩家世史料。二十世纪初,日本学者藤井宏惊喜地发现徽州民间文书,堪称明清民间版历史,其平民性、世俗性和经济性,正好弥补中国正史所缺。从此徽商族谱才成了历史学家关注对象,被人翻过来倒过去地钩沉发微。
徽州各大姓族,均为魏晋之乱到唐末之乱由中原迁移而来,其中不乏显赫世家贵族,保存至今的各家族谱均提到这一点。查绩溪胡氏确实是大姓——在整个徽州都是大姓:翻开《徽州府志》,古往今来的修学、道德、经济、武略等各方面名人,最多的正是胡、汪等姓。
胡适与胡锦涛是否一个胡呢?据绩溪中学对胡适家谱颇有研究的徐子超先生介绍,绩溪的胡姓是个大姓,但同姓而不同宗。俗有“三胡”之说,即金紫胡、遵义胡、明经胡。金紫胡为北宋名臣、金紫光禄大夫胡舜陟的后裔;遵义胡为明朝工部尚书胡明的后裔,又称“尚书胡”;明经胡为后唐明经科进士李冒翼的后裔,係“李改胡”,又称“假胡”。胡适家族就属“明经胡”,家乡在绩溪县西北方向的上庄镇,他与胡开文、胡雪岩是一个胡。
胡适在与《胡适口述自传》的作者唐德刚教授讲话时,也吐露说,自己是唐代李姓皇帝的后裔。有一种说法是,“李改胡”来源于后唐时期,唐昭宗落难,在兵慌马乱中逃跑时,他的一个儿子被奶妈带走,奶妈的丈夫姓胡,为避祸就将这个皇子改为胡姓,先逃至婺源,后迁至绩溪。
而胡锦涛家这一个胡,是在县城东南面的大坑口村,离胡适家乡正好处于绩溪县界的大对角,相距足有上百里地。所以人们一般叫胡适家的胡为北胡,胡锦涛家的胡为南胡。徐子超还说,胡锦涛祖辈属金紫胡还是遵义胡,目前史料上尚无确凿记载,难以裁定。1992年10月,徐子超曾陪同安徽大学卞利辨读过明兵部尚书胡宗宪(1512-1565)父母的墓志铭,可以肯定一点:金紫胡、遵义胡都视胡公满(周朝时舜的后裔之一)为远祖,这明显有别于胡适家族的胡姓。
南胡北胡之间,有个翬岭,山虽然不高,却是一道分水岭,它分开了长江水系和新安江水系。胡适的北胡,属于长江流域,胡锦涛的南胡,属于新安江流域。
绩溪县的龙川村(今瀛洲乡大坑口村),颇具藏龙卧虎之势,整个村落呈船形。这里有一座胡氏宗祠,1988年元月13日——那时胡锦涛正在贵州当省委书记——中国国务院公佈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锦涛的家族来历,据《龙川胡氏宗谱》记载:始祖胡炎,原居山东青州濮阳(今属河南),东晋大兴四年(公元318年),敕封散骑常侍兼中领军随元帝南下,镇守歙州(今歙县)。后于东晋咸康元年(335年)元月,与绩溪华阳女王氏结为连理。游华阳(绩溪县城)、羡龙川,“东耸龙峰,西峙鸡冠,南则天马奔腾而上,北则长溪蜿蜒而来”,遂于咸康三年(337年)举族迁此定居。
龙川村这一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胡富考中进士,官至户部尚书;随后胡宗宪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与其族叔胡富相隔一个甲子考中进士,为明朝抗倭名将、是大破倭寇的戚继光的顶头上司,官至兵部尚书,被称为“奕世尚书”(“奕世”出自《国语·周语》“奕世载德”,意即一代接一代)。刘和平所着长篇历史小说《大明王朝》及同名热播电视剧中,用了很大笔墨来描绘胡宗宪在王权、民意、体制内外利益集团的夹缝中如何周旋决策的功绩,一般读者和观衆\,或许想不到此人就是胡锦涛的祖先。胡宗宪衣锦还乡便大兴土木,捐资扩建胡氏宗祠,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建成这座三进七开间、建筑面积达1564平方米的祠堂。係为求家族昌盛,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修建,后历经修葺,其主体结构、艺术凋饰,仍保留明代风格,由影壁、露台、门楼、庭院等九部分组成,集木、砖、石凋、彩绘为一体。天井、门楼、廊庑、祭堂、寝厅的樑坊、斗拱、柱基、隔扇等建筑构件上木凋千姿百态:前方大樑凋刻“九狮滚球遍地锦”,后方大樑凋刻“九龙戏珠满天星”;后进两侧窗门凋刻的数十插花图桉,瓶与花无一雷同,全国罕见,被专家们誉为“江南第一祠”、“木凋艺术博物馆”。宗祠对面的牌坊,为明代书画大家文徵明手书镌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据胡锦涛的同族长辈、绩溪县政协委员胡寿民说,胡氏宗祠有东、西、南、北、中五个支祠,胡锦涛的家族属中祠,也正是胡宗宪这一支,又称为大宗家,现在的大坑口村,全是胡炎后代。从胡炎算起,到明代的胡富是33代,胡宗宪是34代,算是一个鼎盛时期;到今天的胡锦涛是48代,胡锦涛的官当然又比胡富、胡宗宪大多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兵变推翻习?传苗华何卫东团伙案全军通报 |
2 | 从北京到上海,不详信号传来 |
3 | 传中央军委向少将以上军官传达2页机密文件 |
4 | 军委副主席何卫东已月余无公开露面 北京今 |
5 | 教皇方济各去世 遗产数目刚刚曝出 网友惊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美国是基督徒国家.司法部启动 | 木秀于林 |
2 | 万维坛里的一个反川小丑 | 胡亥 |
3 | 谁能告诉我,中国人和中共究竟 | 蒋大仁勇 |
4 | 贸易战,川普必败 | 汪翔 |
5 | 美国是基督教国家吗? | 不合群 |
6 | 驱逐所有中国留学生!美籍华人 | 爪四哥 |
7 | 说说狗杂种胡亥 | 爪四哥 |
8 | 快讯:川普彻底认怂,中美贸易 | 爪四哥 |
9 | 川普关税战:中国的四张王牌 | 随意生活 |
10 | 想多了,谁也不会被美国亡掉 | 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