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出口胡锦涛式意识形态 中共当世界领袖野心萌芽

www.creaders.net | 2011-10-19 08:10:49   《明镜月刊》 魏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共刚结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宣称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质上这其中包括了秘而不宣的大外宣计划,这也是中共充当世界领袖野心的萌芽,最新出版的《明镜月刊》用了五万字的篇幅,详尽披露了中共大外宣的计划、运作情况。

 为了反制西方对中国的报道,中共决定大手笔投资,宣传中国的国家形像,在海外争夺国际舆论制高点。参与这番决策的有胡锦涛、李长春和刘云山及其一些传媒智囊等。

  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孟建披露,大外宣战略是在一个软实力(Soft power)的背景下提出的,关于这一背景的阐述包括在胡锦涛在2007年11月做的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在报告中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胡锦涛第一次在全党代表大会上第一次用软实力这个名词,但实际上早在2006年11月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就提到了国家软实力。他说:“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陞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不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那时的胡锦涛并没有把文化软实力和国家能力联繫在一起。在他的字典裡,这个文化软实力主要与文化影响力、文化理念和文化传播力有关。


 如果说2007年胡锦涛在十七大上讲的软实力侧重的还衹是文化层次,到了2008年底,“软实力”的内涵就已经被无限地延伸了。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于2009年10月推出的一篇题为“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之二——国家软实力”如是说: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不仅来源于该国的文化,而且来源于这个国家的政治价值观、政策和制度、外交政策以及国民素质等等。

  把中国的“软实力”与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等联繫起来,不能不让人联想到2008年9月因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在这场风暴中,西方的大型银行和金融系统几乎无不中箭落马,受到重创,而中国的银行系统因为是国家所有,并且在金融的全球化进程中相对缺位,所以几乎没有受到冲击。而面对全球经济的低迷和衰退,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拿出4万亿人民币刺激经济,扩大内需。此等大手笔投资被看作是救市救经济救世界的壮举,因而在国际上引发不少讚扬声。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执政者、媒体精英和智囊们对自己的政治制度、中国模式和中国式的政治价值观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甚至自信到了近似于荒诞的地步。中国科学院于2009年17日发佈了《中国现代化报告二00九——文化现代化研究》,该报告依据2005年世界各国的各项指标数据,认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在全世界排名第七,居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之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董漫远甚至声称,中国的软权力优胜过西方。“中国特色软实力本质是和平与和谐,特点是尊重世界多样性、开放包容、友爱无界”等等。

  这位董精英的话,听起来很是反讽!既然中国的软实力已经强于西方,何必花那麽大的本钱要和西方一较长短非要改变现在的格局呢!说中国特别“尊重世界多样性”和“开放包容”更是滑稽可笑。中国新闻不独立,言论不自由,既不开放也不包容;它对内不能容忍异见,譬如对08宪章的打压,对外不能容忍批评,把外国对中国批评称之“反华联盟”,又谈何“开放包容”呢?

        中共官方智囊曾为胡锦涛描绘了一幅蓝图:未来的世界媒体格局要有中国的声音、中国的视角和中国的模式。几乎瞭解中国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官方媒体的绝对操控下,中国的声音衹能是中宣部的主旋律“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中国的视角衹能是符合这些主旋律的视角,中国的模式衹能是绝不搞多党制、三权分立和民主普选的瘸腿发展模式。国内不少网友质问,用这样的声音、这样的视角和这样的模式来主导世界舆论,来控制世界舆论,岂不是太不自量力了吗?

  中共多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自从“苏东波”横扫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共产主义那一套东西被世人弃之如破履,毛泽东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早就臭名远扬,而邓小平的“四项基本原则”在海外也没有立足之地。中共因此而得出结论:其意识形态必须重新包装。于是喜欢给胡锦涛出主意的人,纷纷提出建议,要复兴意识形态,重整意识形态,创新意识形态等等,不一而足。


       胡锦涛的大外宣战略,就是试图出口胡式意识形态,即“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形态。至于另外一些俞可平提到的“私有财产”、“政治文明”、“公民社会”等意识形态创新的内容,已经从吴邦国的“六不搞”中剔除了。胡锦涛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到文化软实力时,专门谈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他说,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2010年12月l7日,掌管中共意识形态的CEO、中共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国传媒大学专门调研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进展。这个项目从2009年起,由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在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开展试点,招收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为中央重点新闻媒体培养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目前这一人才培养计划,已先后招收两批共300馀名学生。李长春在与师生座谈时说,思想政治工作要摆在第一位。

  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中共外宣工作新局面”一文中提到,要“准确把握对外宣传的内容,向世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中国价值观,努力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胡锦涛的十七大报告和李长春和王晨的阐述告诉我们,大外宣战略的第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出口胡锦涛式的意识形态,即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明镜月刊》21期)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