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1年3月30日的英文《亚洲周刊》(Asiaweek)列出“影响中国二十一世纪”的12人,名单与名次的随意性很强,时任中央银行行长戴相龙和研究性问题的社会学家李银河都列进去,胡锦涛被排在第11位。
![]() |
“几乎任何人都不知道胡锦涛的更多事迹”——有这种看法的人实在很多,多到胡锦涛都要亲自出面来“抗议”了。2002年春季胡锦涛出访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在马来西亚参观槟榔屿上的孙中山旧居和蝴蝶园时,波光云影中,胡锦涛与记者交谈也就放鬆许多。当话题扯到舆论认为胡锦涛“神祕莫测”,他微笑著“抗议”:“这样形容我是不公平的。”
“不公平”吗?笔者从2001年7月开始,对在中国大陆和美国的各色人等进行一次小型民意调查:“胡锦涛是一个什麽样的人?”回答者共238人,回答无一例外:不知道。
这些人中,有中共中层和基层党务干部,有北京、上海和广州高等学府的教授,有中央一级的政策研究部门的专家,还有媒体的主管。他们中,不少人见过胡锦涛,有的甚至还有过工作接触或者有间接的人际交往,提到他时习惯性地称之为“锦涛同志”。他们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没有一个人敢于作出一个确定的答覆。
1992年秋天,在胡锦涛突然冒升到中共最高决策层之际,海内外的研究者紧张地翻箱倒柜:他是什麽样的人?有何政绩,观念如何?是哪个派系的,或者,是否豪门之后?他快速窜升的原因是什麽,为什麽会得到中共元老的青睐,亿里挑一,是因为他的干练,还是恰恰相反,是因为他的平庸?
不论海内外的中国政治评论家和传媒如何对准焦距,他们都很惊讶地发现:胡锦涛其人面目不清——当然,这不是指他的长相。
如果说当年胡锦涛毕竟是中南海里的“新鲜人”,为世人了解要有一个过程;那麽他来到北京、进入政界,已经20年了;他进入中共核心决策圈,已经近10年了;他担任国家副主席,已经四年了;他发表了许多文章,作过许多演说,接见过许多国内各界代表和海外代表团,巡视过许多企业农村,出访过许多国家……然而,他的党员,他的国民,海内外研究者们仍然感到:胡锦涛还是面目不清!
不能不说,这是一件非常有中国特色的事。
中共中央当然正式公佈了胡锦涛的简历,而且随著他的职务不断增多、权力不断加重,简历也不断更新,越来越长。但从越来越响亮显赫的头衔堆砌起来的文字中,看不到一个真实的人。胡锦涛“抗议”将之形容为“神祕莫测”是“不公平”,他实在应该抗议中共黑箱作业和他自己过于低调内敛啊。
“Who\'s Hu?”
2002年4月,在胡锦涛即将访问美国前夕,美国《时代周刊》的亚洲版,将他作为封面人物,以六页的篇幅作了详细介绍。但是全篇充满了这样的句子:
“中国未来的领袖跳舞技艺绝佳,但是他有领导国家走向潜在爆炸危机未来的东西吗?”
“胡安全地攀登上险恶的中国政治高峰,现在,主席的位子对他来说已经在望。他会展示他的真实的颜色吗?”
“充当了十年江泽民的预备演员,胡很快就要代替他的老板,迈进全球的注目中心了。但是,在他的谜一样的共产党上层圈子之外,胡的个人性格和他的政治观念都是个零。三年之前,大多数中国人还从没有在广播里听到过他的声音,从没有在电视上看到他的讲话呢。”
“胡锦涛是一个被精心安排结果的‘墨迹测验’——太精心了,以致你对他的未来怎麽解释都说得通。——西密西根大学政治学家斯考特·坦纳说。”
《时代周刊》亚洲版这篇题为“接替掌舵”的深度报导中,不仅这样的疑虑溢于言表,“一张木脸”“蜡製的”之类对胡锦涛的形容也比比皆是。作者马修·佛尼引用一位欧洲外交官对胡锦涛2001年秋天欧洲之行的回忆说:他把该说的话背得一字不差,“即使他没有照本宣科,你也得出他是在照著念的印象”。而对于胡锦涛的美国之行,马修更告诫说:“千万别指望胡会做任何明确的或有个性的事情。”正如波士顿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菲欧史密斯所说:“对访问美国,胡所能期望的最佳值就是倖存下去。”
这篇发自北京的文章是这样结尾的:“或迟或早,他周围的某些人会推进过快,胡将不得不决定:是追随他的前任去镇压,或是随著政治潮流不知何往。当那个时刻到来时,世界就会最终知道谁是胡了。”
作者利用胡锦涛姓氏的谐音,来了一个文字游戏。“Who\'s Who”,即西方的名人录,“Who\'s Hu?”(谁是胡),发音完全一样,更突显了西方对胡锦涛的陌生。而这篇文章的提要,用了这样一个句子:“《时代》深度研讨胡锦涛——一个被指定为中国未来主席的神祕人物(mystery man)”。还是称他为“神祕人物”!
《时代周刊》亚洲版这一期有个有趣的附录,用拳击手形象作比喻,比较了美国和亚洲六个国家的“婴儿潮”一代的领袖的表现:
美国小布什,55岁,“拥有虎眼——或许只是德克萨斯斜眼”,弱点是“腌过的快餐和棘手的中东衝突”;目前场上比分:1比0——打垮了阿富汗;
印度尼西亚的梅加瓦蒂·苏加诺,66岁,目前场上比分:0比0——所有的回合都取消了;
北朝鲜的金正日,60岁,“在平壤未曾被打过”,“军火库中包括致命的锐利的向后梳的髮型,巨人般的头颅,化学武器”;目前场上比分:1253比0——这麽亮丽的得分,只因“所有的回合都在自己家里”;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60岁,目前场上比分:0比235——输得如此之惨,是因为“减肥期间没法赢”,“比日本经济更虚弱”,而且“说‘再见’之前还会继续输下去”;
菲律宾的格露瑞雅·阿罗约,55岁,目前场上比分:1比1——“击败了艾斯特拉达,输给了阿布·萨亚夫”;
而中国的胡锦涛呢:59岁,目前场上比分:0比0。“他能像天使一样跳舞,但是他能不能控制(交锋的)铃声?”
而2002年,一切终归要揭晓:胡锦涛要走上拳击台了。
胡锦涛被架走时 台下高官表情受瞩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3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