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蔡英文如此唱“国歌”:看来她已经做出了决定

www.creaders.net | 2011-10-12 20:49:22  米尔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环球网10月11日消息,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蔡英文10日上午在台南市参加升旗典礼,虽然她开口唱“国歌”,但没唱出前两句“三民主义,吾党所宗”。有记者采访时问其为何唱歌前两句没跟上,蔡英文说:“刚开始要暖身一下。”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台南市政府举行升旗典礼,大会播放“国歌”时,众人的目光集中在蔡英文身上。蔡英文先转头看一下媒体记者,若无其事地跳过敏感的“三民主义,吾党所宗”,才开始唱第三句的“以建民国,以进大同”。随后,蔡英文有时对嘴、有时唱出声,很不认真。

  蔡英文

  蔡英文随后在参观时,媒体问她唱“国歌”是不是故意避开前两句歌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蔡英文回答说,“刚开始要暖身一下”。

  据了解,台南的升旗典礼聚集约1000人,蓝绿支持者都有,各举各的旗帜和标语,双方未发生冲突,蔡英文未上台致词,典礼结束后搭车赶往台1线活动。

  台亲美联日抗大陆:蔡英文竟如此玩弄台湾前途

  台湾《联合报》日前发表社论说,蔡英文在两岸论述上回到所谓《台湾前途决议文》,再度显现了民进党玩弄《台湾前途决议文》(下称《决议文》)的一贯伎俩。

  《联合报》社论原题《看蔡英文如何玩弄台湾前途决议文》,全文摘编如下:

  所谓《决议文》发表于1999年5月,在为陈水扁竞选2000年“总统”预设铺垫,作为所谓“新中间路线”的支撑。《决议文》的关键语句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固然依目前“宪法”称为“中华民国”,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都必须经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决定。

  其主要意义是:一、承认“中华民国”,也承认“中华民国宪法”。二、否定《台独党纲》的“建立‘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及“台独公投”,而主张在“更动(‘中华民国’)独立现状”之时,始应进行公投。亦即由“台独公投”转为“统一公投”。

  然而,民进党在操作《决议文》时,却常玩弄两个花样:一、将其简化为“台湾是一‘主权独立的国家’,现在叫做‘中华民国’”。然后画蛇添足,加上“台湾的前途由2300万人民决定”一语,但此语并非出自《决议文》的主文,而是摘自60年代“住民自决”的口号。

  然而,如此一来,《决议文》中“任何有关(‘中华民国’)‘独立’现状的更动必须公投”的“统一公投”即告消失,绝口不提。反而使“现在叫做‘中华民国’一语,因附加了“台湾前途由2300万人民决定”的“住民自决”之隐喻,而又成为“未来可以变成‘台湾国’”的“台独公投”潜台词。

  二、民进党在操作《决议文》时,不但常常“断章取义”,且根本是“选择性地运用”。为了陈水扁竞选2000年“总统”,以《决议文》压过《台独党纲》。

  待陈水扁陷入执政危机,又转回所谓“正名制宪”、“入联公投”。最后又以《正常国家决议文》(主张及早‘正名制宪’),压过了《台湾前途决议文》。如今蔡英文要参选2012“总统”,再又拾回《台湾前途决议文》,但《台独党纲》及《正常国家决议文》迄今亦仍是有效文件,蛇鼠一窝孰作主?

  其实,陈水扁的“四不一没有”,才是完全符合《决议文》精神的。不宣布“台独”,不更动“国号”,不推动“两国论”入宪,不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每一项可谓皆是《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引伸及落实。但是,在陈水扁卸任前,却又走向“四要一没有”。要“独立”、要“正名”、要“新宪”、要发展,没有左右路线问题、只有“统独”问题。至此,《决议文》已被撕得粉碎。

  蔡英文宣称回到《决议文》,却未采取“四不一没有”之类的论述来支撑《决议文》,反而不啻以拒认“一中各表”来否定了《决议文》的精神。因为,《决议文》是承认“中华民国”及“中华民国宪法”的,而“一中各表”的主轴即是支持“中华民国”与“中华民国宪法”,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求同存异”。而蔡英文否定了“一中各表”,就不啻是自我否定了“中华民国”及“中华民国宪法”的地位,这显已违悖了《决议文》的精神。何况,蔡英文指“‘中华民国’是流亡政府”,这当然也逾越了《决议文》的分寸。

  蔡英文及民进党若真要回到《台湾前途决议文》,首应终止《台独党纲》及《正常国家决议文》的效力,不能蛇鼠一窝,自相矛盾。再者,更必须回复“承认‘中华民国’与‘中华民国宪法’及‘以统一公投取代台独公投’的主张,这应才是《台湾前途决议文》的本来面目。

  《台湾前途决议文》有几大罩门:一、与《台独党纲》及《正常国家决议文》并存,且皆有效(或皆无效),如何确定其效力?二、民进党政治领袖的人格可信度极低,如陈水扁竟从“四不一没有”翻覆至“四要一没有”,当然不能确保《决议文》的效力。

  三、民进党以《决议文》自欺欺人,不具忠诚,任意切割拼装;以蔡英文如今所为,证诸《决议文》,只见她把《决议文》用为“借壳上市”的工具,将“中华民国”及“中华民国宪法”置于何地?又将“统一公投”的精神置于何地?

  如果忠诚履行《台湾前途决议文》,蔡英文岂有否定“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及“不统,不独,不武”的余地?

  台媒:蔡英文胜选将“亲美联日抗大陆”

  厦门市台湾学会秘书长曾建丰在《中国评论》月刊8月号发表专文《蔡英文“对外政策”的核心思想是“台独”》。作者认为:“代表民进党投入2012年大选的党主席蔡英文,近期密集抛出有关‘对外政策’的论述,综而观之,其以‘国际多边体系论’为核心内容的‘对外战略’思考与政策主张已经基本形成,而此一论述是以‘两国论’或‘一边一国论’为前提的,其本质上是蔡英文‘台独’分裂主张与意识形态的延伸,也是为其‘台独’分裂图谋服务的。

  因此,2012年蔡英文一旦胜选,民进党重新执政,陈水扁时代的‘烽火外交’、‘冲撞外交’政策势必死灰复燃,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势必受到严重的威胁与影响。”文章内容如下:

  蔡英文“对外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国际多边体系论”

  蔡英文早在去年就计划在7月间召开的党代会上推出其全套政策主张,即所谓《十年政纲》,但后因内部意见分歧,未能如愿。2011年6月20日,蔡英文在菲律宾表示:《十年政纲》会在9月28日全代会与党庆合并举行时出炉。

  能够较为全面、完整体现蔡英文“对外政策”主张的《十年政纲》之“对外关系篇”虽未面世,但从蔡英文自2008年5月就任党主席以来、尤其是近期密集抛出的相关言论看,其以“国际多边体系论”为核心内容的“对外政策”思想与主张已基本形成。

  1、主张以所谓“国际多边体系”作为与中国大陆互动的架构。从去年以来,蔡英文反复提及“国际多边体系”、“多边架构”、“从世界走向中国”等概念或说法,这些论述大致可以视之为其“对外政策”的总体“战略思考”。

  2010年4月25日,在马英九、蔡英文两岸经济框架协定(ECFA)电视辩论会上,蔡表示:“民进党跟国民党的两岸思维最大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说民进党是走向世界,跟着世界一起走向大陆。而国民党是透过大陆,走向全世界”。

  2011年2月23日,在民进党智库成立大会上,蔡英文在致辞时说:民进党作为台湾主要政党,必须提出与美国、日本、欧洲、大陆及亚洲其他国家互动的策略;民进党处理大陆问题,不能局限在两岸结构或陷入历史框架,更不能被政治前提压缩处理两岸问题的空间。

  两岸议题必须有国际战略思考,也是“内政”议题的延伸,若只在两岸议题上打转,无法根本解决台湾与大陆的问题。应该以“国际多边体系”,作为与大陆互动的架构。

  4月10日,在民进党2012候选人第一场初选政见发表会上,蔡英文称:“我们必须在国际及区域架构下来思考及形塑与中国大陆的关系,而不是在两岸的历史框架中打转”;“我们不会陷入两岸的框架,会从国际多边体系出发。

  让两岸关系,成为全球化趋势下更为正常、稳定的关系”。6月6日至11日,蔡英文以民进党2012年候选人身份出访德国与英国,在柏林蔡英文表示,两岸议题不只是台湾与中国大陆的问题,台湾应以国际多边关系作为两岸互动架构,才不致陷入用政治退让来交换经济利益的框框;

  在伦敦,蔡英文宣称:要以前瞻性眼光,专业方式处理,台湾与中国大陆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分子,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多边架构组织成员,在这个架构下运作即可,不需再另创规则。

  2、主张以“亚洲一分子”参与“美日同盟”。从区域与地缘的角度出发,蔡英文极力主张以“亚洲一分子”参与“美日同盟”。2009年3月15日至17日访日期间,蔡英文呼吁:日本在亚洲的经济发展和安全保障上,扮演积极的领导角色;

  面对快速崛起的大陆,亚洲主要国家须共同维持亚洲地区的平衡和稳定。亚洲国家有责任帮助台湾,以因应“中国的阻挠”,使得台湾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上都能真正融入亚洲;期待日本能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加强和台湾的经贸关系

  2010年9月27日,蔡英文在与日籍媒体茶叙时表示:“美日同盟”是亚太安全的基石,支持“美日同盟”在亚太持续扮演稳定的力量,台湾也应善尽“忠实盟友”的角色。

  2011年3月29日,蔡英文与到台湾的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塔吉会面时声称:“中国大陆崛起带来的政经与安全挑战,不该由台湾独自承担,必须由区域国家共同面对”,“民进党认知到台湾做为‘亚洲一分子’,台美都有责任共同维持亚洲地区稳定”;“美日安保是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石”,乐见美国近来宣示重返亚洲。

  3、反对马英九当局现行的“外交休兵”政策。对于马英九当局现行的“外交休兵”政策,蔡英文明确持否定与反对态度。2008年8月9日,蔡英文在一场名为“新政府就任后的台湾安全形势”的研讨会上表示:“台湾‘外交处境’是中国大陆打压的结果,必须要凸显中国大陆的不合理,但被害人却与加害者协商‘我不挣扎,你就不来打我’,这样如何争取友邦为台湾发声?”

  对于马政府的“外交休兵”策略,蔡英文进一步抨击说:台湾是自我缴械,未谋其利、先受其害,无法令人苟同。 2011年2月8日,针对菲律宾将涉及跨国诈骗的台湾人遣送至大陆一事,蔡英文表示:“这是马政府近年来外交工作最大的挫败,也显示‘外交休兵’政策路线的错误,更是对‘外交休兵’政策最大的警讯,呼吁马英九立即调整两岸、外交以及国安的总体战略。”

  4、寻求外力支持、“联外抗中”。利用国际社会残余的冷战思维以及近年兴起的所谓“中国威胁论”,蔡英文极力寻求外力支持,试图“挟洋自重”、 “联外抗中”。2009年3月15日至17日访日期间,蔡英文宣称:“面对艰难的局势--包括中国对台湾‘主权’的主张、中国对台湾的‘军事威胁’,台湾必须找到最佳的定位,以最有效地参与亚洲事务,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2010年7月19日,在新台湾国策智库与美国2049研究机构合办“崛起的中国霸权与对区域的挑战”国际研讨会上,蔡英文表示:不管民进党在朝或在野,都会持续要求美国政府出售武器给台湾,“台湾现在需要F16-CD,愈早愈好”,有足够的武器才能吓阻对台湾有野心的国家,台湾对外谈判也会更有自信与筹码。

  2011年3月29日,蔡英文与到台湾的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塔吉会面时表示:民进党一贯的立场,就是支持台湾“国防力量”提升,因应“国家”所面临的军事威胁,希望美国就台湾所提出之军售专案正面回应,“持续强化双方的安全合作关系”。

  2011年6月6日至11日,蔡英文在出访德国与英国时表示:“中国的崛起对台湾和美、日、欧盟主要国家在内的西方民主集团形成极大挑战”;

  “台湾不是单独面对中国大陆,两岸议题也不仅限于台湾、大陆双方的问题,台湾与世界及亚洲国家共同面对中国大陆崛起带来的政治、经济与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必须在国际的多边结构下思考两岸关系,透过国际共通的规范与准则,平衡台湾与中国大陆实力的不对等,让双方保持行为的理性,这对台湾才是最好选项”。

  5、对于钓鱼岛、南海等敏感问题,拒绝与大陆合作。2009年3月15日至17日访日期间,针对钓鱼岛问题,蔡英文说:“台湾对钓鱼岛主权的主张”,与中国大陆“完全无关”;台日之间对此的“主权争议”是台日“两国”的问题,也与中国大陆无关。

  2010年11月1日,蔡英文主动向到访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民进党对钓鱼岛的立场从执政时期到现在未改变、政策持续。这四点态度包括,第一,主张钓鱼岛主权“是台湾的”;

  第二,相关争议应该和平理性处理;第三,民进党不考虑与中国大陆合作处理钓鱼岛问题;第四,希望双方以对话,共同合作的态度来和平处理渔权及天然资源开发问题。

  对最近热议的南海议题,蔡英文6月20日出访菲律宾时表示:台湾对南海的主张,植基于以台湾为出发的“主权”主张,与中国的主权基础不尽然相同。她担心两岸在南海议题上合作会引起其他国家对两岸主权的混淆。

  蔡英文“对外政策”的核心思想是“台独”

  政治人物或政治组织的对内、对外政策通常都是一体两面、交相为用的。对外政策是对内政策的延伸,是为对内政治服务的。蔡英文也不例外,其“对外政策”思想与主张完全体现了其始终如一的“台独”分裂主张并为之服务。其要主特点有:

  1、“台独”性。众所皆知,蔡英文是李登辉“两国论”的始作俑者,也是陈水扁“一边一国论”的护航者和执行者,蔡英文曾表示“自己对‘台独’的信念很坚定”。

  蔡英文“对外政策”总体论述或战略思考中反复强调的所谓在“在国际及区域的多边架构下思考及型塑与中国的关系”、“处理大陆问题不能局限在两岸结构或陷入历史框架”、“必须在国际的多边结构下思考两岸关系”、“和世界一起走向中国”等等类似说法,细究之,完全是把台湾定位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与民进党“台独党纲”一致),把两岸关系定位为“两国”或“一边一国”的关系(与李登辉、陈水扁的主张一致)。

  在事涉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钓鱼台、南海问题上,蔡英文仍从“台独”立场出发,拒绝与中国大陆保持一致、共同对外。蔡英文的“对外政策”既是其“台独”分裂主张的延伸,也是其“台独”思维与意识的一面镜子。

  2、挑衅性。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中国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蔡英文、民进党等“台独”势力,完全置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于不顾,不惜应充当工具或棋子,唱和甚至勾结国际间不希望看到中华民族崛起的右翼“反华”势力,或承袭“冷战思维”试图继续“围堵”、“封锁”中国大陆,或藉口“中国威胁论”蓄意煽动“抑制”、“遏阻”中国发展。

  蔡英文声称台湾要以“亚洲一分子”参与“美日同盟”善尽“忠实盟友”角色、台湾要与世界及亚洲国家共同面对中国大陆的崛起、要求美国政府出售武器给台湾、要求马英九立即调整两岸、“外交”以及“国安”的总体战略等等,显然都是为谋求“台独”分裂而进行的冒险与挑衅,其挑衅的物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以及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3、权谋性。也可以说就是欺骗性。随着2012年大选临近,为了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政策,蔡英文都进行了一番修饰包装,如近期提出的所谓“和而不同、和而求同”、“跳脱历史框架”、“国际多边体系”、“跟着世界一起走向中国”、“寻求两岸可以和平共处的方法”、“愿意跟中国坐下来谈可长可久的架构”、“和平稳定是两岸共同利益”等等,虽然这些论述面没有赤裸裸的“台独”字眼,但因其前提是把两岸关系定位在“两国”或“一边一国”基础之上,其实这与主张“台独”分裂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些经过精心修饰和包装论述,没有了直白的“台独”诉求,也没有了“反中”、“去中国化”叫嚣,而是出现了“和平共处”、“和而求同”、“共同利益”等颇为好听的概念,加之抽象、空洞、绕口、模糊的辞汇,极容易给台湾选民或国际社会造成“有改变”、“有新意”甚至“有善意”的印象或错觉。

  就连吕秀莲都揶揄说:蔡英文的论述很有学问,“所以我一直不懂什么是‘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大概太深奥,我还没了解真正含意”。倒是蔡英文的重要智囊、民进党前“立委”林浊水坦诚表示:“民进党的‘台独’基本立场、基本价值观目前并没有调整,只不过这些都是原则性的东西,随着岛内外以及两岸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民进党在具体政策上做一些务实、弹性的调整”。坦率地说,只要蔡英文、民进党的“台独”分裂主张与立场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再怎样弹性、务实,再怎样包装、修饰,终究欺骗不了世人,更不可能找到两岸和平发展“可长可久的架构”。

  

   0


相关新闻
蔡英文萧美琴急探陈菊引外界遐想 医院回应谁能帮台湾化解川普这一刀? 网友急Cue蔡英文
惊传:日本竟拒绝了蔡英文蔡英文赴日“突被取消”与中国有关!日网轰可耻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